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芦海娇:篆刻值得被更多人了解

        作者:张建友2025-04-07 09:09: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哈尔滨亚冬会期间,芦海娇向中外游客展示篆刻作品。     哈尔滨师范大学供图


          最近,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芦海娇与学生们正忙着策划主题为“铭记历史·聚集力量”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书法篆刻展。“书法、国画、篆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一定要把它们发扬光大。”芦海娇说,篆刻作品的美学表达方式简洁、和谐,传递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值得被更多人了解。

          走进芦海娇的艺术工作室,由书法、国画、篆刻作品构成的书香空间井然有序,书柜里的一枚枚篆刻印章尤其引人注目。这些是芦海娇的多年积淀,有描写百姓生活的《知足常乐》,有满怀家乡深情的《乡土》,有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日新月异》……1978年出生的芦海娇,自幼对书画篆刻表现出浓厚兴趣,长大后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成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委员会委员。

          篆刻融合了书法、绘画和雕刻技艺,在方寸之间展现艺术造诣。为了精进艺术,芦海娇进中国国家画院进修,向浙派、海派的艺术大师学习,打开视野、开阔思路,提升篆刻技艺,逐渐形成了古朴沉厚、意境深远、笔墨细腻、刀法准狠、一目了然的艺术创作风格。她还在古玺、汉印以及流派印的学习、创作上狠下功夫,融入自己擅长的篆书和章草,篆刻技艺独树一帜,创作的四灵印《龙江冰雪引领华夏》因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大众性而广受好评。

          近年来,芦海娇共创作篆刻作品近千件,包括《红船交响曲》《一心向党》等红色题材,《千里江南一叶小舟》《十里长街》等历史题材,《素雪晓凝华》《云鹤游天》等生态题材,兼具时代性、艺术性、文学性和故事性;还出版了《中国篆刻百家·芦海娇卷》及高校教材《中国高等院校书法教程》,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作品被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篆刻艺术馆等专业机构及个人收藏。知名学者俞丰评价她的篆刻作品“具有奇妙的构思和趣味横生的画意,其刀法线条温醇绵厚,隽永含蓄”。

          篆刻作品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艺术性和实用性上,更在于其作为文化符号和精神载体的深远影响。除了创作之外,教学工作占据了芦海娇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她把自己的创作心得向书法专业学生倾囊相授,采取“专业课+实践课+展示课”的形式,通过精品课程讲授书法篆刻技艺,带学生进行写生实践,策划组织学生参加作品展,使他们在学习、实践、对比中取长补短,不断提升。

          芦海娇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个人创作风格的培养。她通过刀法训练、篆刻临摹和临创转换等系统性教学,使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技能和创作方法,同时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向,进行创新性探索,以“篆刻+”的思维进行篆刻艺术创新。她始终本着“艺术为时代服务、艺术为百姓服务、艺术为家乡服务”的理念,“结对子、种文化”,开展书法篆刻进校园活动,签约哈尔滨师范附属小学校实习基地,通过“展览+讲解+体验”对该校学生进行书法篆刻培训。

          为了扩大篆刻的影响力,芦海娇带领学生们进行篆刻文创产品开发,推出生态系列、历史系列、乡村系列等十大系列上百种文创作品,如红色篆刻文创作品《五星红旗》,巧妙地将“革命精神”四个字与镰刀、斧头、五角星结合,以独特的篆刻技艺与艺术风格传达出浓烈的家国情怀。

          芦海娇还带着书法篆刻作品参加了当代中国篆刻艺术名家邀请展、海峡两岸篆刻作品展等国内外展览,特别是今年2月受邀参加哈尔滨亚冬会主题文化展览“冰雪情长·印鉴亚冬——篆刻文化艺术展”,展出《同亚洲共未来·四灵印》《冰城雪韵》《相约亚冬会》等6件篆刻作品,充分彰显出篆刻的风采。

          芦海娇用一把刻刀,以火热的激情,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塑造为意蕴生动的意象。她说,篆刻作品一定要具有深邃的思想、精湛的技艺、典型的故事,这样才能立得住、站得稳、叫得响、传得远。下一步,她将在创作篆刻精品、培养优秀传人、研发篆刻文创产品等方面下功夫,引导更多人走近篆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6(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