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7-12 15:46:24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硬笔书法向何处去?如何保证硬笔书法的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无法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
临帖:成功的突破口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其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综艺特点,我们祖先以此演绎出了篆、隶、楷、行、草等法度森严的书法墨迹—法帖,堪为学习书法的法式、法则、法宝。殷商甲骨,青铜铭文,石鼓大篆,秦小篆,西汉帛书,竹简木牍,砖瓦铭文,汉隶魏碑,晋代”二王”,唐楷,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明清馆阁书法,还有穿插其中的民间书法和文人书法等等,浩如烟海,枚不胜数。这些法帖融造化于创造之中,是经过千百年历史冲刷留存下来的珍宝,是祖先馈赠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遗产。
当代硬笔书法运动源起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鼎盛于90年代,正值解放思想,百废俱兴之时,是一个崭新的艺术门类。在火一般的热土中急剧升温,国人脑海里从此植入了硬笔书法这个概念。一波高过一波的硬笔热浪,冷落了书法的清规戒律,“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是当时的写照。
遂之狂写,狂说,狂著,似乎“化之游仙,不命天管,不堕苦狱,不拘法度。随心所欲,金木水火土五行非其所在”。所谓硬笔书法,成了无所顾及、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熟法”。进入21世纪以后,当代的毛笔书法界首先觉醒,提出了回归传统、继承创新的口号,毛笔书法的升温与硬笔滞后的反差度愈加浓烈,混沌而迷惘的硬笔热潮一步步坠入渐冷的低谷。
中国硬笔书协第一届“国展”后,硬笔书坛新的热潮开始涌动。紧随其后的“首届临帖大展”推波助澜,直接把硬笔书法的理念与传统书法对接起来。成功的“临帖大展”,精美而冲击视觉的“临帖作品选集”,形成了“硬笔国展”之后一个新的高潮,把正在徘徊、怅惘、企望重生的当代硬笔书法家和硬笔书法爱好者,引领到了传统、规范、经典、时尚的沧桑正道。理性的当代硬笔书法复兴运动的序幕拉开了。
线条:缠绕奖杯的金丝带
长期以来,无论硬笔还是毛笔书法界,对书写运动中线条表现质量的探讨不是很多。有人说,不就是一根墨迹线条嘛,究竟有多大的意思?以首届临帖展作品为例,有些作品本来是挺不错的,就是忽视了一些因素而影响了成绩,包括:起笔、收笔不干练利落;笔尖运动过程不坚定、不肯定,有犹豫感;行草书中的映带丝连中,有断裂后的补笔痕迹。
由于硬笔工具的特点,其线条比较纤细,稍微不留神就可能出现所谓的“败笔”。这就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掌握高度控制笔的能力。首先,要灵活控制笔的运动方向;其次,要控制笔的运行速度;最后,在把握笔的良好动向的前提下,根据主次笔画的特点,变换笔的运动速度,处理好提按关系。只有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有活气,有静气。
另外,说到硬笔的笔锋,有些不同的看法。实践中,硬笔也有正尖、侧尖、立尖、卧尖等等用笔之分。由此写原创性强、特点突出的作品,每一横每一竖的运作细微之处,就是通过笔尖的角度变化去表现。所以,线条的质量有时能决定一幅作品的命运,成熟而美妙的线条会萦绕在奖杯的左右,在于我们能不能把握。
制作:获得加分的途径
尽管毛笔书法界前些年出现过装帧作品的广西现象,对硬笔书法来讲,装帧属于作品的效果设计。现在越来越多的硬笔书法作品都在作装帧这个“秀”,因为在同等水平上,好的装帧效果会吸引评委的眼球和获得加分。硬笔书法作品本来篇幅不大、字数不多,小巧玲珑,适合美化装饰。对硬笔创作来讲,面对的是艺术作品,按其装帧的基本要求,首先,色调要高古,颜色要沉稳;其次,色块与字内容的比例要协调,不能“重色轻文”;再次,押印章,而且款式要新,朱文白文要搭配;印章大小要参差,盖印地角要奇、要巧。往往一幅作品中印章可起到锦上添花之妙。另外,印泥要古,印蜕要清晰、平实。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好印的魅力,从而为作品添彩。
|
-
-
-
-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