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湖南美术馆举办“捐赠与收藏研究展” 康移风、张小纲艺术展先后启幕

        作者:龚教2025-04-27 08:27:49 来源:美术报

          康移风 光和热的故乡 266×216cm 国画 2003年

          4月15日,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湖南美术馆主办的“捐赠与收藏研究展”项目启动式暨“捐赠与收藏研究展·康移风”展览开幕式在湖南美术馆举办。

          康移风于1947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曾供职于湖南涟邵矿务局,任娄底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康移风是湖南美术界的标杆人物,多次参加省、全国重要美术展览及艺术创作活动,作品入选第八届、第十届全国美展,获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中国人物画作品展优秀奖,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文化奖”,两次获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群星奖”,两次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湖南省美展金奖。本次展览中,康移风将130件艺术精品无偿捐赠给湖南美术馆。

          展览开幕式后,在美术馆会议室召开了“捐赠与收藏研究展·康移风”展览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嘉宾有:梁江、朱训德、钱海源、陈湘波、魏怀亮、曹隽平、罗翔、廖少华、田绍登、邹建平、周功华、蒋蒲英、赵涛、李辉武等。研讨会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于洋担任学术主持。

          各嘉宾围绕“康移风先生的个人风格与艺术特色”与“康移风现实主义绘画的现代转型”两大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从创作实践到理论建构,系统梳理其艺术成就的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

          此次展览以“地心之光”“笔触人间”“山河壮歌”三大主题展区,串联起艺术家康移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及画稿。在“地心之光”展区,“矿工”题材作品中浑厚笔墨勾勒的矿工群像,既传递出劳动的力量感,又表达了艺术家对劳动者的人文关切;“笔触人间”展区通过人物画的主题创作和写生作品,集中展现了创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捕捉和对民族文化的深情凝望;“山河壮歌”展区则创新性地将传统水墨画与多媒体光影相结合,观众置身其中,仿若穿行于水墨长卷,带来直击心灵的艺术震撼。

          又讯 4月16日,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湖南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共同主办的“捐赠与收藏研究展·南去北来为何事——张小纲艺术展”在湖南美术馆一层大厅启幕。此次展览呈现的120余件作品,均选自艺术家张小纲无偿捐赠的200余件代表性佳作。

          张小纲在致辞中满怀感念,作为湖南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研究展”项目艺术家之一,深切致谢湖南故土的培育之恩与社会各界鼎力支持。他表示,此次携200余幅水色佳作重返湘江畔,既是以画作答卷回馈三湘厚土,亦是借湖南美术馆的展墙完成一场跨越数十载的艺术自省。在创作的道路上,他将持续前行,不忘初心。黄铁山作为老一辈水彩艺术家代表,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张小纲数十年坚持水彩创作的执着精神,赞扬其作品既坚守中国水彩艺术传统,又融汇湖湘地域特色,展现出“以中国人的心态和眼光表现自然”的创作理念,并始终践行着水彩艺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扎根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用当代笔触抒写山河意境。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金琇在致辞中谈到,此次艺术展以“南去北来为何事”为脉络,溯源湖湘文脉与鹏城创新视野的互鉴交融,借水彩画作呈现游子反哺故土的文化深情。艺术当以传统为根、创新为翼,既需扎根文化土壤追寻时代精神,亦要以笔墨为桥共绘湾区与中部文艺交融的新图景。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梁江表示,湖南水彩画界通过数代艺术家的接力耕耘,为当代中国水彩艺术注入鲜明的湖湘气质。而张小纲先生的艺术作品守正创新,数十年的艺术实践十分值得探讨与学习。

          展览开幕当天下午,“专家讲堂:新时代语境与中国水彩画创作——走进张小纲的艺术人生”在湖南美术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梁江、于洋、周功华、杨灿伟与艺术家张小纲本人,带领观众以画者之眼,探寻张小纲艺术人生万里江河中“行走的笔触与山河的诗意”,感受张小纲的“时代印记和水墨行旅中的世界观照”。本次展览策展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湖南省画院创研部(青年画院)副部长李辉武担任活动主持。

          上述两个展览均展至5月11日。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6(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