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儿童画创作”课堂教学实践漫谈

        作者:核实中..2010-05-18 15:57:53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儿童画创作课,以前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是很难实施的内容,经常被排挤在美术课外活动中。在贯彻新的美术教学大纲,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中,让儿童画创作课进入美术课堂是当前课程改革中最具挖掘、拓宽、丰富美育内涵的课例,也是实现课程目标最好的载体。势在必行。下面仅从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儿童画创作课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儿童画创作,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可使过去教材中以范画为载体传授技法为主,而变为教师创造情境,强化学生形象思维,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融于动手实践中。过去重教学结果,如今重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

            鼓励学生成功的信心。儿童画创作不要用成人的创作规律去要求学生,什么主题、构思、表现手段、绘画语言等等,暂不要过多地讲解,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产生一种惧怕感。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画,甚至是随意地涂鸦,也不要轻易批评、指责,这时画好与画坏并不重要,让学生克服“不会画”的畏难情绪。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有勇气和信心去完成作业。

            二、引入情境,启发想象,激发情趣。

            1.选择合适的情境,激发情趣,把学生带入想象中。如一年级“高大的楼房”一课,让学生把画好的楼房剪下来,起个名字,贴在一起,共同创建一条英华大街。在成就感召下激发他们的情趣。

            2.启发学生天真的想象力。

            联想: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创作题目后,要引发学生联想,可从故事内容、色彩感受、情趣感染、肢体感触等去引导。如童话故事、节日的焰火、天气冷暖的感受,启发联想。

            畅想:采用无逻辑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海阔天空地想象。你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下海,还可以像孙悟空能七十二变……使学生克服“不知画什么”的困难。如画“海底世界”、“保护自然”等主题,让学生发挥天真浪漫的畅想,去编织自己的故事。

            猜想:借物想象,在似与不似之间猜像什么。不受任何对、错的限制,如在纸版画制版中,把剪剩下的图形,让学生猜像什么,然后贴在适当的位置,锻炼学生大胆设想。

            3.主题范围尽量缩小,让学生围绕具体可视的形象去想象。如“保护环境”题目大,学生无从画起,可让学生画清除大气污染的机器就具体容易多了。

            三、贴近生活,画熟悉的事,借助多种形式练习,化解创作难度。

            1.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结合学校的活动,有意识提前告诉画的内容,让学生注意观察,如“儿童节”、参观科技馆后,让学生画感受最深的情景。

            2.当学生画入兴趣之中,只要他们画自己的故事,就不要轻易地否定,有时他们画起来随意涂抹,特别像抽象派的画,但是画起来却津津有味,有时还伴随着自言自语,甚至唱起来,笑起来,这正是他们画到得意之时,此时在与他们分享童趣中,抓住指导的好时机。引导他们画完。

            3.变速写为创作,根据人物速写,加上适当的背景,或添加些情境;也可根据景物速写添加些人物等,都可以变成一幅创作画。如《妈妈休息》、《家长到校来接我》就是这样变的创作画。

            4.在学生写生能力不强的情况下,用版画的形式,通过剪贴的再创造,很容易立竿见影,使同学们马上感到成功的喜悦。如版画《梳头》、《洗澡》。

            5.采用临摹画的形式:让儿童在临摹过程中,用自己的想法去夸张或扭曲原作,在不似中变创作;或只临摹某部分,填补其它部分;或临其形而补其色;或临其色而补其形。这样也可以作为创作的练习。

            四、创作中点化恰当,帮助同学排疑解难。

            1.根据学生作业,经常进行绘画语言的训练。用画中的形象说话。限制在画面上添加标语或文字。

            A.画面加标签文字,是儿童画的一个特点。我们针对课堂上不同的作业,如《我爱英华》一画,让学生比较出文字说明代替不了绘画语言。通过学生直观来识别好与坏,并在创作中提醒注意,与画面无关的东西不要都画入画面。

            B.强化形象思维的训练,如画《赛车》,要让汽车跑起来,要靠画“风”,找到画“动”的规律,再画《卫星升天》就迎刃而解了;画吃东西,东西放的位置很重要,放在嘴边和放在嘴里所表现的情景不一样。如版画《真甜》,开始瓜放置在上唇上,没吃到瓜,后把上唇放置在瓜上,地表现了“真甜”;《刷牙》一画,牙刷没有刷到牙上,刷在了嘴唇上。

            2.画面上的“遮挡”是学生视觉上的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过渡,通过对一年级“气球”一课作业的调查分析和问卷,感到这个阶段是学生飞跃的难点,二维的平面化,学生习惯以后,画面上的东西都是单摆散开。抓住“遮挡”问题后,反复练习,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遮挡”能使画面产生前后层次、空间的变化及量的变化,从而牢固树立三维空间的立体概念。

            3.强化观察能力的训练。通过写生练习去完成画稿。写生时尽量把人物画大、画细致、画具体。要强制克服幼儿园时简笔画的束缚。

            4.平时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

            A.构图的训练:在纸版画的贴制版中,如《树林》一画,用树木疏密的摆布练习;如《赛船》一画,先把做好的船试摆,比较怎样好看,如做加法或减法。让学生对画面产生直觉,或通过欣赏比较来提高学生的构图美感。

            B.情感的培养是美育的主要任务,是美术教学改革中,变技能学科为艺术文化学科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儿童画创作课中选用“我爱英华”、“我爱我家”等主题培养学生的荣誉感,用画“我的大楼”、“汽车”增加自豪感,画“保护环境”、“热爱劳动”培养责任感。再如色彩课,到计算机教室画彩虹,练习色彩的推移、爱美中画穿着的毛衣、以及人格道德、喜、怒、哀、乐……从点滴中注意对学生美感的培养;通过画学生的“凉鞋”,对学生进行校训中的“勤俭”教育;图案课在真盘子上画,让学生感受到艺术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在版画课的印制中,以点带面,争做小先生,相互协作,体现合作意识等等,让学校的素质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之中。

            C.为了强化情感的培养,美术课主动与语言等课“牵手”、“串门”,我们在透视课上“听画”;在漫画课上,练习语言表达;速写课上进行小短文写作,创造情感抒发和交流的机会。

            D.鼓励求异创新精神,创作要独立思考,画自己的感受,画出自己的个性。画前不提倡商量和交流。避免出现雷同的现象。画后让同学互赏畅谈。

            E.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尝试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培养创新能力。如剔色画、喷画、吹画、剪纸等都尽量让学生接触到,让他们拓宽视野,在新的美感中创造新的画意。

            五、加强欣赏和互赏课。提高审美能力。

            1.创设展出环境,开辟展览阵地,展览区为长期展出一个时期的优秀作品;《看谁画得好》专栏展出各节课较好的作业。个别作业还要进入

          班级教室展示,调动学生积极争先地完成作业。

            2.精选课内外儿童画作品或学生自己的作品,利用多媒体电视和实物投影仪,增加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的内容。

            3.加强作业点评。每次创作课结束,都要选取学生有特点的作品,让学生互评、互赏。教师要备好作业,点拨适时、恰当。如针对《动物园》一画中,老虎头与笼子的处理,让学生展开讨论,比较谁的画好。

            4.对中国、世界名画的欣赏根据不同年龄,选准欣赏角度,不要过深讲解。如中国古代绘画敦煌壁画中,《九色鹿》的欣赏课,让学生自己讲故事情节、鹿的神态、做人的道德,教师介绍“敦煌”的简况及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六、灵活、大胆合理地利用教材,打破课时限制,把一般技能课转化为创作课来上,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发挥潜能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儿童画创作课进入课堂的点滴体会和收获,它对激活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绍棠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8(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