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田卫平 | 黑土地的行吟者

        作者:杜大恺2025-04-24 09:29:11 来源:020艺术观察

          晨光.雪地  200cm×190cm  布面油画颜料  2008年

          田卫平是一九七九级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的学生,在校期间即因其课堂作业所显示的新颖性为袁运甫先生关注,我迄今仍记得他所做的一幅漆画,作为优秀作品为学校收藏。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四十余年过去了, 期间卫平曾来过北京,我们曾有短暂的接触,我知道他毕业后回了东北,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任教。而他的作品我则时常在一些传媒中看到 。油画已成为他的主业,他的油画其题材、意象、 色调、尤其是他的构图,均极独特,具有极强的个人风格。中国的油画受西方印象派及其之后的诸流派的影响较重,另一有深刻影响的是俄罗斯的油画,绝少自己的品格。吴冠中先生曾倡导油画的民族化,他并且身体力行,已成就中国油画的印象。

          吴先生之外,常玉是画出中国气派的油画家,他们之外够得上有中国气派的油画家就诚哉寥寥了。在我看来卫平是画出了中国印象的一个。他与常玉和吴冠中不同,他多以养育其成长的黑土地为题,他的画有如黑土地的质朴和厚重。卫平之前,我不记得还有谁画出过黑土地的这番情景。他是对黑土地投入的情感最多,认知最深刻,关怀最细腻,视角最独特的油画家,他是黑土地的行吟者,把那片土地宽阔、深厚、淳朴、多情的生存状态多角度的、由远及近的、色彩斑斓的品格呈现在人们面前,倾吐着一个黑土地的儿子对黑土地的情恋。卫平画得很多,像一首长诗,有着章节,一段一段地徐徐展开,呈现出黑土地的万千景象。黑土地是中国大地上的黄钟大吕,它的声音的厚实是那样的不同凡响,卫平把它们都呈现给大家了。

          我对黑土地是陌生的,我的母亲曾在东北度过青少年,母亲说一口东北话,我的口音里也还保留着一些东北话的声腔。看到卫平画的黑土地,我忽然觉得我对那片土地的陌生是我的一种损失,我对卫平所画的黑土地亦突然产生了一分眷恋。我的三叔是一直在东北生活并在那里去世的,那片土地对于我有一份亲情,也许,因有这样的情结,我对卫平的画又多了一份钟爱。

          (文/杜大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6(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