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岭南画派——中国新国画的创始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7:06:25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岭南画派形成于清未民初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大潮中。19世纪未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从而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政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与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念受到空前的怀疑与否定。中国绘画历经二千多年,承先启后,人才辈出,各家蔚起,法备而艺精。但从宋元以后,画家一味仿古、摹古、复写古画,逐渐失去了生活气息。至晚清,大部分作品陈陈相袭,成为古画的模拟品,了无生气。
             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艺术也必须革命。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与民族复兴意识使“二高一陈”非常注重绘画的现实性与社会效益。而传统绘画不仅缺乏应有的思想资源,也缺乏急待引进的技术资源,因此,必须进行变革,吸引国外绘画的先进技法和语言。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的革命精神是岭南画派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现代国画”反映现实生活,描绘当代题材,这是岭南画派区别于旧国画的时代精神;折衷中西、融会古今,汲取西方写实绘画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保留中国画古典画风的兼容精神,是岭南画派所张扬的艺术主张及变革道路;“与时俱进,雅俗共赏”,“兼工带写,彩墨并用”的创新精神,是岭南画派前进的动力和经久不衰的奥秘。以上四种精神是互相联系的,它构成了岭南画派相当完整的体系。
             “二高一陈”在中国革命发生剧烈变动时从国家前途命运出发,倡导绘画艺术应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为大众服务,打破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局限于表现山水花鸟、才子佳人以及“藏之名山,传于其人”的超脱世俗的思想牢笼,强调“绘画要代表时代,应随时代而进展,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了。”“绘画不单是为艺术而艺术,还要为国家,为民族而艺术。同时为人类而艺术,是我们最后的目的。”为此,他们引进国外绘画展览制度,提倡艺术为大众服务。举办展览,可以使画家的笔墨、技法展现在大众面前,接受大众的欣赏和评判。同时,他们批评那种以钱为目标的绘画展览,认为展览会应有“一个高度进步的目标”,这样才配做艺术的先驱者。这些精辟的见解和先进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书画工作者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岭南画派所倡导的“新国画”运动对推动中国画的变革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由于“二高一陈”都是岭南人,又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所以被称为岭南画派。在中外绘画史上,像岭南画派创始人那样,以国家命运为己任,英雄侠胆,“上马杀贼,下马作画”,而又师出同门,同居一地的绘画流派,恐怕再难找到第二个了。
             20世纪初期,无疑是中国美术史上最为绚丽璀璨的时代,多元化的画家群体与绘画流派的并兴,成为这一时期美术的主流。本文通过回顾岭南画派百年来的艺术历程,阐述该画派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从而解析这一特殊画派所经历的世纪沧桑;分析和鉴赏岭南画派艺术大师的作品及艺术风格、创作技法,并对作品的市场行情及未来走向加以介绍,以便藏家深入了解岭南画派的作品,在适当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进行购藏。
             一、折衷中西融会古今
             高剑父(1879—1951年),名仑,字爵廷,号剑父、昆仑山农、剑庐等,以号行,岭南画派的创始人物,生于广东番禺大石乡员岗村。从小家境贫寒,以放牛、种田、打小工维持生计,空闲随本族叔父学画,后经人介绍拜居廉为师,临摹了大量历代名画,打下扎实的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基础。“居派”远承恽南田衣钵,擅长“没骨”花卉写生,风格逸秀,善于应用“撞粉、撞水”的技法表现岭南润泽的山水和花草,绘画温婉纤丽,轻描淡写,意境深遽。高剑父早期作品沿袭“居派”的技法,明显带有文人画水墨与写意的概念。
             高剑父在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同时,认识到中国的文化艺术也必须革新,提出了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的艺术主张及变革道路。在绘画手法上,他师古而不泥古,“折衷中西,融会古今”;承袭传统的“线”,而辅之以色彩的“面”,线面结合,构图夸张;同时积极吸取西方和日本写实绘画语言丰富的表现手法。
          先进的革命思想造就了高剑父的艺术主张,他认为“绘画是要代表时代,应随时代而进展。”画家要为观众写画,描绘当代题材,为时代服务。创作于1932年的《东战场的烈焰》,采用写实的手法,力求再现被炸毁楼房、道路等城市设施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将西画的空间、结构概念及透视原理与中国传统的笔墨形式融为一体。残垣断壁,硝烟弥漫,整幅画面表现出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高剑父为辛亥革命出生入死,勇于挑战,极富冒险精神,他的画作往往充满了苍茫、霸悍之气。他的书法亦如老藤铁虬,有着坚韧不屈的张力。创作于1919年的《千里江山一击中》,一改“居派”温婉纤丽的传统技法,揉合了“浙派”苍劲大斧式的劈皴与西洋画“表现空气”与空间烘托的画法,描绘了一只迎着狂风、展翅欲飞、搏击长空的雄鹰,寄托了作者在险恶复杂的斗争环境中,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情怀。
             高剑父既擅长写意,也能画工笔。他大胆融合了传统绘画的多种技法,又借鉴了日本画、西洋画表现空间和透视原理的绘画手法,擅长在熟宣上作画面背景的渲染,设色大胆,并注重写生。他的山水画气势磅礴,笔法近似马远、夏圭,横砍竖劈,千笔飞白,于秀逸中见刚劲。创作于1927年的《万壑争流》表现高剑父具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及熟练驾驭笔墨线条的能力。晚年的高剑父在继续“国画革命”的同时,更加注重向传统的回归,创造出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形态的文人写意山水画。由于借鉴了日本和西洋画的技法,作品比那些继承传统的绘画更能抓住观众的视线。
             提倡艺术大众化的高剑父非常重视培养绘画人才,他创办的私立教育机构—春睡画院,不仅是“新国画”的实践基地,也成为培育“新国画”新生力量、推广艺术革新的大本营。关山月、黎雄才、方人定、黄独峰等新一代国画大师都是高剑父的学生。他率先引进西方绘画展览制度,认为展览会可以使画家的笔墨,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大众的评判,并达到为大众服务的目的。
             高剑父的作品很早就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誉,他的《江关萧瑟》和《绝代名姝》在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上曾获得优等奖。其作品最近几年行情较高,在港台及东南亚更为当地投资者看好。去年11月一幅《松山飞瀑》镜心以462000元拍出。但涨幅与齐白石、傅抱石相差很大。(杨百贵《收藏界》2006年第5期)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9(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