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写生》34.6cmx34.6cm
李岗的山水画创作以“致广大而尽精微”为核心理念,在宏观意境与微观笔墨的辩证统一中,构建传统山水画的当代语言体系。其创作既延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脉络,又通过技法创新与观念突破,赋予山水画以生态美学的时代内涵。这种“守正创新”的艺术实践,为中国山水画的当代转型提供了重要范式。
一、宏观意境的现代演绎
李岗善于运用全景式构图展现自然山川的磅礴气象。在他的作品中,层叠山峦通过水墨浓淡的节奏变化,既延续北宋山水画的雄浑气势,又以流动云气弱化山体压迫感,形成独特的空间呼吸感。这种造境方式突破郭熙“三远法”传统框架,通过虚实互渗的云气处理实现空间维度的当代拓展。他又善于留白技法与淡墨渲染结合,不仅精准再现画面物理特性,更赋予对象以生态呼吸的现代诠释。
二、创作实践的现代突破
李岗的写生实践突破传统“对景造意”局限,形成“写生——解构——重构”的创作模式。他的写生系列作品常以地质考察为基础,密集点苔与枯笔皴擦精准再现岩层肌理,淡墨渲染赋予山体温润质感。这种“科学求真与艺术求美”的结合,在他众多作品中体现为“破墨”与“泼彩”的创造性运用,既保留传统笔墨精神,又创造具有现代光感的色彩体系。
在技法融合方面,李岗突破南北画风界限。他以“破墨”“泼墨”“积墨法”塑造山川体积,又以“撞水撞粉”技法表现溪流波光;近景树木“蟹爪枝”勾勒可见李成笔意,远景“米家云山”式渲染暗合董源墨韵。嶙峋山石以傅抱石“抱石皴”泼辣笔势写出,云雾却采用黄宾虹“宿墨法”沉淀效果,形成刚柔并济的视觉张力。除了善于用墨,在大量作品中他又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既保留青绿山水古典雅致,又通过色墨交融呈现绚烂多彩的现代意象。
三、传统与当代的辩证统一
李岗的创作始终保持对传统笔墨的敬畏之心。他常以松动的线条勾勒传承古人变化多端的线描艺术,又借鉴大千泼墨泼彩技法渲染氤氲云气,形成“古法为骨,新法为魂”的独特风格。这种创作智慧与谢赫“六法论”中“传移模写”与“应物象形”的辩证统一相呼应。其作品《云山画意浓》正是因其在“骨法用笔”与“气韵生动”之间找到完美平衡:飞瀑留白与山体皴擦形成虚实对比,云气墨韵渐变赋予画面呼吸感。
在当代性探索方面,李岗将传统敷色技法与现代构成意识结合,形成具有都市气息的山水新范式。这种探索既延续传统青绿山水的雅致,又以本土笔墨语言实现艺术表达的突破。
李岗的山水画创作通过“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实践,为传统山水画的当代转型提供重要启示。其作品序列清晰展现了从“师造化”到“得心源”的艺术轨迹,既保持传统笔墨的深厚底蕴,又秉持“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精神。这种“守正创新”的实践,不仅为山水画坛注入了新活力,更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当审视其作品时,既能在皴擦点染中感受传统笔墨的魅力,又能在虚实相生的意境中捕捉现代艺术的灵光,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正是李岗绘画作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文/苏金成,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