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05月31日]
设计岩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游学:从源头“读懂”中国新锐设计
[05月31日]
鹤洞大桥大中修H线桥下(昌岗西路)全封闭
[05月31日]
重磅开局!MIE 2021大湾区金属产业博览会,10月见!
[05月28日]
为什么有人日常作品练习还能中奖
[05月28日]
佳岚智能亮相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佳岚智能专访—— ...
[05月28日]
大咖云集 共话未来 | 2021年BCC国际建筑科技大...
[05月27日]
千变科技:用大数据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05月27日]
错过一次,再等一年!上海建筑水展即将开启,年度盛会不容错过!
[05月26日]
党史进工地,学习促实干
[05月25日]
“科技赋能,铸造精品”全国机电观摩在上海市源深路研发楼...
美术史论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美术史论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宗白华 第一题 引言——中国美学史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学习中国美学史有特殊的优点和特殊的困难 我们学习中国美学史,要注意它的特点: 第一,中国历史上,不但在哲学家的著作中有美学思想,而且在历代的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音乐理论、书法理论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华部分。这样,学习中国美学史,材料就特别丰富,牵涉的方面也特别多。 第二,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雕塑、建筑)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包含(例如诗文、...
[详细+]
2010/01/22 15:33: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一)
潘立勇 儒家人文精神蕴含着深刻的美育品格,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化育之道;形成于“轴心时代”的命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奠定了这种文化精神品格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归以之文化存在为本,以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观照为中介,通过人与对象世界的各种关系的恰如其分的把握来化解各种矛盾,从而实现人与对象世界关系的和谐,解决人自身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寄托,达到人的理想境界的追求。这种文化精神,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循天道,尚人文”的人文倾向、“致中和,得其分”的中和境界以及“崇礼乐,赞化育”...
[详细+]
2010/01/22 15:33: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二)
潘立勇 二、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 儒家人文精神作为在“轴心时代”形成,影响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两千多年的一种主导性、共通性的文化精神,它的最显著特征是什么?或者说,它的根本指归和基本工夫是什么?用《周易》的元典说,就是“人文化成”,也就是“人心化育”;说得更具体些,那就是:通过艺术与道德的有机交融,以感受与体验为中介,实现对人生和人心的和谐化育,这就是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 海外一些著名的华裔学者对中华人文精神(主要指儒家)的具体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中华人文精神的最基本特色的概括,却是大致接近的,那就是认为这种人文精神是内在的或内倾型的,它注重的是“向...
[详细+]
2010/01/22 15:32:5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三)
潘立勇 理学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这种境界的工夫,都深刻地包含着这种审美化育精神。这就是“乐”的境界和“乐”的工夫。王阳明曾说:“洒落为吾心之体,敬畏为洒落之功。”(《王文成公全书》卷5《答舒国用》)“洒落为吾心之体”即“乐是心之本体”,洒落与敬畏的关系,是本体与工夫,也即境界与工夫的关系。说敬畏为洒落的工夫,这还只揭示了宋明理学修养工夫的一面,而这一面是在将敬畏与洒落对待而言时所强调的;宋明理学人生境界的修养工夫还有另一面,那就是“乐”的工夫,也即“洒落”的工夫,通过“洒落”工夫达到&ldq...
[详细+]
2010/01/22 15:32: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姚文放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成为近期美学研究和文艺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任何学科的存在都必须以一定的学科规定性为依据,这是创立一个新兴学科绕不过的问题。尽管许多学科进入教育体制往往都是先实施后界定,先运作后论证,但是其学科规定性之依据终究必须得到确认,因为如果这一点不明确,学科的建设就不能避免紊乱失序的情况,势必妨碍学科的健康发展。总的说来,建立一个学科需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它的研究领域有多大?学科边界何在?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逻辑起点何在?逻辑构架如何?它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凡此种种,也是作为新兴学科的“文艺美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文艺美学”与“文艺学”、“美学&rd...
[详细+]
2010/01/22 15:31: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我们的美学原则
丁国强 在朦胧诗刚刚出现的时候,有评论家称其为“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其实,美学原则是没有什么新旧之分的。德谟克利特说:“永远发明某种美的东西,是一个神圣心灵的标志”。美学原则是与人类的纯洁理想并生的,摒弃了美学原则,生活就会被庸俗和肮脏的东西所吞噬。在“文革”那样的时代,政治原则压倒了美学原则,一切都服从于政治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样板戏虽然也不乏艺术技巧在里面,但是,它的辉煌毕竟是建立在众芳凋零的基础上的,困于文网的书生连说话的自由都没有,何以谈什么美学追求呢?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商业原则又占了上风,人们忘情地卷入追逐金钱的游戏,乐此不疲,以至于“穷的只剩下钱了&rdqu...
