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略论陶艺美感的体现 作者:汤泓田静

        作者:核实中..2010-07-07 16:36:59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我国制作陶瓷产品的历史久远,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陶瓷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象征一定文化的艺术品。自陶瓷产品产生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不断专研高超的陶瓷制作技艺、独具特色的装饰风格以及完美的器物造型,于是体会陶瓷器具中的美感成了很多人体会中国文化、提升欣赏水平的途径之一。
            1.陶瓷艺术的特点
            陶瓷艺术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手工、烧制和泥土。纯粹手工制作是陶瓷器具区别于其他器皿的特点之一,制作者通过手工塑造作品的灵魂,并将感情融入陶瓷制品中,是陶瓷艺术富于美感的基础;有人说,陶瓷是火与土的艺术,说的就是陶艺另外两个特点,烧制工艺和泥土材料。陶是神秘莫测的,现代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完全复制出古代那些陶艺精品,同样的配方,火候不同就可导致结果大不一样,正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这种特殊的工艺,使火,泥土通过人的手工融合最后合为一体,成了无法言表的美感的载体,也是集万千灵性与一体的艺术品。陶艺的艺有两个含意,一是技艺,一是艺术。陶艺作品要注重制作的工艺性的表达,或精、或绝,包括对造型的把握处理,尤其在平凡中求精绝是更吃功夫的。功夫也是两方面:硬功夫与软功夫。硬功夫是过硬的、纯熟的技艺;软功夫是审美、修养,是眼力。
            2、陶艺美感的体现
            2.1浓重的时代特点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陶瓷发展历史悠久,陶瓷器皿上汇聚了制作者无数灵感和创意,同时也刻上了浓重的时代烙印,代表着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三彩陶就是唐朝陶瓷艺术的象征,它是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的陶器,后来人们亲切地称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一个鼎盛时期,这一点在唐三彩上也得到充分体现,唐三彩的制作十分复杂,不仅突破了唐代以前只有单色釉和两色釉的局限,而且采用了技术纯熟的二次烧制法来制作唐三彩,在造型方面也有很多种,人物、动物、酒器、家具、房屋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马、骆驼、武士和女俑。唐三彩器物普遍都很圆润饱满,十分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是一定时期的象征,也是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并与唐代诗歌、绘画、建筑等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朝文化的旋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生活现状。结合瓷器的时代特点来品鉴瓷器更有助于人们体会瓷器中的美、感受制作者的创意,也有助于了解一个时代。在诸多传统经典陶瓷艺术样式中,青花瓷器尤现唯美。青花瓷器的生产过去分官窑和民窑,内容、形式、技法、工艺都非常精彩。近千年来蓄积了丰厚的艺术经验和技术经验,成就甚高。官窑青花因皇家用瓷的标准,成就了青花瓷器的严谨工细、高贵精美。而民窑青花因供需量大,不拘爵第,随意轻松,民意浓郁。虽然不能尽数效仿官窑的造型器饰,其气韵加上文人的参与,却也造就了洒脱自然,俊逸放达的特点。青花瓷器工写兼济的国画技法与图式,自然万象、社会人事、历史传说的表现题材,皆得雅俗共赏的审美意境。
            2.2对自然的热爱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自然都有着难以言表的热爱,这份热爱也体现在陶瓷作品上,山水、动物等的图案、造型都表现了制作者的情感,在陶瓷艺术刚刚发展的时候,动物既是人类的食物也是人类的天敌,这时期反映在作品中的动物形象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情感。如在早期出土的陶器中,多以鹰、蛙为主,造型夸张、形象丰富,被认为是原始族群图腾的标志,是人们祈求子孙平安的象征。从这些图案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情感,是了解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途径,而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渐稳定,对大自然感情也从神秘到了了解,这时放映在作品中的多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马在我国古代有着重要的作用,战场上、农田里、交通运输中,都少不了马的身影,而同样的造型也出现在陶瓷器皿中,唐三彩中有很多马的造型,其普遍特点是:形体硕大、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造型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眼睛是圆睁的,耳朵是贴着的,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出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制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栩栩如生的马的造型,是对自然界高度观察的结果,体现了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多体会制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出作品中的美感。紫砂茶器亦由于其细致入微的工艺技术,形成了一种技艺美,显示出一种人类巧妙地利用自然的能力和驾驭自然事物的快感。在精神上得到愉悦,给人美的享受。
