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12月13日]
国际专家团赴山西考察早期木构建筑
[12月11日]
国际国内古建保护专家齐聚上党,“营造顶峰”盛会即将启幕
[12月07日]
华人设计师高尔夫俱乐部·博仕门窗游学之旅圆满举行
[12月06日]
COP29:各力量齐聚,“携手共创绿色世界”
[12月06日]
强基筑梦:中建蓉成建材成都有限公司为前沿医学项目保驾护航
[12月05日]
晨晓绘画原创性的中国表达
[12月04日]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周围的世界携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12月02日]
正可立身 达可济世 ——四川奕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1月28日]
壹曼谷开启缤纷假日季 一站式体验亲民艺术展
[11月27日]
伊顿亮相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2024年会
名人访谈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名人访谈
>
当代艺术
周彦专访:批评身份的认知与当代艺术现状的探讨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我们今天为大家请到的嘉宾是著名批评家周彦先生。 周先生曾经在八十年代参与到中国现代艺术当中,然后也参加过大家知道的中国八九现代艺术大展。 之后您在九十年代初(1991年)去了美国,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为什么选择出国呢? 周彦:出国大概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政治方面有关系,跟个人家庭也有关系,比较一下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美术批评、现代艺术这一块比较沉寂,做事情的环境不像我们在八十年代那样相对来说比较宽松。 正好有一个机会到美国去留学读书,而且通过考试申请得到全额奖学金。既然我是搞现代艺术的,我想想我们要看看现代艺术的原生态是什么东西,不能光通过出版物去了解。当时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想着将来学成归来发展...
[详细+]
2010/07/05 16:23: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人物:曾梵志颠覆艺术生活
他是一个颠覆者,无论是作画还是做人。作画,10年间,他的画风改变了3次,在取得成功之后他总是自己颠覆自己。做人,他完全颠覆了人们印象中艺术家不修边幅的形象,干净、整洁,讲求品位。 20世纪90年代,曾梵志来北京的时候,二八自行车是他惟一的交通工具。 “那时候北京有好多的二手车市场,我在那里买了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当天晚上就骑着去了天安门广场。后来,有了很多的朋友,大家去荷花市场喝酒,喝得烂醉,然后骑着自行车踏着夜色回家。” “北京好啊,上个世纪80年代学术上已经非常自由了,西方的当代艺术可以直接进入中国美术馆展览,在北京,你会发现你和大师的距离很近。” 曾梵志道出了对北京的最初印象,这是每...
[详细+]
2010/07/04 18:45:5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曾梵志:我不会迎合买家 创作永远自己掌管
难道我就是一个面具的标签吗? 追求陌生感 曾梵志,1964年生于武汉,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后,已成长为世界知名艺术家。代表作《天空》、《协和医院三联画》、《面具》系列等。2008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会,他的《面具系列1996No.6 》以7536万港币成交,打破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世界拍卖纪录。刚在第四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上,他捧回油画类年度艺术家大奖。 艺术创作 不是流水线 记:当代艺术比较盛行作品的个性符号,你作品里的“面具”形象,岳敏君的“大白牙”,方力钧的“光头佬&rdq...
[详细+]
2010/07/04 18:38: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独家对话曾梵志 难道我就是个面具的标签吗
采访手记 几年前就想采访曾梵志,无奈他人在北京、很少回汉。今年4月他一周内两次回汉,为母校湖北美院颁发他出资的奖学金和引进德国伟大女性艺术家珂勒惠支的展览。21日天下大雨,10时在省美院美术馆,装扮时尚、长得特帅的曾梵志到场,立即引来媒体和学子们的追逐。他答应仪式完接受采访,但他太忙,没有片刻空闲聊天,应允晚上六点在下榻的酒店专访。 对谈前,曾梵志对摄影师说,单人照他要换衣服照相,不是讲究形象,而是要对得起观众。谈话中他用普通话,急的时候汉腔不时冒出来,近两小时的交流不知不觉过去了,窗外的黛青江色已擦黑
[详细+]
2010/07/04 18:10:4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曾梵志不为钱坏了艺术
4月10日至6月7日,曾梵志在苏州博物馆举办个展“与谁同坐”。同时,曾梵志纽约个展从4月2日到5月15日在Acquavella画廊举行。作为身价最高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曾梵志每每出其不意,在艺术的巅峰突然转向,比如,在他的“协和医院”系列成功之后,转而画起“面具”,而当“面具”拍出7000多万港元的天价时,他已经开始了又一次转向。由于曾梵志极少接受媒体的专访,人们关于他的一切,很多都是通过作品去“雾里看花”,近日,经过记者的不懈努力,曾梵志终于一展“庐山真面目”。 特约采写:高琪、长岛 谈好的艺术品:追求一种境界 ...
[详细+]
2010/07/04 17:57: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对话马大维:当代艺术能弄懂吗?需要懂吗?