[详细+]
2010/01/22 15:31: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康德对二十世纪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影响
张政文 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是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理论双向参照中根据20世纪中国文化、理论、文艺的实际需要建构、发展的。西方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对20世纪中国美学意义巨大,对此的研究始终是中国美学界的重要话题。不过,在研究中人们似乎更重视黑格尔,而康德的影响未能充分确认。的确,中国20世纪,尤其50年代之后的美学在逻辑框架、理论方法等方面深受黑格尔的影响,但纵观20世纪百年的中国美学历程,康德在美学态度、美学研究领域、美学艺术理论阐释诸方面影响更持久、更深刻。 一 康德视审美为自然与文化的契合、物理与心理的统一,并将审美的无功利性、无目的性标定成审美本质规定的美学态度在20世纪初推进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韧,引起了当时包括王国维在内的大批美学...
[详细+]
2010/01/22 15:31:2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美学只是一种手法
一、闲置 每一种人类活动几乎都有与之相应的思想性反思或曰研究。与艺术活动相应的反思似乎是美学,,不过艺术与美学的关系在事实上十分可笑:艺术对于人类生活如此重要,而美学对于艺术却非常不重要。从艺术家、批评家到艺术受众(即观众、听众和读者),真正认真盾待美学者寥寥无几,即使给予关注也不当真,因为美学从业没有对艺术创作和理解提供过很值得一提的帮助。是不是美学一直搞得不好?十前我的确是这样的,于是希望对美学进一次破坏性的“解构”然后进行重构。但是,这种想法错了。 并非所有东西都值得解构,因为,如果一种东西值得解构,就意味着它值得重构,而且,解构以及重构不一定就会带来好结果和微型机。事实上,解构是一种很有限的手法,它怕能做的事情并不多。而且,解构是一种已经过时的手法,有谁能...
[详细+]
2010/01/22 15:30: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
张节末 内容提要 中国美学从起源上看是哲学美学而非艺术美学,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古人审美经验中最基本的关系,人对艺术的审美经验在此基础上产生。艺术经验往往是在审美经验已然成熟或审美突破完成以后,才迅速成熟的。 古人审美经验亦非以情感为其主体,情感抒发与审美感受是两回事,但情感是在审美感受的活动中得到升华。自王国维起,意境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感知问题在王氏美学中具有头等重要性。若要在美学最原初的即感性经验的意义上对古人的审美经验进行描述,则在研究方法上提出认识论优先,是必要和合理的。 中国古代有一源远流长的美学传统,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拓展,她的丰富资源正受到相邻学科的频频眷顾。美学原理的构建,...
[详细+]
2010/01/22 15:30:3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
——兼向陆梅林、朱立元先生请教 杨曾宪 97年12期《学术月刊》刊载的朱立元先生大作《对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几点思考》,对97年1期《文艺研究》陆梅林先生《〈巴黎手稿〉美学思想探微》提出了商榷意见。无论陆先生对马克思译文的重新校译、诠释,还是朱先生对陆先生美学观点的置疑,放到当下的美学学术环境中都十分珍贵。这表明,我国美学界一批中老年美学家依然在坚守美学阵地。众所周知,美学危机是个世界性的话题。早在本世纪初,西方“许多智力过人的学者都已放弃了对美的本质的思考”,认为“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1]。而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兴起,在当代西方,传统美学的悲剧命运也已宣告结束;各种美学体系已被...
[详细+]
2010/01/22 15:26: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生命墨迹
开始:
2024/11/25
结束:
2024/11/29
省市:
甘肃
场馆: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
视觉与诗意
开始:
2024/11/30
结束:
2024/12/12
省市:
国外
场馆:
佛罗伦萨但丁故居博物馆
黄骏:三让
开始:
2024/11/22
结束:
2024/12/05
省市:
浙江
场馆:
浙江美术馆
新闻热点
+
more
百岁伽陵愿 诗心华夏传——悼叶师嘉莹先生
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 寒风呜咽,水波含恨。南开大学的马蹄湖畔,再也等不来那位赏荷吟诗...
美术报道|《陈少梅中国画作品集》出版发行
“花开时节——耿起峰画展”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耿起峰》 新书首发式在京举行
“花开向阳——长沙、阳泉花鸟画作品联展”在长沙开幕
“霜留墨韵”——李敦甫书法篆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卡特兰香蕉作品以620万美元成交
仰望星空 薪火相传——青年艺术家赵云龙的精神家园
丹青为志 妙笔有声——这个展览很励志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