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11月16日]
深圳市宝安区建筑行业协会召开表彰大会
[11月12日]
科思创助力中晶建材开发其首款环保型一体化装饰板
[11月12日]
探低碳时代新趋势,助建筑高质量发展 CADE建筑设计博...
[11月12日]
全国先进勘察设计企业:武汉市政设计院,选择蓝凌知识管理
[11月11日]
第七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盛大开幕
[11月10日]
中建科工独角兽岛园区项目开通工地直通公交车
[11月09日]
欧普照明斩获日本工业设计G-mark国际设计奖及中国国...
[11月08日]
中国建筑智慧时代,美的来了!美控携“KONG”赋能中国...
[11月08日]
四十年古建专研,章才子荣获高级古建园林工程师称号
[11月05日]
开幕式精彩速递:数字化使能者广联达,与建企共建产业新生态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迷失现实—当代人物画价值尺度的失衡与游离
尽管花鸟画、山水画都可以拟人化地作为“人”来画,但毕竟不能取代人物画。人物画,顾名思义,必须以人物形象为表现对象,而这个人物形象又必然涉及被表现人物的阅历、性格、思想乃至行为。的确,相较于山水、花鸟画家,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画家都不算高寿,徐悲鸿逝于58岁,周思聪绝笔于57岁,李伯安溘命于53岁。每每读及他们的画作,总会感到人物画的创作渗透了画家的斑斑血泪,因为除了人物造型和笔墨技巧的难度,人物画家还得深入到被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其共同体验人生与心灵的历程,而被表现对象大多是个“人物”,“人物”的生活经历总是不平凡的。从时代精神的意义上说,艺术语言本身固然也渗透着时代的信息,但人物画是中国画时代精神最直接而深刻的反映是毋庸辩白的。...
[详细+]
2010/01/22 17:10:2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黄胄对水墨人物画发展的贡献
20世纪的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最丰富多彩的一页。由于激烈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水墨人物画无论是思想性、题材、内容、形式,以及规模和影响都是过去时代所无法比拟的,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而在这个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黄胄先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是新中国绘画的重要开拓者,是中国水墨人物画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 上世纪初,社会剧变,西学东渐,当时的绘画精英们为了反抗旧思想、旧文化,跟上世界潮流,竭力倡导吸收、引进西方绘画,以西方艺术的精神、内容、形式、观念及技法来改造中国画,他们认定唯有西方古典的写实绘画才是挽救、改造中国画的良方。他们将西方素描和中国笔墨的表现手段相结合,进行大量的写生、创作实践,使这种中西结合的形式不断提高完善,逐步走向成熟,创立了...
[详细+]
2010/01/22 17:10:0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与画家的自我追求
朱道平 时代进入2000年,新世纪之门已打开,此时此刻,作为当代中国画家回顾一下中国绘画的历史,对探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和如何使传统中国画向现代型态转型、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中国画艺术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古往今来,它一直在向前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虽有时狂暴湍急,有时滞流平缓,但从没发生断流,它一直在发展中向前、向前,终于汇成今天这样一条浩浩荡荡的艺术大河,中国画的发展中凝聚了多少代画人探索奋斗的结晶,是值得每一位有志于中国画中求索的学人珍视的。 中国画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汲取过多方的养份,如印度佛教壁画、民间彩绘等等,但它的思想根基是源于中国的儒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体系,中国画讲教化功能,追求悦情养性,强调澄怀观道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
[详细+]
2010/01/22 17:09:4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历代白描人物画概说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
[详细+]
2010/01/22 17:09: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水墨语言的现代价值——中国水墨画艺术
中国水墨画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思维语言特色的艺术之一,它有文学、诗歌的语言特点也兼具视觉造型艺术心理直接反馈的表现深度,更重要的莫过于是深藏不露的心灵——人性的归宿。其表述方式具有超越视觉极限,将思维层次推展至更加深广的界域,达至经典的完美性,这就是对水墨画应有的历史定位。最令人遗憾的事是二十世纪过去了,中国水墨画并未在世界艺术领域产生应有的作用,这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甚,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大缺失。 一、心灵与视觉 中国古代认为眼睛是“神”的窗户,“神”在水墨语言中有多重涵意,其一是心理学范畴,如“七神”、“六欲”著重指感情等等,其二是...
