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04月25日]
百年洋楼焕彩新生 上海建工修缮高氏住宅,解码海派建筑基因
[04月14日]
一建备考不再难,嗨学打造“建造好课节”全程助力
[04月11日]
华远地产张雅卓:住宅的本质是“生长的容器”
[04月10日]
JIL SANDER 嗅觉系列1 全新上市
[04月03日]
读《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美学》一书后有感
[04月02日]
正印美术开设北京空间艺术品展馆 拓展艺术与空间的边界
[04月01日]
从机器人盖房到零碳社区:5月广州保利展馆预演未来城市
[03月26日]
当水墨遇见代码,色彩遇见数字:晨晓《新富春山居图》的美...
[03月14日]
以创新驱动绿色建筑未来,兆弟控股集团螺锁式异型实心方桩...
[02月28日]
【重磅】亚洲新地标横空出世!广州足球公园"玉玲珑"圆满收官
名人访谈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名人访谈
>
当代艺术
孙永增访谈:艺术改变生活
记者(东方视觉):孙馆长是怎样与艺术结缘的? 孙永增(白盒子艺术馆馆长): 我与艺术的结缘,是偶然也是必然的。在中学期间,我就喜欢书法,学校的黑板报好多都是我负责书写的,那时侯就喜欢看一些书法和绘画的东西。但真正引起我兴趣和关注的是 ,2004年秋天 ,在中国美术馆的一次印象派画展,当时有塞尚、马奈、雷诺阿等人的作品,打开了我对艺术全新的视界。在欣赏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过程中,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平静、超脱、而又兴奋的状态,让我领会到只有艺术、文化才能带给人一种真实而又鲜活的人生。这些年在做企业的过程中,物质目标不断实现的同时,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指数并未增加,甚至可能在下降,愈加促使我回归到对精神价值的追求。艺术、宗教、哲学作为人类精神中的精神,文化中的文化,都成了我学习和追求的目标,与艺术的结...
[详细+]
2010/07/17 14:26: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周大为专访:有游戏规则的当代艺术未来是光明的
访谈时间:2009年2月26日 访谈人物:周大为 访谈编辑:《在艺术》 周大为,1985年生于上海,2006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主修艺术史与国际关系并获得学士学位。求学期间,几位重要的艺术史学者包括Hsingyuan和James Cahill对他的影响最终将他引入了艺术事业。他回国后任上海华氏画廊的总裁与艺术总监,08年他创立时尚品牌“FINDING ROOTS”。近年来,周大為在资本和基金领域扮演着活跃的角色。他担任几家重要的收藏机构和艺术基金会的顾问,并且与许多国际银行形成广泛关系,包括UBS和其艺术银行业务系统。作为香港Li Shen基金会的执行董事,他帮助基金会建立艺术股份价值超过2亿元人民币 ($25mill...
[详细+]
2010/07/17 10:56:0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瑞士藏家乌利·希克:一个人造就的神话
《艺术财经》讯:如果要举出一个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最大的外国人,业内人士无疑会想到已经年过花甲的瑞士人乌利·希克(Uli Sigg)。在希克与中国结缘的近30年中,他完成了一个驻华合资企业管理人员到全球最大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之一的转变。 乌利·希克出生于1946年,在瑞士长大,他在著名的苏黎士大学法律专业取得了博士学位,而后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和编辑在瑞士多家报刊和杂志社工作过。1977年至1990年在迅达集团担任亚太区域经理,后成为该集团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及董事会的董事。在这期间由于对艺术的热爱,一直在收藏一些西方的艺术品。1980年他建立了中国和西方的第一个合资公司并持续担任了近10年的副主席职务。之后他担任了一系列环球公司的董事,1995年后被瑞士政府派往...
[详细+]
2010/07/17 10:54:4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丹佛美术馆专访钟飙——谈“海市蜃楼”
丹佛美术馆专访钟飙——谈“海市蜃楼” 丹佛美术馆:是什么吸引你到汉密尔顿大厦的这个特别的空间里来的?这个空间的特质与你的作品有着怎样特殊的关联? 钟飙:这个超出了日常经验的怪物,是成形之前的混沌,体现出物质的运动过程,虽然它静静的屹立在这里,却似乎运行不止,永不会停息。 我的作品也是回到了形象诞生之前的混沌状态,由混沌状态孕育出形象。在混沌之中,没有局限性、相互交融。从这一点来说,我的作品与这个奇异的空间拥抱了。 丹佛美术馆:对这座Labeskind设计风格的汉密尔顿大厦,你最初的反应是怎样的? 对于“拥抱”展请艺术家自己去发挥的这样的概念,你的反应又如何? 钟飙:奇异...
[详细+]
2010/07/17 10:51:0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徐悲鸿作品如何辨伪——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
记者:您怎么评价您父亲徐悲鸿的艺术成就以及在国内的艺术地位? 徐庆平:中国近代出现了一批大师,我父亲是其中的一个,现在很难看见大师,或者说难产生大师了。中国有一句话叫“多难兴邦”,一个国家、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那个时代的精英们的精神和精力就会发挥到极致。1943年是我父亲创作的鼎盛时期,现在徐悲鸿纪念馆里1943年(癸未)的作品有一大批,而且件件都是精品。据我母亲廖静文所述,这批画都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创作的。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我觉得和那个时代有很大的关系。 我父亲的艺术理念是很明确的。他曾经讲过,艺术要追求真善美。追求真理,广博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而艺术家尤其如此。表现人的绘画,画家的任务就是探人生之究竟;表现大自然奇美变化的绘画,画家要穷造化之奇...
