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会员中心]
[注册]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05月20日]
汉中志诚建设|埋头前进,争做国民爱戴的建筑企业!
[05月19日]
防水技术交流大会:高正新材以技术交流促进产业发展
[05月16日]
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巧思设计助力建筑减排
[05月14日]
院士专家领衔!这场精工承办的技术交流会,共话“建造好房...
[05月13日]
博安掌中宝:助力施工企业班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05月13日]
用友YonSuite:头部管材企业日丰集团全球运营的强力助手
[05月09日]
马岩松:温度就是通过设计赋予人自主性
[05月08日]
博晟安全打造安全培训全新模式,筑牢新能源工程建设安全生产防线
[04月30日]
文旅大联展|鸿威·世界文旅产业博览会广州五月上演
[04月30日]
蒋红麟:把苗族剪纸带到威尼斯展览现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理论
美术理论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版画
紫砂
民间
雕塑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理论
对北碑之美的欣赏——陈奕禧、何焯的书论
对北碑之美的欣赏 ——陈奕禧、何焯的书论 陈奕禧(1648一1709),字六谦,又字子文,号香泉,葑叟,浙江海宁人。工诗善书。王士祯说:“门人陈子文奕禧,号香泉,诗歌书法著名当时,其书专法晋人,于秦、汉、唐、宋以来文字,收罗尤富,皆为题跋辩让,米元章、黄伯思—流人也。”(《分甘余话》) 陈氏自己的书学是宗法帖学的传统,对帖学书风也不无发明,并且对书法本质有着很深的认识,他说: 夫书故应神明变化,离绳尺之外,然脱去绳尺,又何能合法?书学大矣哉!通乎天人,乃成其事。自一画造端,极于藩变,何所不有,何所不收,浅尝之未至也。(《绿荫亭集》) 尽管陈氏的《绿防亭集》中讨论书法的言论绝大部分是关于帖学的,但这...
[详细+]
2010/07/12 11:19:1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本领”论与“神明”说——冯班、宋曹的书论
“本领”论与“神明”说 ——冯班、宋曹的书论 冯班与宋曹是清朝初期两位注重帖学传统的书法理论家。他们都是明朝遗民,因此他们的书法理论既有明朝书法理论的传统,又有改朝换代的新气象。 冯班(1602—1671),明末清初诗人。宇定远,导钝吟老人。江苏常熟人。善诗文,与其兄冯舒皆有文名。明诸生,明亡,佯狂避世。冯氏于书法四体皆精,尤工于小楷。平生著有《冯氏小集》、《钝吟集》、《钝吟杂录》、《钝吟书要》等。 从总体倾向来看,冯班的书法理论明显地承继着明朝的传统。一方面他沿袭自元、明以来的正统之论。所谓正统论是指祟尚平正典雅的庙堂气息,以儒家正统的人格修养及中和的品格为鹄的。他说:&...
[详细+]
2010/07/12 11:18: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评论吴昌硕书法艺术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俊卿,字仓石,中年后改吴昌硕,亦作苍硕,辛亥后以昌硕行,号缶庐,别号苦铁、大聋被荷亭长等。浙江安吉人。清末诸生,任江苏安东县令一月即辞。寓沪涓书画印为生。1904年与吴德等创西泠印社于杭,任社长。近代书画印大师,工诗。著有《缶庐集》、《缶庐诗存》、《缶庐印存》等,有多种书画印集行世。 缶老功堪几代师?风从云偕世贤随。 磅跨浑厚金石气,俊逸书龙最伟奇。 这是我十多年前写的咏吴昌硕书法的一首小诗,诗自不佳,表露了我当时的心态。在我的个人感受里,有好长时间是非常佩服吴台老的艺术的,特别是他的画和印,而于书法则不甚喜欢,尤其不太看好他的行草书。但是认识总会改变。就如同对于齐白石书法的欣赏也有过过程上的转变一样。 吴昌硕很少谈到...
[详细+]
2010/07/12 11:15:2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有关书法艺术的几点探讨
我记得童年的时候,就读的是乡村私熟,念的是三字经、千字文及四书五经,某些章节,除了要念得滚瓜烂熟之外,还要背诵、默写。诚惶诚恐,怕是有所错漏。此外就是抄书学字、由填红朱字到模仿红字头,此外一点一滴其它活动都不容许。真是闷极了,而且初一、十五才放赦一次。放赦前还得每人交出一纸临模作品,给老师检阅。作品可不能乱写,文字一定要有所出处,绝不容许生安自造,否则变成’ 无稽’ 之谈而遭罚留堂重写,如此习以为常。抄书也是必然的学习内容,因全间私熟才得那么几本书,不抄书就无书可读,迫到人人要抄呢。年纪稍大,习字临帖,每天少不了。无疑对书法学习培养了兴趣,也打下了一定基础。 抄袭巳成为习惯,已成为必然,自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当然了。这种现象是时代的产物,在那个年代也确曾起过推广文化的...
[详细+]
2010/07/12 11:14: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古代的楷书
魏晋时期的楷书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其中仍没有完全脱尽“隶”意。隋代《龙藏寺碑》和《董美人墓志》被认为是楷体真正成熟的标志。只有唐代,才说得上是楷书的鼎盛时期。 唐代书法,各体皆备,名手辈出,是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除下面要详述的楷书、草书以外,还有李邕的行书,李阳冰的篆书,韩择木、蔡有邻的八分书等,唐代书法完全可以和辉煌的唐诗相媲美。唐代书法的发展除政治开明、国家昌盛以及文学艺术相互促进外,与唐朝科举、录仕都把书法作为考核科目有关,与皇帝的倡导也很有关系。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酷爱书法的皇帝,一个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而且他们两个都是王羲之的崇拜者。李世民曾经派御史萧翼骗取来《兰亭序》真迹,死的时候,用它陪了葬。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得无以复加...