[详细+]
2010/01/22 17:09:1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海派书画家的崛起与发展
一、任伯年的绘画生涯及由富返贫 海派书画家崛起的重要杠杆,就是润格(又称润例、润笔)的市场化确立,也就是书画按尺寸明码标价。任伯年作为第一代海派书画家的代表,他的润格在当时是算最高的,每尺约3元大洋。而当时二流、三流书画家的润格约1元到几角。1878年,任伯年仅39岁,但他已跻身于海上一流画家的行列,与元老级的张子祥、大名家胡公寿、杨伯润等比肩,而且颇具人气,向任求画者有“户限欲折”即踏破门槛之说。而在1878年,1元大洋约折合今人民币85元,当时一斤上白米价仅为1.8分,1个五口之家的生活费在18元左右。可见任伯年当时的经济状态是很富足的。 海派书画家艺名的确立,作品的行销,影响的扩大,也和当时一些大的笺扇书画庄的推介分不开的。如当时的&ldqu...
[详细+]
2010/01/22 17:08: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匠心独运的东方人物画体系
作为中国画重镇的江、浙、上海一带,其人物画的崛起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浙派人物画出现算起。这种浙派人物画的出现,当然也是服从于新中国建立之后艺术为政治服务的需要的。 浙派人物画家们在中国画人物画的创作上,建立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体系。这个体系解决了人物画创作中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古典传统与西方艺术关系,对素描对基本功的中国式、国画式理解,在对人物造型的平面性、虚拟性、主观性、结构性的自觉把握中自由把握笔墨与造型的关系,写生与对人之“天”的自然生动传达,及其对速写对形象记忆画的要求等等。浙派人物画体系性一个重要特点,它不是一种纯经验性实践性的操作系统,而是一个实践与理论、实践与美术史论紧密结合的体系。浙派人物画的体系性,还表现在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个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基础课程的设置及...
[详细+]
2010/01/22 17:08: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论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既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这种语言的运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就愈强,愈具特色。所以,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 由于不同的艺术家对绘画语言具有不同的运用,必然会产生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来。纵观绘画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差异。在欧洲,自达·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
[详细+]
2010/01/22 17:08:2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从历史成因分析传统文人画与现在水墨画的共通性
内容提要 在中国画体系中,传统文人画与现代水墨画均是以意念为主导, 对事物的主观取舍、抽象的臆像。其主观之后是一个自成系统的思维模式,这个模式的生成包含视觉、心理、社会等诸多意义。文人画的反叛精神、个性的张扬以及对艺术创作中技术因素的弱化,这些特征都与现代水墨画的美学观念有着共通的地方。不管是传统文人画,还是现代水墨画,我们都可以看出,在创作中最为根本的要素在于人类本性基础之上的审美个性。 关键词: 中国画 文人画 水墨画 共通性 审美特征 Abstract In the system of Chinese painting, the traditional scholar draws and takes idea as the l...
[详细+]
2010/01/22 17:06:5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岭南画派——中国新国画的创始
岭南画派形成于清未民初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大潮中。19世纪未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从而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政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与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念受到空前的怀疑与否定。中国绘画历经二千多年,承先启后,人才辈出,各家蔚起,法备而艺精。但从宋元以后,画家一味仿古、摹古、复写古画,逐渐失去了生活气息。至晚清,大部分作品陈陈相袭,成为古画的模拟品,了无生气。 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艺术也必须革命。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与民族复兴意识使“二高一陈”非常注重绘画的现实性与社会效益。而传统绘画不仅缺...
[详细+]
2010/01/22 17:06:2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谭长德山水画展
开始:
2025/04/26
结束:
2025/05/06
省市:
北京
场馆:
中国美术馆
三生有兴
开始:
2025/04/18
结束:
2025/05/07
省市:
江苏
场馆:
雨花美术馆
大道之源
开始:
2025/04/19
结束:
2025/04/25
省市:
山东
场馆:
礼贤美术馆
新闻热点
+
more
“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将于中国美术馆举办
由中国美术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心源·墨道——王万成工作室第二届中国画作品展”在甘肃开幕
王敏杰画海 | 将文化、存在乃至期冀都汇集在水的波纹之中
孙永 | “长河”溯痕
“捐赠与收藏研究展·南去北来为何事——张小纲艺术展”开幕
周刚:艺术即解放——浅论创作中的本体性自由
张卫 | 在传统褶皱中拓出新境
多元融合下的意境表达——评阮江华的山水画作品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