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东西汇梦——中意当代版画交流展

        作者:核实中..2025-04-01 09:35:19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1/8)东西汇梦——中意当代版画交流展

            (2/8)苏新平《茶壶与它的影子》108cm * 185cm 年代:2025

            (3/8)沙永汇《城市乐章》117cm * 77cm 年代:2013

            (4/8)桑茂林《相近相远》40cm * 53cm 年代:2019

            (5/8)潘黎《剧场系列(凹)4》150cm * 136cm * 23cm

            (6/8)李菲《镜像生活如此美妙》60cm * 41cm * 35cm 年代:2023

            (7/8)江超《后禊帖》760cm * 24cm

            (8/8)陈海燕 《梦2017年8月27日,金鱼》120cm * 80cm 年代:2018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东西汇梦——中意当代版画交流展
            展览时间:2025/04/03~2025/06/02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27号-(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主办单位: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
            参展艺术家:陈海燕、方力钧、江超、孔国桥、李菲、潘黎、隋建国、桑茂林、苏新平、沙永汇、谭平、王华祥、王嘉逸、王劼音、张敏杰、安德列·格朗齐、安德列·莱拉里奥、安娜·玛利亚·孔朱、艾多·雅尼奇、艾丽莎·奥塔维亚尼、法蒂赫·米卡、弗兰科·马洛克、加埃塔诺·法内利、玛丽娜·宾德拉、马里奥·托马塞洛、帕特里齐奥·迪·修罗、保罗·弗拉泰尔纳里、保罗·劳迪萨、罗伯托·毕罗尼、西尔维娅·蒙塔内利

          指导单位: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

          支持单位: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承     办: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协     办:上海有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意展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总策划:殷福、曾玉兰

          学术主持:盛葳

          策展人:王圣文、顾佳君

          执行策展:李艺、金小舟


          中国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陈海燕、方力钧、江超、孔国桥、李菲、潘黎、隋建国、桑茂林、苏新平、沙永汇、谭平、王华祥、王嘉逸、王劼音、张敏杰


          意大利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Andrea Granchi (安德列·格朗齐),Andrea Lelario(安德列·莱拉里奥),Anna Maria Congiu(安娜·玛利亚·孔朱),Edo Janich(艾多·雅尼奇),Elisa Ottaviani(艾丽莎·奥塔维亚尼),Fatih Mika(法蒂赫·米卡),Franco Marrocco(弗兰科·马洛克),Gaetano Fanelli(加埃塔诺·法内利),Marina Bindella(玛丽娜·宾德拉),Mario Tomasello(马里奥·托马塞洛),Patrizio Di Sciullo(帕特里齐奥·迪·修罗),Paolo Fraternali(保罗·弗拉泰尔纳里),Paolo Laudisa(保罗·劳迪萨),Roberto Piloni(罗伯托·毕罗尼),Silvia Montanelli(西尔维娅·蒙塔内利)


          “东西汇梦——中意当代版画交流展”将于2025年4月3日至6月2日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今年是中意建交55周年,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本次展览以版画为媒介,将呈现15位中国和15位意大利艺术家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创作的近百件具有代表性的版画、综合材料和新媒体艺术作品,展现两个文明古国在当代鲜活的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

          版画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术、造纸术与艺术结合起来,造就了早期现代版画,譬如最早标注年代的版画——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卷首画《祗树给孤独园》(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刷图像开始爆发性增长的现象出现在明代中晚期,巧合的是,正值文艺复兴盛期的欧洲也同样如此。但或许这也并非巧合,因为,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当时的社会经济都在快速增长,大众对图像消费的需求也在迅速攀升。

          在新的大航海时代,版画这种可复制、便于运输的轻盈艺术的跨地域传播,极大地促进了早期全球化图像的诞生。譬如,耶稣会士杰罗姆·纳达尔编撰的《福音故事图集》(1593),图像多来源于意大利和荷兰流行的作品。利玛窦、罗儒望、艾儒略、汤若望等来华耶稣会士将这本图集带到中国,使用木刻技术进行翻刻和进一步的本土化改造。反过来,耶稣会士基舍尔所著《中国图说》(1667)中用铜版技术复制的中国图像也在欧洲广为传播。

          随着19世纪以后艺术的现代转型、图像复制技术和传播媒介的进化,版画不再承担满足大众日常图像消费的功能,而逐渐转变为强调艺术家的原创性。限量印制的“艺术家版画”被提升至纯艺术地位——正是因此,我们今天才能在美术馆高雅地观瞻它们。艺术家的个性表达,加上版画的辉煌传统,使当代版画既充分展现了个人的天才,又恰如其分地折射出本民族的精神,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参与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也有活力四射的青年才俊。这些作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中国和意大利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同时还有当代艺术家对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充满创意的艺术表达。而在上海虹口——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发源地举办此次展览,既是对当代艺术本地化的积极探索,也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视野。中意两国艺术家在此相聚,以艺术为媒,以创作为声,共同续写了两国文化交融的崭新篇章,更展现了当代中国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海纳百川的文化气象与蓬勃活力。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1(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