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丽生活-49》 160×140cm 纸本水墨 2015年
蒋世国的中国画并未一味追求传统的笔墨程式, 但也和那种完全放弃笔墨、专以水墨媒材特性而进行抽象水墨探索的路向不同,他的中国画既具有水墨特质,也具有较浓重的写意用笔的韵味。譬如,在水墨特性上,不过于讲求传统笔法的运用,不完全按照枯湿浓淡的要求呈现完整的笔墨审美形态,而夸大水色块面性的融汇等;在笔墨特性上,他总是将浓墨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而追求在淡墨里拉出色度的微差与用笔恣肆的意趣;其用色也不鲜浓或对比强烈,而是以水色湿笔写于画纸,适度的渴墨、毛涩的笔线巧妙而自然地隐显于那些淡雅的色墨中。他还较多地吸收了新文人画的一些用笔特点,讲求笔意墨韵的趣味性、诙谐性和散淡无羁的笔法,去理性、去严整、去用功,以愈淡愈自然为笔墨之至味。或许,他对于笔墨的改造也曾很深入地汲取印象画派光色的虚幻与雅致,因为要化实为虚、化浓于淡、化暗为光、化整于散,他也便创造了在浅淡的水色中发挥写意性的一种极致笔墨的语汇,就像印象派那样高华而绚丽,充满了闲适与娴雅的情调。
对于他的绘画语言而言,光色或许是其笔墨的一种虚幻的美感;对于他的物象寓意而言,新兴的中产阶层的精致生活或许也是一种虚幻却又真实的美丽。
(文/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