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唤起对区域美术发展的关注

        作者:陈履生2025-01-13 08:48: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苏醒的黑土地(油画) 180×200厘米 2024年 刘兆武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白山松水 守艺传薪:东北美术文脉精品巡展”全面展示了东北美术的发展历史,同时又联系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这种因为区域的特点而彰显的文脉,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较为独特的个案。

          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地域性的高度成就都与当地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显然,东北地区的影响力正在于它是近现代中国的工业基地,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东北美术的文脉可以追溯到从延安以来的历史发展。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引着延安和解放区以及后来的新中国美术的发展方向,其思想成为新中国文艺工作者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抗战胜利之后,延安的文艺工作者相继来到了东北,他们在东北建立起了与这一地域相关的创作队伍和工作方式。

          在这一历史时期内,延安鲁艺过来的一批文艺工作者在东北地区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他们所做的具体工作与历史性贡献都记载在今天可以看到的一些史料和书籍之中。《东北画报》作为其中之一,所发表的各类美术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教化功能,表现出了1945年以后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在大众美术的范畴内延续了延安传统,在题材内容方面则直面当时新的现实生活。

          发轫于延安的新年画在东北地区的发扬光大,直接影响了1949年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新年画创作运动,而这个时期与大众美术相关联的年画、宣传画、漫画的创作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由此也形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延续延安文艺传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在这一背景之下的东北地区的美术发展,又融合了不同方面的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美术文脉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这一时期东北美术的发展得益于美术教育的成就,这里既有早期由著名朝鲜族画家韩乐然所创办的美术学校,又有50年代建立的东北美术专科学校(鲁迅美术学院前身)和吉林艺术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前身),它们在人才培养和推动美术创作方面的努力,使东北美术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在美术教育的支撑下,在东北地区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这里不仅积累了见证其发展成就的丰富史料,而且相关作品也成为展览的丰富内容,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东北美术文脉的历史积淀,同时还能看到基于多方面滋养所形成的深厚传统与地域特色。

          不容否认的是,延安传统在东北美术文脉中所起到的主导性作用和影响。1949年以后,东北美术得到了超越此前的大发展,一方面是它延续着此前的文脉;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有一批来自北京的画家进入到这一地区,使得东北地区传统水墨画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他们的“星星之火”赓续了传统文脉,使得区域性的美术发展和传统、全域都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在新的教育制度影响下,不管是鲁迅美术学院还是吉林艺术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及作品,在新中国美术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新中国美术发展在区域中的代表之一。而地域特点和地域风格更是彰显了东北美术发展的成就,使东北美术文脉在传承与发展两个方面都强化了其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中的地位,不管是“冰雪山水”“东北画派”,还是“白山松水”,都是美术创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次展览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主体的策展,让人们看到了东北地区地域性传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东北地区的美术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发展,其创作和整个新中国美术创作息息相关,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形式风格等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的美术又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样是基于两所美术院校在这一地区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回头来看,吉林艺术学院这么多年来的历史发展,所培养的学生遍布各地,在文艺创作的很多方面都可圈可点,美术创作更是以“白山松水”为特征的地域性的塑造,而有了地域性美术特色的独特存在。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吉林艺术学院以及整个东北美术文脉的历史延续和发展,表现出了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这次巡展让各地的观众看到东北文脉的延续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唤起学界对地域美术的关注。所以,这次专题展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展览,而是一种历史的借鉴,既让人们看到历史发展过程中东北美术文脉延续的成就,也看到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东北美术文脉的延续和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相适应,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不管是战争年代中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文艺的传统一直深耕于这一土壤之上,而区域性的文化发展所呈现的地方特色,尽管在目前的状态下可能不像过去那么显著,但“白山松水”以及“关东画派”等地方性画派的提出,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人们关注区域美术发展的问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7(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