[详细+]
2010/07/15 14:21:3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青年批评家对话:诊脉中国当代艺术
7月6日,由嘉德在线和北京时代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楼上青年——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学术研讨会在时代美术馆举行,嘉德在线总裁陆昂以及吴鸿、杭春晓、何桂彦、段君、刘礼宾、杜曦云、王春辰、鲍栋、盛葳9位当下颇具活力的青年批评家到场参与讨论。 作为“楼上青年——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的总结,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青年批评家与当代传媒的新型关系”、“青年批评家群体认识论上的合一性以及批评方法上的差异”、“第四代批评家的理论研究与展览实践”等议题展开,在批评家们各自发表的观点与相互讨论中,对提名展、批评家以及如何与媒体形成良好互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提升。...
[详细+]
2010/07/15 10:35: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别样关注——大力发展中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
要整理与描述女性艺术家现状,我们不能不回望中国当代艺术史,那风起云涌的80年代、蓬勃兴盛的九零年代、以及高歌猛进的新世纪直至今日,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她们的脸孔她们的画作,惊才绝艳吹气如兰都已作为历史写进记忆。 “女性艺术家”与“女性艺术”的说法在语汇上就如同“当代艺术”这个词在如今不再中性,而是一种被有意保持的模糊态一样,带着一种大家心知肚明的特殊指向,反映出民众在男女性地位问题上由于历史原因而产生的思维惯性。尽管今日女性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几乎已经与男性平起平坐,但在男性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生存环境中,无可否认任何领域中的女性群落都被冠以了别样的关注。这种关注从男性角度看,可归为由于历史优越性而产生的新鲜感与指导...
[详细+]
2010/07/14 16:19:0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当代艺术”-刘国松访谈
“再过50年,还能看到这么好的雪景吗?我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只能通过水墨雪景才能想象冰雪的魅力。” 1月9日,“冬韵——水墨雪景”展在香港中环广场拉开帷幕,被誉为“台湾现代水墨艺术之父”的著名画家、此次展览顾问刘国松在开幕式上倡议:“低碳”生活,人人有责! 由香港信和集团“香港艺术”项目提供学术支持赞助的“冬韵——水墨雪景”展,集中展示了两岸三地画家刘国松(台湾)、陈成球(香港)、陈君立(香港)、白海(大陆)的雪景新作。陈成球、陈君立是香港现代水墨画运动的先锋,...
[详细+]
2010/07/09 14:45: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艺术机构立足青年艺术家事业 能否做时代先驱?--系列访谈
中国当代艺术在一个初步繁荣的阶段就遭遇了次贷危机,市场的骤然冷淡使得一切喧嚣归于平淡,当代艺术研究院的成立又意味着官方对当代的认同与鼓励,因此,挖掘后备力量成了艺术机构以及藏家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那群被锁在时光里的青年艺术家、艺术批评家逐渐被重视,新的一代已经浮出,他们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走出,他们带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困惑、阵痛与希望。 在此背景之下,今日美术馆立足青年艺术家事业,在形形色色的教育体系中,提炼出“孵化”这一概念,在去年举办了一个青年艺术家高级研修班,召集了四五十位活跃在五湖四海的青年艺术家,邀请了数位响当当的人物,囊括了当代艺术圈的老中青三代中坚力量,热热闹闹的交流、碰撞了一场。据悉,今年五月这些艺术家将拿出新作在今日美术馆做一个教学成果展,展现...
[详细+]
2010/07/09 14:45: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黄专访谈:当代艺术富翁的成长史
黄专: 如果你还在考虑看不懂的问题,那不是看当代艺术的方法。 公众反感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羊城晚报:陆扬的一些作品,看上去残忍血腥甚至邪恶,馆方有否考虑到作品会令观众不安?作品使用说明书的形式,会否担心对公众有不良示范作用?普通公众应如何解读此类作品? 黄专:当代艺术有多种类型,有些实验艺术与人们的通常经验、欣赏艺术作品的方式是不同的。正如医学领域或极限运动领域一样,同样都是探讨极限的一些非常规实验。当代艺术强调作者观者的互动,期待公众对于作品的反应与多种解读。 而说明书的形式并不是要公众去模仿,而是一种方案艺术、文本艺术,与公众解释艺术家的构想。 当代...
[详细+]
2010/07/09 14:44: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中国青铜时代的兵器
开始:
2025/10/01
结束:
2026/01/04
省市:
江苏
场馆:
苏州博物馆西馆
陈新宇:刺球
开始:
2025/10/12
结束:
2025/11/12
省市:
浙江
场馆:
清影艺术空间(转塘)
佘海晴:时间的回信
开始:
2025/10/17
结束:
2025/11/30
省市:
北京
场馆:
松美术馆
新闻热点
+
more
首届《于明-集创艺术奖》获奖艺术家揭晓,开启艺术新篇章
2024年,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油画家于明凭借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与在国际具象写实绘画领域的影响力,正式受邀担任...
著名艺术家侯宝川教授逝世
国际水彩画大师邀请展在韩玉臣美术馆隆重开幕
王镛|太行与荆浩,是两本读不完的书
“宜学·镜相——管朴学&张宜双个展”将在浙江诸暨开展
雅正之风沁心,朴厚之韵传神——走近“向往经典·刘万鸣书画艺术展”
尚莹辉 | 荷风漫卷拂青峦
秋水养心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