            2.3残缺中的美感
            “残缺”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残破,不完整,也可引申为批判,冲开,打破,揭穿等意。艺术领域的残缺是相对于规矩,完整而言的,可以引申理解为对传统审美情趣的反判,是追求个性、体现艺术风格的做法。从残缺中体会美,是古今各种艺术作品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断臂的维纳斯就是最好的代表,残缺的爱神给人以另一种美感,引发人们无限的想象,而缺失的手臂也把人们的目光转移到身体本身,能够更好的欣赏维纳斯的形体美,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残缺成了另一种完美,以至于当维纳斯真正的手臂出现时,人们觉得难看、怪异,像是水管工的手臂。这就是残缺美。陶瓷制造者通过各种不完整、粗枝大叶的手法表现各种情感,如贾科海蒂的作品“杆上的男子头颅”等作品就放弃了细节勾勒,运用斑驳不平的表面肌理来表现历经的沧桑,像布满历尽劫难的疮伤的残缺语言,反映某些人所特有的惶惑不安以及一种不可抗拒的孤独感,从中表达他对这个不合理世界的反抗,这就是充分发挥了“残缺美”。这种艺术手法是人们面对日益完美、华丽的作品所产生的一种逆反心态,用粗线条、开裂的肌理、甚至是不完整的形体表现制作者亲切自然、古拙生动的韵味,引发观众的审美共鸣。当然,残缺美的表现是需要一定艺术功底的,不是所有残缺破碎都具有审美特性,制作者要避免盲目跟风、欣赏者也要保持平常心。
            2.4现代元素中的美
            陶瓷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技艺上的进步和手法上的创新使更多的人了解陶瓷、欣赏陶瓷,不过更多的人仍觉得古代的陶瓷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忽视了很多颇具代表性的现代作品。现代陶艺作为时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赋予作品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展现了现代人的各种感情,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进步,懂得欣赏这种创新。如紫砂陶艺的创新,著名的“海之恋”壶形状夸张,采用汹涌波涛的海浪和漫无边际的沙滩作成扁圆形壶体,用象征着跨海大桥的壶把手来抒发制作者对于大海的无比热爱和无限眷恋的博大情怀,引发人们深思。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我们犹如沧海一粟,十分渺小,正如制作者的寓意:生命源于大海,又回归大海,但人们只要奋力拼搏,定会出现“海之恋”壶上那闪光的一粟,也将在大浪击砂中谱写新的辉煌!
            现代陶艺,是相对于传统陶艺而言的概念,是一种时间概念,传统是古人的“现代”,我们的“现代”是后人的过去和传统。现代陶艺是传统陶艺的形伸,现代陶艺将成为后人的传统。因此,虽然传统与现代有着形式、思考、表现、审美等各方面的差异,但其实脉络相承,所以否定传统的现代陶艺与否定现代的传统陶艺均十分幼稚。现代的陶瓷研究者和制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的开发、创造新的陶瓷品种,也融入创新元素,令作品显示出更深远的寓意。当然艺术欣赏和接受是一个极复杂的心理现象,又是一种使人愉快和轻松的独特方式。陶艺作品的欣赏,为我们在现代快速生活的时代提供了一片精神净土,促使我们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理解艺术,在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对事物的领悟,发现、更新并深化着我们的想象天地和心灵世界。
            3、审美情趣的培养
            传统陶艺,以一种工艺材质的美和器具造型的诗化倾向、纹饰题材的文人倾向、表现方法上的文人笔意倾向、装饰布局上的诗书画印一体化倾向走入了文人的艺术情境,体现着中国传统文人的诗境、画境和情境,成为中国典型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当代的陶艺家在感悟这种艺术精神的同时,更努力强调材料与工艺自身所具有的天然之美,通过质感、色彩、形态、意象来捕捉精气神,并完整地表达艺术家自己的观念和艺术趣味。面对这些生命意象得以升华的艺术生命体,我们如何让自己更真切地走近这个极具情调的陶艺世界?这与我们的审美情趣有关。浅显的说,培养欣赏者这方面的能力首先要充实相关知识;陶瓷工艺的差别、材料的差别乃至颜色的差别都是导致陶瓷成品美感不同的因素,因此要真正了解陶瓷就要多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其次要体会作者的心境,作品反映的是什么内涵与制作者当时的心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相反的,对作品的正确理解也能推断出作者的内心感受,是更深层次欣赏作品的途径。除了特定的审美情境场,部分陶艺让观赏者在视觉享受之余,更在实用层面让其共同参与进来,借使用之际心无灵交融,在感动与感知中,获得不同以往的审美体验和情绪愉悦。总之,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高,陶艺作品是一种既现代又古朴,既具古典抒情情调又具现代哲学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欣赏者美感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舒燕《现代陶艺美感塑造略探》【J】.《中国陶瓷》2008年1月
            [2]罗一平《从文化符号到艺术符号》《沛雪立青花》2008年6月
          [3]杜宏宇《读正中、王辉紫砂》ISBN《古韵清流》2007年8月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3(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