[详细+]
2010/07/12 11:14: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试论巫术观念对书法的影响
巫术产生于人类发展的萌芽时期,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控制人类的思维和行为。由于资料的缺乏和时代的久远,现代人无法确切描绘出先民的生存状况,但是关于原始社会思想观念的大致情形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那就是巫术观念在当时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古医书《素问·移情变气论》:(上古之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谵)之世,邪不能深入,故移情祝由。”祝由实际上就是巫术。所谓巫术观念,也就是相信万物有灵,相信这个世界有神秘力量在主宰,人们可以通过祭祀、占卜、驱邪等方式与这种神秘力量沟通,最终获得“神”或“天”的旨意。 巫术观念是原始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各类艺术的影响都很明显。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如《山海经》、...
[详细+]
2010/07/12 11:13:1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白砥:对书法美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的思考
对书法艺术美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是新时期书法美学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80年代初的书法美学大讨论中,一些学者曾就书法艺术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及书法艺术何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等问题发表过很多看法,有许多真知灼见,当然也有不少牵强附会的观点。当时讨论的气氛相当热烈。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良好的开端却没有深入下去,许多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也因多方面原因没有作更加全面而深刻的展开,有不少人只是以一般的艺术理论和美学原理套用或解释书法问题,不免显得空洞和苍白。本人在近十年的书法活动中,对于书法美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等问题,也曾有过很多的思考,并有志于在今后的时间里对此作一些专门的研究。 一、对书法美的本质的思考 (一)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 在我们固有的观...
[详细+]
2010/07/12 11:06:5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启功先生书法教学思想浅识
徐利明 编者按:著名书画家、学者徐利明教授的长文《启功先生书法教学思想浅识》,行文深入浅出,风趣幽默,述旧忆往,如山涧清溪,文中披露的许多“第一手资料”,对青年学书者尤有实际意义。近日蒙徐教授慷慨,由我报首先刊载此文,这更是对我们南通青年书协的莫大鼓励。 启功先生是我的恩师。我有幸在学习书法的基础阶段就得到了先生的谆谆教诲,使我未走弯路。先生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从观念到方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我个人学书近三十年来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启导作用,还在于对我作为艺术学院的专职书法教师从事了近二十年的书法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得到启先生的教诲是从1975年我21岁时开始的。我曾多次晋京往小乘巷先生府上,面聆其教诲,但主要还是依靠书信往来。每当我在...
[详细+]
2010/07/12 11:06: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魏建国:对当代硬笔书法创新的思考
近几年,流行书风像流感一样触及了硬笔书坛,有的创作者为了突出个人风格,不惜对书法字体结构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大胆地把一个个规范的汉字经过夸张,变形,倾斜等手段,改变传统书法结体的格式。用笔上一扫点画撇捺的“规范化”和“古典化”,大胆采用点、线、面的结合方式,以追求力感和动感,写出一些似书非书的作品。由于这股风的冲击,导致很多硬笔书法家和硬笔书法爱好者徘徊于传统和流行现代之间,时下书法创新也是热门话题,于是有的人打着创新的口号,却被流行风吹得支离破散,迷失书途。导致硬坛当前也将跨入流行阶段。在这个充满流行的时代,搞硬笔书法创新的创作者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流行的旋涡。于是,一个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如何去搞硬笔书法创新呢? 一. 硬笔书法创新的含义 ...
[详细+]
2010/07/12 11:01:1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邱振中:关于中国书法在西方传播的若干问题
中国书法以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与汉语的共生、变化无穷而又精妙人微的图像系统、典型的意义生成机制等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激发人们思想与灵感的源泉。 在今天这样一个日益完备的信息社会中,任何民族的优秀传统都不只是一个民族的财富,例如中国书法,它必然要传播到世界,在人们的关心和培育下,最终成为全人类的传统。然而,文化的传播又是极为复杂的现象,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同时还需要耐心——某些领域便需要若干世纪默默的耕耘。像书法这样一种与汉语言深深契合的艺术,可以说,对它的把握便是对中国文化核心的把握,对于今天的中国学者来说,这也是非常困难的工作,更不用说处于另一文化中的人们了。 谈到西方人与书法的关系,我总忘不了贡布里希讲过的一件事。一...
[详细+]
2010/07/12 10:59:2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王玉华个展
开始:
2025/04/12
结束:
2025/07/12
省市:
湖南
场馆:
T画廊TGallery
黄永玉新作展
开始:
2025/04/16
结束:
2025/06/08
省市:
上海
场馆:
世博会博物馆
恆绽
开始:
2025/04/12
结束:
2025/06/14
省市:
台湾
场馆:
绝版影像馆 UP Gallery
新闻热点
+
more
雕塑创作中的意象表达研究
胡乐林《神与物游·九凤》 雕塑作为一种静...
大河奔腾 弦歌不辍
丹青写春秋 笔墨传薪火——记“河南省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丁中一教授
李剑晨在卫辉
37幅孤独症孩子的画作亮相中国美术馆!每幅都是对生命的礼赞
汇聚国内外美术馆机构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季开幕
气韵自生谱意新——王跃奎的谱色写意新山水画
“木已成宙——康剑飞作品展”在北京开展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