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踏遍千山只为石——石痴画家谭继文印象

        作者:秦拓夫2023-05-23 08:24: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 开山图 谭继文

          说他是石痴一点不过分。近50年来,他常年穿一双胶鞋、戴一顶草帽行走于千山万岭之中,从满头青丝走到满头白发,他只为干一件事:看石画石!我认识他,是20年前,我在一家报社担任报纸副刊主编,有朋友向我推荐他的一组石头画,我用一个整版的容量把他的这组石头画刊登了。有懂画的读者看后对我说:“虽然这位画家目前在画坛上的地位和影响没那么大,但他的石头画独具风格、很有特色,照此下去,必成大器。”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他的作品。除经常在一些主流画报、专业画刊和主流报纸副刊上看到他的石头画外,还得知他拿过不少奖。

          几十年来,他钟情于石头,专画石头,见了石头就挪不开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石痴。在他看来:山之骨在于石,石之美在于奇,奇峰奇石必有奇观。他一直坚持探索用自然的沉积岩平行线裂纹来创造中国山水画的新的笔墨语言,最终创造出属于他独具特色的“平行皴”技法,从而走出一条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之路。

          有人说,谭继文是从大山石头缝里走出来的专画石头的画家。这话说得没错。早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的谭继文,因受当时的政策影响,被分配到他的老家石柱县的一所乡村中学任美术教师。那时的乡村学校并不需要美术课,谭继文就被安排去打钟、收发报纸等勤杂活。学非所用,让他很是迷茫,经常一个人跑到操场一角,仰天长叹。也正是他仰天长叹的时候,他决定要继续画画。他开始利用工余时间在陋室里作画,白天不让画,就晚上画,通宵达旦地画。他还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自费到重庆、北京等地参观美展,回来后,带上干粮,背上画板,到山野里画速写,并开始与漫山遍野的石头接触,与石头对话,渐渐跟石头有了亲近感。

          几年后,谭继文被调到县文化馆任专职美术干部,从此有了时间和精力,也有了条件进行美术创作。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山水画中,他选择了画石头,这与他曾经当过石匠解剖过石头有关。大自然中石头的形成,除了地质学家能读懂外,在一般人看来,石头就是石头,只是一块普通的、冰凉的石头。但在谭继文眼里,石头却是上天赐给他的最好礼物、最珍贵的宝石。他看到了石头里深藏着的艺术,很有形式感、运动感、音乐感,那排山倒海的线条,像挂在蓝天上的五线谱,在天地间奏出最美的乐章。他悟出了“石头是山的风骨,山的脊梁,无石不成山”的道理,也懂得作画不重复别人、要走自己的路、不能做复印机的道理,要到生活中去发现前人没有发现过的美,挖掘适合自己表现山水画的新笔墨语言。于是,他选择了研究石头、专画石头这条少有人走的路。

          重庆市石柱县境内的方斗山上裸露的黑、白、灰、绿、红等五颜六色的石头遍地都是,为谭继文研究石头和画石头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石头石质坚硬,不易开采,但在画家笔下几皴几擦就能勾勒出石头的轮廓,这是古人表现过的石头。但他发现,还有一种大自然普遍存在的石头,也就是老百姓叫的“千层石”,其学名叫“沉积岩”。这种沉积岩记录着地壳演变的漫长过程,在经受亿万年的压缩变化后,形成一层层坚硬的岩石,其特点是可将这种石头开成一片一片的石块用来铺路、砌水池、架桥梁,甚至还可用来当瓦片盖房。

          谭继文为了找到沉积岩的美和表现方法,深入细致地观察沉积岩的纹理、结构、形成,经常背着大画板、带着干粮,常年穿着胶鞋、戴着草帽徒步行走于方斗山、齐岳山、武陵山的千山万岭之间,饿了啃馒头,渴了喝冷水,天黑了住当地老百姓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次出行就是十天半月。

          大山里画面感极强的沉积岩,如果用古人的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等传统皴法,都很难表现出其层次感。如何表现沉积岩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这既是一道难题,也是一种挑战。

          用怎样一种笔墨语言来表述沉积岩呢?谭继文还没找到更为科学的答案。带着疑问,他自费到深圳参加《国画家》举办的高研班学习。老师对他的创新思路给予充分肯定,还在班上作范例讲评,鼓励谭继文坚持朝自己的创新路子走下去。他很受鼓舞,心里更有了底气。

          谭继文回家后一头钻进画室研究沉积岩的表现方法。通过反复探索、研究,他发现沉积岩最大的特点是线条美。他通过大胆探索、分析沉积岩的特性,用毛笔在宣纸上反复涂抹、反复试验,逐渐形成“平行皴”的雏形。2001年,谭继文用“平行皴”技法创作的《武陵山之歌》《山地》《山寨春早》参加四川省少数民族美展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岭上五月》参加中国美协和重庆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大三峡中国画展”获三等奖。《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美术》《人民画报》《民族画报》等刊登谭继文创作的石头画多达200余件。他把这种表现沉积岩的技法取名为“平行皴”。

          如今,年近古稀的谭继文依然带着画笔外出写生。他不是去家乡的方斗山、武陵山写生,而是去太行山写生。他看到了连绵起伏的群山和裸露的石头,集中成片的呈横线、竖线、长线、短线的沉积岩,一层一层像千层饼,层与层之间的纹理纵横交错,石质坚硬致密,外表有很薄的风化层,石上纹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状,具有一定的韵律,其线条流畅,时有波折起伏,显得自然,且造型奇特,变化多端,山形神韵雄浑壮美、淡雅端庄,与方斗山、武陵山的沉积岩同属一个家族。

          谭继文去太行山写生后,用他的独特风格创作出一批石头画,表现出中华情、民族魂,以及朗朗乾坤的开明盛世。“平行皴”作为一种新的笔墨、新的语言、新的符号,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领域,丰富了中国山水画传统的表达语言,续写了中国山水画传统的创新史。

          2018年,谭继文用自创的“平行皴”新笔墨语言创作的一幅《石眼观沧桑——太行天河红旗渠》画,充分表现出太行山沉积岩的厚重大气,排山倒海的线条,像五线谱一般镶嵌在蓝天下。看过这幅石头画的人都赞不绝口:“太震撼了,画出了大山的脊梁。这是亚洲最具风格的山水画,很有学术价值。”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评价:“谭继文自幼生活在重庆山乡,沉积岩经地壳裂变形成的平行线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遂情有独钟地大胆运用于山水画创作,经50年锤炼,焉然创出‘平行皴’独立于山水画坛。‘平行皴’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再现,也是画家对形式美的创造,对个性语言的自觉把握。” 

          谭继文从方斗山走到武陵山,从武陵山走到太行山,翻越千山万岭,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风雨和坎坷。但无论他在哪里,心中都装着中国山水画的创新梦想,因为他深知那是中国画传统的魂。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6(s)   7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