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2025-04-13 16:00
策展人:李贵明
赵淋的“山海经”
文/王见
赵淋的陶塑是现代“山海经”。
也让我想起洋人的《变形记》。
但是,如果因此就想把赵淋的陶塑与古人和洋人扯上关系的话,不仅瞎扯,也是白扯。
我想说的意思是:
中国古代的《山海经》和西洋现代的《变形记》都好像情节荒诞又离奇突兀,但实际上荒诞无稽的描述和图画都有不易让人觉察的深层寓意。像中国古代名著如《聊斋志异》《西游记》等都是反映深刻的难以言说的社会现实。中国古代艺术家好像尤擅此道。所以写正史的司马迁看到《山海经》之后只能说:“山海经所有之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赵淋的陶塑当然远远达不到深刻揭示社会的程度。就像八大的白眼和哭之笑之的签名,仅仅反映了时代和运命对个人的逆来顺受,只好用戏谑和诡异的构思与图像悲天悯人。
但赵淋的作品仍然能借貌似怪诞的灰谐意味,变相的传达一种现实社会难以言传的真实。虽然看上去像寓言的一样轻松,能让人会心一笑。而且,其人其作并不故作惊人之态,虚张声势。他是个老实人。他只是说:《山海经》里异兽图录的寥寥几“尤似草图,给我提供了创作想象的灵感来源”,有基于此“将《山海经》的想象和精神气象通过陶塑创作岀来”。所以,我想"山海经"主要是让他的心跳加快,思想活跃,启发了他的艺术表达和表现。
赵淋是一个把沉思变成内在力量的人,但又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全然没有“艺术家”的轻狂。他也不敢把自己当成艺术家。因为几十年来的生活事实告诉他,只能拘谨的生存。他当然希望有一个通过艺术而让自己趾高气扬的机会。可惜没有。只有像呆头呆脑的陶人呆木的站著伸出无可奈何的双手。
这就是他自己的缩影。只是从陶人瞪大的眼睛和警恐的眼神中,暴露出封存在赵淋心底的敏锐和机警以及无言的不知所措。
其实,这也是当下千千万万人的缩影,不独赵淋。可以说是集体无意识的缩影。一百年过去了,荣格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还在持续呈现。
那么,虽然“昨夜西风雕碧树”,赵淋还是“独上高楼”。他是一个有觉悟有力量且不屈不挠的人。可以“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的人一定有自己的思想和反抗的底气一一不沉沦一一艺术不是只用来媚俗。
麻木,无助,无力,无可奈何,同时宿命的往前走。这是大家目前拥有的主要财富。忽然,人类文明的曙光又出现了,人工智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和铺天盖地的气势席卷人类。于是,人的焦虑,不安,不知所措又成为新的财富。这两大“财富”构成了当下社会的生活主题。人从哪里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到哪里去。
人到哪里去?……
不知道。
但是,消费的世界已经颠狂,生命也被篡改成一个消费的过程。且无法逆转。这知道。人又被人工智能所奴役,已成定局,不可更改。这也知道。另外,智者也发了定心丸,大家也都吃了,也都明白人工智能的主人还是人。切莫慌张!这也知道。
但是,这个当“主人”的人是谁啊?
是你吗?
软刀子杀人。
当残暴变成温柔的形态,那种“引刀为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激昂就成了空谷回音。
此时,反思已经多余,躺平也已无效。只看到人们争先恐后的在适应环境,因为世界已经真的被“物”和“造物主”所统治所主宰。因此,打造一颗麻木的心才是你我当下的安全保障,才能面对正常的世界。否则怪诞的就是你……
为此,赵淋给大家做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人,他们与动物组成了一个整体。这是新版的“山海经”吗?是隐喻吗?
不知道……
“路标已经倒下,我们前方都是未被开拓过的道路。不要贪婪地吞下别人的地里产出的水果。你可曾知道你自己就是肥沃的土地,可以长出为你所用的一切”。
西哲的话,很富有诗意。好像说给赵淋听的。
但赵淋的土地是否肥沃?我们不知道。然他有自己的一块地已确定无疑。是土地,就能长出饱满的麦粒,哪怕是一粒。对吧?
所以,赵淋以呆木无助的弱小塑造出思想活跃的强大。“麻木”是向麻木的质问,“拘谨”是对拘谨的反抗。貌似的荒诞不经却是现实主义的严肃思想——信心是否动摇,但立正的姿势保持不变;眼神虽然惊恐,但身体依然听话。眼看危险离我们越来越近,隐隐约约的不安和焦虑已让我们战战兢兢,让我们小心翼翼,让我们呆若木鸡……
昔日,我心飞扬
今日,我心傍徨
赵淋的"山海经”是眼下?还是远方?
关于艺术家
赵淋(1986-)他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陶瓷艺术设计系,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手工艺设计专业,十余年对陶的痴迷,通过对传统泥条盘筑手法的当代转换,在金属与陶泥、具象与抽象之间,他将陶视为连接生命本质的媒介,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消弭物种界限的精神性的共生关系。传统陶泥在当代的嬗变,本质上是一场“逆熵”运动——赵淋通过回归泥性本能、激活原始工艺、重构生物叙事,正在对抗现代性带来的新的秩序化与异化。这种创作既是对进化论单向度逻辑的颠覆,也为文明困境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在泥土的呼吸中,重寻人与自然、技术与本能、传统与未来的共生之道。代表作《豹子君变》《鸮与人》等系列以戏谑、互为倒立的造型重构现实场景,揭示人性中的动物性本能,“万物同源,一切即一”。作品曾参展日本美浓国际陶瓷展、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等国际平台,并获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道式奖、石湾杯青年陶瓷艺术大赛全场特别大奖等殊荣。
关于策展人
李贵明
策展人、摄影师。现任HEX LAB艺术总监,致力于数字内容创新及策划跨领域艺术文化项目,让艺术为品牌和商业赋能。参与策划的《绝对公屏》计划,用数字艺术展览形态介入公共开放空间与大众互动。作为摄影师从2005年起,他用镜头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应邀走访了包括蔡国强、张晓刚、贾蔼力、王光乐等数百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工作室,拍下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家肖像和工作室状态,发表在芭莎艺术、vision、艺术与设计、hi艺术、明镜周刊等国内外重要媒体。同时期也记录了北京艺术区生态变迁的珍贵影像,是中国当代艺术影像文献的重要构建者。2009年开始以艺术策划人的身份参加上百个艺术展览项目的全案策划和媒体推广,展览覆盖国内外重要美术馆、艺术机构和商业空间。2020年后,作为策展人他更关注于数字媒体艺术和潮流艺术的发展,致力于艺术介入更大众的空间。
关于作者
王见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首任馆长、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书写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中国书画创作、中国书画理论研究、现代主义绘画研究。并两次担任国家级高中美术教材主编、曾多次举办个人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