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丹青写春秋 笔墨传薪火——记“河南省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丁中一教授

        作者:王圣松2025-04-03 09:23:16 来源:大河美术报

          丁中一 《八大山人》 中国画 130cm×116cm

          2024年底,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百花增彩新时代”迎新文艺晚会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致敬·表彰”环节,河南省文联为河南大学教授丁中一等12位文艺家授予“河南省文联终身成就奖”光荣称号。2025年2月27日召开的河南省文联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专门通报了《关于表彰省文联成立70周年终身成就奖、优秀文艺家、先进文艺工作者和新文艺群体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河南省文联终身成就奖”是河南文艺界最高荣誉之一,授予在文学、艺术领域耕耘超过50年并取得杰出成就的文艺工作者。丁中一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以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研究双领域获奖的艺术家。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丁中一70余载中国画创作成就的褒奖,也是对他长期投身美术教育、推动河南美术事业发展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致敬。

          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马国强评价恩师丁中一为“出生于上海的河南人,功成于河南的上海人”。这是对丁中一生平经历的概括,更是对他在艺术创作、教育贡献以及个人品质等多方面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丁中一1937年生于上海,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顾坤伯等大师,毕业后即赴河南工作,扎根中原大地,始终以“立足中原、对话时代”为艺术使命,在美术教育与创作领域耕耘不辍,成为河南高等美术教育的奠基性人物。他曾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委员、省文史馆馆员等。

          在艺术创作方面,丁中一教授擅长中国写意人物画和山水画,是“中原画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把浙派水墨人物画技巧带到了河南,其素描方法影响了一大批画家。他将西洋造型规律与传统水墨结合,在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其作品既有素描造型的功力,又有水墨艺术的韵味,体现了真正的文化自觉。他在以笔墨、中国画意境表现光影、结构乃至人物精神方面独树一帜,对传统的承传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在寻求一种更高层面的“形神兼备”和人物心灵的准确表达上不断探索。

          丁中一的作品入展全国第七、八、九、十二届美展,其中《虚谷先生》获优秀奖,《青藤山人徐渭》等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八大山人》逸笔勾勒八大形象,成为无数美术人记忆里的经典之作。其画作与论文常见于《美术》《国画家》《书与画》等专业刊物并被专题介绍。他还曾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及德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收获高度赞誉。

          作为美术教育家,丁中一教授是河南省高校美术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在河南大学深耕教坛60余年。他的教学不仅传授技艺,更传递了艺术精神和探索精神,影响了无数学生,深受学生的敬重与爱戴,培养出李伯安、马国强、王宏剑、张江舟、王颖生、袁汝波等一批享誉全国的美术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和中国美术界的精英,带动河南大学成为中原美术教育高地,为河南美术事业和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丁中一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学术高标、艺业精湛、德高望重,像清泉一样流淌在中原大地上。他扎根河南,为河南美术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如今,这位耄耋老人在工作室仍坚持潜心创作。从江南才子到中原名师大家,丁中一用行动诠释了艺术家的文化担当。我们向丁中一先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期待他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为艺术事业发光发热。

          (作者系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0(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