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画“意境”琐谈

        作者:核实中..2009-08-28 15:54:58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作者:张丽波  来源:网络


            中国画传统的核心是“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境由心造,只要心有灵犀,就能领悟意境之美感。即“天人合一”达“物我两忘”之境。所谓“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摄情活脱”都是“意境”的内涵素质。这种“意境”是中国画的意境。由“意境”而生发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的感情,是中国画的风格。

            一、“意境”的概念

            “意境”一语,最早见于唐代诗论,后广及传统艺术的各门类。它或指有意有境(主客观统一),或指意中之境(主观中之境象),或指含意之境(客观化之境象)。场合不同所指亦不尽相同。

            唐代大画家张论画中说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鸢飞鱼跃,剔透玲珑。这就是意境。

            画家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

            “意境”可概括为五个字:简、情、远、静、玄。“简”者,万取一收,单纯凝练而不驳杂也;“情”者,情真景惬,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远”者,虚实相生,空虚远深之气韵也;“静”者,以静制动、凝神寂照而物我两忘也;“玄”者,妙造自然,拟以虚之体以澄怀观道也。五点浑化一,即象外生境、画中有诗也。在绘画中,诗境即指意境。[1]

            王昌龄有“物镜”“情景”“意境”的“三境”之说。一境“故得形似”,二境“深得其情”,三境“则得其真矣”。由是观之,意是对情的提升,境是对景的提升。意境浑圆是比情景交融更高的品位,当情景深邃隽永到一定程度时,才便于称为意境。[1]

            “意境”概念虽至清代才正式引入画论,但意境追求的真正高峰却在五代两宋时期,当时的意境追求理论:一是郭熙(北宋)的”三远”论,二是苏东坡的“诗画一律”论,三是宋炳(375—443)“澄怀观道”和王微(415—453)“拟太虚之体”的理论。

            郭熙在《在林泉高致》中使用过“境界”一词:“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联系他“诗是有形画、画是无形诗”和“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的论述,特别是联系他的《早春图》和“三远”论,证明此处“境界”即指“意境”。

            二、“意境”的体现

            意境是中国哲学和艺术精神的两极,也只有在这两极之中,意境才能更完美地体现出来。洗尽铅华,摒弃艳俗,化缤纷为素雅,寓神奇于简约,笔触简练而艰涩,墨色淡雅而沉郁,水、墨、光、色淋漓,弥漫于画面的每一寸空间,无边无际,不绝如缕,虚与实、空与满,这些都是“妙不可言”的意境体现。

            中国画讲究神似,早在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就概括出品评鉴赏中国画的方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是对中国画讲究意境的高度概括。

            中国画追求的意境与中国诗词所追求的含蓄往往是一致的。意境是艺术化了的境界,比现实更吸引人,需要观赏者具备理解意境的文化积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互补,使意境更加深远。画面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观赏者在看画读诗、看画赏诗中,充分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一幅中国画有没有意境或意境的高低之别,必须通过观赏者的鉴赏才能得知,或有可能达到意境的实现和深化。也就是说,中国画必须使观赏者看了之后能感到景外情、景外境、景外意才称得上是意境。意境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此外,意境不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它还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标准,也是画家创作的原则,更是欣赏原则。意境就是情与景的完美交融而产生的形象,它不是一般的普通的形象,而是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这种形象能体现出主体与客体、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等诸方面的高度的完美统一。它根本的美学不满足于有限事物的外在形式模仿,而是在有限之中去表现无限,塑造出“意外之意”“象外之象”,从而能引发观赏者的审美想象。意境是中国画体系的精髓,凝聚着中国画艺术的根本精神,是绘画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意境”是中国画之魂

            意境在中国画中包含的内容很多,如画的主题,取景与构图,造型与传神,情节安排与描写以及画面经营处理都须在“意境”上下工夫,可以说“意境”是中国画之魂。

            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技巧,从客观上超脱了自然,在主观上形成了作者的气质。不管用什么材料、工具、技法去画,不管你画的是什么对象,如果没有意境,纵然画了最新式的洋楼、汽车、火箭,也不叫什么创新,只不过是生活的模拟而已,是毫无意义的。所谓艺术上的创新,包括题材内容和表现技巧、技法两方面,并不是否定了传统就叫创新了。[2]

            中国画自从与文学结合,诗在画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任何画种所不能比拟的,诗丰富了画的内涵,提高了画的境界。由于诗的抽象性和感情的作用,深化了画的思想。诗歌的特点,从来就不是直接表达对象,总是间接地、含蓄地、比拟地、暗示地、曲折地、象征地、假借地、抒情地传达作品的思想情感。这一点完全与中国画是默契的。所谓的“意境”也即是抽象思维形式。

            抽象的概念,应该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严格地说来,造型艺术都是具象的,其所以说中国画的抽象性,也就是指“意境”——诗一般的境界。欧阳修提出“古画画意不画形”之说。沈括也提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顾恺之的“迁想妙得”与“临见妙哉”,都是为了“意境”而发。脍炙人口的王维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花寂寞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的确既是诗,也是画。苏轼对王维的《蓝田烟雨图》题曰:“蓝田白石出,王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点出了画的意境,妙笔叹为观止。[3]

            “意境”的感觉是抽象的,“意境”又往往是一种从有形到无形之形。中国画“空白”的发展,是无形,是从意境中诞生。这种无形,不管是天、地、海、水、云、烟,或荒漠,或白雪皑皑,它给人想象的是情境,而不是它的具体形象。所以有画家不着笔墨、虚白空间的艺术手法,而欣赏者却能在情景交融中产生共鸣,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意境”归纳起来,在国画中:一是诗意,二是抽象。这种诗意与抽象,又是出之于笔墨,“有意之形,无形之意”,体现在画家的构思里,表现在笔墨之外,所谓气韵、氤氲、情调,都是“意境”的体现。中国画的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绘画产生意境,这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总之,我们不能低估画品的思想境界,因为它是中国画个性与风格突出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见刘骁纯《绘画意境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72—73页
            [2]姜今著《中国花鸟画发展史》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12次印刷 第96—73页
            [3]徐书成著《中国画之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2月 第41页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