艺术家拉斐尔·辛克莱·马大维在欧美很多知名画廊举办过画展。此次汇豪社展出的是他不同时期的30件作品。可以看到他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 马大维是一个有丰富阅历的当代艺术家,如何在复杂的画面读懂他的作品呢?他的画适合中国观众的口味吗?为此,记者采访了本次活动的策展人胡震。 记者(以下简称“记”):马大维的画市场定位是怎样的? 胡震(以下简称“胡”):他是一个很独特的画家,他会思考绘画的意义在哪里,他用自己的符号代表自己的世界观。在现在思想很缺乏的艺术界,他显得很突出,也很特别。他的画在欧洲画廊卖价也较高,我认为他是一个高市场定位的艺术家。 记:马...
[详细+]
2010/07/03 17:37:1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关于“改造历史”与友人的对话(访谈人:刘淳)
注:2010年5月5日晚,在北京中轴路一家酒店与一群山西在京工作、以及曾经在山西工作而现在北京工作的朋友们相聚,这些朋友大多在中央各媒体工作,其中一些人在重要岗位任职。席间话题自然谈到“改造历史”的展览,大家议论纷纷,说三道四也不着边际。某报总编辑与我邻坐,我们是老朋友,他对这个活动似乎比别人更有兴趣甚至更为敏感,我们约好饭后就这个话题聊聊,于是就有了以下的简单对话: 杨:这个展览为什么以“改造历史”命名? 刘:严格的意义上说,你应该去问吕澎,你们都是博士,学问比我深厚。既然他将展览命名为“改造历史”,一定有他的理由。他的回答应该最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
[详细+]
2010/07/02 17:40:5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作品一定要与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有关——张晓刚访谈录(访谈人:刘淳)
注:春节前夕收拾家,偶然在书房里发现了一个“3.5软盘”,很长时间没有用过这个东西了,还有些新奇。也不知道里面保存的是什么东西。于是,找出这个“软盘”的连接线,将其插入,很快,电脑的屏幕上显示出几十篇文章,我一下子明白,这是我早年国内采访了100余位艺术家之后挑选了部分艺术家的文章,书早已于2003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名曰《艺术 新潮 人生—与41位当代艺术家对话》。 看着眼前的几十篇文章,真是感慨万千,想起当年穿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情景。在酒吧、在艺术家宽阔的工作室、在昏暗的小酒馆、在豪华酒店、在北方还有寒意的大街上……我对上百位艺术家进行过专访。 2008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
[详细+]
2010/07/02 17:37: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给观众留下印象——方力钧访谈录(访谈人:刘淳)
注:春节前夕收拾家,偶然在书房里发现了一个“3.5软盘”,很长时间没有用过这个东西了,还有些新奇。也不知道里面保存的是什么东西。于是,找出这个“软盘”的连接线,将其插入,很快,电脑的屏幕上显示出几十篇文章,我一下子明白,这是我早年国内采访了100余位艺术家之后挑选了部分艺术家的文章,书早已于2003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名曰《艺术新潮 人生——与41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对话》。 看着眼前的几十篇文章,真是感慨万千,想起当年穿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情景。在酒吧、在艺术家宽阔的工作室、在昏暗的小酒馆、在豪华酒店、在北方还有寒意的大街上……我对上百位艺术家进行过专访。 2008年以...
[详细+]
2010/07/02 17:33:3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什么适合于你,你就去做什么 ——王广义访谈录(访谈人:刘淳)
采访时间:2001年4月16日下午15时——19时·30分 地 点:北京大兴某小区王广义工作室 王广义简历 1957年1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973年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 1977年初顶替其父参加工作到铁三局七处二段当修路工人。 1980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 1984年分配到哈尔滨建筑大学任教。 1985年调到珠海画院任专业画家。 1989年底调到武汉工业大学任教。 1990年辞职, 现居住在北京,职业艺术家 ...
[详细+]
2010/07/02 17:32:4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中国青铜时代的兵器
开始:
2025/10/01
结束:
2026/01/04
省市:
江苏
场馆:
苏州博物馆西馆
陈新宇:刺球
开始:
2025/10/12
结束:
2025/11/12
省市:
浙江
场馆:
清影艺术空间(转塘)
佘海晴:时间的回信
开始:
2025/10/17
结束:
2025/11/30
省市:
北京
场馆:
松美术馆
新闻热点
+
more
一场大展一次大赛激活一座城 东宁举办系列文化活动
9月29日,由黑龙江东宁市与西泠印社携手举办的“西泠雅韵·玉鉴东宁”书法篆刻展暨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在东宁精...
马丁·马吉拉是谁?他带着女装来了
浅谈菊花与文人墨客们的人文情怀
翁纪军艺术世界的宏大与精微
田鱼谣以艺术展现“稻鱼共生”文化
与钱晓芳一起“又见花开”
“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潘天寿纪念馆展出
三位书法家到平田“写字吃茶去”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