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视觉——当代艺术七人展

        作者:核实中..2025-03-26 09:52:03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1/8)中国视觉——当代艺术七人展

            (2/8)俞晓夫,怀念经典——爱因斯坦在上海,布面油画,210cm×350cm,2017年

            (3/8)郭润文,女孩与木偶,布面油画,60cm×70cm,2015年

            (4/8)闫平,我的青春小鸟依旧不回还,双联作品,布面油画,200cm×180cm×2,2017年

            (5/8)王克举,杏花开时雾遮山,布面油画,160cm×180cm,2013年

            (6/8)王心耀,中国风NO.47,布面丙烯油画,220cm×185cm,2016年

            (7/8)王文生,风景之二,布面油画,25cm×30cm,2015年

            (8/8)黄鸣,沉香之四,布面油画,122cm×60cm×2,2013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中国视觉——当代艺术七人展
            展览时间:2025/03/28~2025/05/08
            展览地点:[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兴华路1号-(汤湖美术馆)
            主办单位: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汤湖美术馆、武汉荣宝斋
            参展艺术家:俞晓夫、郭润文、闫平、王克举、王心耀、王文生、黄鸣

          展览地点:汤湖美术馆1/2/3号厅

          总策划:王心耀、鲁静

          策展人:郭润文、王志新

          学术主持:郭笑菲

          展览执行:刘珉

          承办单位:汤湖美术馆

          开幕时间:2025年3月29日 PM16:30(周六)


          前言

          当东方美学邂逅英伦风情,一场跨越经纬的艺术对话正在苏醒。七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俞晓夫、郭润文、闫平、王克举、王文生、黄鸣、王心耀以画笔为舟楫,在欧亚大陆两端架起视觉的虹桥。

          本次展览以双重维度构建艺术对话空间:在纵向探索中,七位艺术家以数年沉淀的代表作及即兴写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俞晓夫作品笔锋纵横,画面构成极富想象力,让情节与氛围共筑视觉诗学。郭润文是古典油彩的炼金术士,以亚麻布为镜,照见人性深处的永恒微光。闫平作品极具表现性,色层堆叠出生命的岩浆,在物象与自然的裂隙中,迸发原始美学的爆破力。王克举的绘画,山河入色谱,用笔入刀,交响乐解构自然,让风景在色域风暴中重生。王心耀则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语言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东方韵味又具国际视野的作品。王文生的作品温韵甜静,以油彩皴擦暮色,西方河岸生长出宋元山水的魂魄。黄鸣的油画,典雅与理性,搭建静穆的生活场景,让静物存在于寓言中。七种艺术语言在此交织成思想的银河。每一幅作品都是艺术家生命年轮的切片,见证着他们从传统根系中生长出的当代姿态。

          展览以双重奏鸣曲式展开:艺术家们深耕多年的代表作构筑起第一乐章,这些凝结着岁月沉思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脉的诗性解构,亦饱含对当代语境的先锋诠释。油彩在画布上生长出东方哲思的肌理,又与现代艺术语言形成精妙的复调对位。

          第二乐章则来自英伦三岛的光影馈赠。七位艺术家漫步在泰晤士河畔的晨雾中,用画笔捕捉威斯敏斯特的暮色,在苏格兰高地的风笛声里重构色彩语法。这些写生作品既是异域风情的视觉日记,更暗含着东方视角对西方景观的审美转译——哥特建筑的尖顶在宣纸般的云层下舒展,英式花园的秩序感与水墨意境产生奇妙共振。

          展览最动人的和弦,恰是这种跨文化创作中迸发的艺术自觉。当中国画家的眼睛掠过康斯太勃尔的故乡,他们既非简单的风景记录者,亦非文化符号的搬运工,而是在异质美学碰撞中淬炼出独特的各自视觉表达,这种双向的审美凝视,使展览既是中国当代油画力量的群体发声,更成为全球化语境下艺术对话的生动范本。

          此刻,展厅化身为流动的视觉剧场,等待观众步入这场横跨东西的艺术漫游。让我们透过七种个性鲜明的创作光谱,感受画笔如何在时空经纬中织就璀璨的艺术星图。

          (文/王心耀,汤湖美术馆馆长、湖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2025年3月)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7(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