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海灏生物创新港位于广州番禺工业经济总部园区,将成为一个融合孵化、生产、研发功能的智慧内循环创科产业有机体。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RLP Asia)以“生态魔方”为设计概念,通过对基地的分析与重构,打造创新的错层空间模式,让这个崭新的地标成为“工业上楼”建筑的全新范本。
工业上楼是指将传统单层扁平式厂房汇聚到高楼层的垂直化空间形态,可缓解土地短缺和原有工业用地利用率低等问题。目前国内正积极探索、推进这一新的工业载体空间模式,并导入高新高端产业和先进产能,为制造业创造更高效的空间配置,实现产城融合。
有别于传统办公楼和产业园,海大海灏生物创新港是一个新型复合产业载体,具备产学研以及社交生活等配套功能,并考虑到企业全生命周期,为产业将来升级预留扩容空间,为高端人才创造融合交流的绿色社区。
设计团队基于严密的网格逻辑对建筑进行分解与重构,并以景观园林作为建筑间的有机连接纽带。整个项目犹如严丝合缝的“生态魔方”,演化出丰富多变的空间组合关系,既体现了产业特质,又凸显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海大海灏生物创新港将成为
番禺区天安工业总部经济园区的标志性建筑
项目塔楼为经济园区内的最高建筑。为提高不同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区别于一般层高相同的工业上楼,设计团队采用跨度模数标准化设计,将这栋高100米的主塔楼,打造成共享电梯厅的“3+2”南北错层单元设计。其中,以研发功能为主的南塔层,通过绿色连廊与作为生产空间的北塔无缝连接。
主塔楼的错层单元设计能够满足
新时代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需求
不同层高的生产和研发功能空间可兼顾不同需求灵活使用,大大地促进跨部门交流与协作。塔楼二层更设有共享会议室、孵化中心、共享办公空间、路演厅等配套功能。
而裙楼作为主塔楼的扩容空间,以模块化的创新空间组合方式,形成多个独立且互联互通的空间,既能满足现有产业及生活配套的需求,也为企业未来发展和升级预留足够的空间,促进形成更为完善的“生态聚落”产业链。
面向未来的创新功能空间组合方式,
让企业可灵活应对未来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项目的整体设计如同魔方般交错又环环相扣。建筑体块堆叠形成视线通廊,配合退台布局,能够促进城市通风,有效改善地块的风环境与微气候,在功能与生态上实现有机内循环。塔楼和裙楼既保留了园区建筑的整体性,又演绎出多种组合造型,造就层次丰富的建筑立面和极具辨识度的园区标志形象。
建筑立面交错相扣、层次丰富,让人耳目一新。
在别具一格的建筑造型下,景观园林则成为创新港的绿色脉络,从上至下、由表及里地与建筑有机结合。友好的步行系统得益于人车分流的设计原则,而绿意盎然的景观更串联建筑的垂直绿化空间,由绿色广场、下沉广场,一直延伸至共享空中花园,营造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园区。
同时,项目的规划设计也重视与园区内周边地块的联通及互动,包括建筑首层设置全天候开放的三层通高架空通廊,不仅通往其他地块,更增强通风对流。下沉广场也成为用户与访客的聚集处,并可为举办露天影院、小型音乐会等活动提供场地。
集总部办公、技术研发、创意交流及人才培训于一身的海大海灏生物创新港,将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来源:本文由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权归属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