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两国艺术家交流创作思路 图片:谭权
为迎接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5月15日,由广西南宁市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两大原创艺术展——《邂逅八千里——中德艺术交流展》《读书刷字·观象凿章——孙淑彦黄志深书画篆刻展》正式开展。
4月25日-5月4日期间,南宁市博物馆、南宁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欧盟广西总商会共同筹办了“走进山水广西
感受壮乡风情——中德艺术家赴广西展览采风写生”活动,邀请6位来自德国柏林的艺术家及5位中国艺术家在南宁市区、宁明县、大新县、上林县等地进行采风写生,南宁市博物馆将艺术家写生创作的成果及艺术家的代表作集结打造了《邂逅八千里——中德艺术交流展》。
艺术是友好沟通的桥梁。此次《邂逅八千里——中德艺术交流展》展览主要以展示中德艺术家们的艺术精品,尤其是本次采风创作中富有壮乡风情的作品。中德艺术家们通过将自身生活美学融入到创作之中,以不同的视角、技法和风格呈现出艺术与设计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展现中德两国艺术交流与文化交融,让观众从不同的艺术风格中感受美好生活。
书法与篆刻的共性即是文字。同期展出的《读书刷字·观象凿章——孙淑彦黄志深书画篆刻展》精选展示了孙淑彦先生部分书画作品和黄志深先生的部分篆刻作品。孙淑彦的书法以汉隶为主,兼及甲骨秦篆,四山石刻等,端庄质朴,古雅飘逸。其画是典型文人画,意境高远,题材多样。其诗洒脱出尘,给画面增添了无形的张力。黄志深精研篆刻,构图庄严,平正敦厚,烂漫质朴,追求自然,笔画线条精致,文字构造生动,体现了以印入画,以印抒情,以印言志的创作理念。
“艺术对话是人类心灵的交流,也是国与国之间的情感沟通的重要途径。”欧盟广西总商会会长黄萍介绍说,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艺术对话,可以增强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参与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进程,也可以让世界正确的认识中国,传播中国文化艺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艺术能做什么?在创作和游览的过程中,它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可以创造新的关联,可以激发想象力,它的目的是加强创造力,这对当今所有领域来说都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态度。”德国艺术家代表哈姆特·詹恩介绍说,视觉艺术和文化交流可以是“数字冲浪”中的一块石头,是一种残余,但也是一个平台,公众可以从此出发,走向新的共同创造的海岸,与艺术家和展览作品有一次特别的邂逅。
在开展仪式上,6位德国艺术家向南宁市博物馆捐赠了19幅艺术作品,孙淑彦、黄志深两位艺术家向南宁市博物馆捐赠248件/套艺术作品,同时中国艺术家黄志深向德国6位艺术家赠送篆刻作品,为中德两国在文化艺术等层面,搭建了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
“博物馆的责任不仅仅是记录过程,更重要在创造。”南宁市博物馆馆长张晓剑介绍说,艺术是最能表现文化生长的这个概念。自从南宁市博物馆建成以来开放,一直践行“生长的博物馆”理念,让博物馆成为文化记忆、当下未来进行艺术交流创生的场所。
当天,参观结束后还开展了中德艺术家交流座谈会。座谈会上,6位参展的德方艺术家及中方参展艺术家代表、自治区艺术家代表、南宁市博物馆馆方代表等就多元文化艺术碰撞融合的尝试与探索、中德两国文化艺术互学互鉴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悉,此次两大原创艺术展从即日起正式面向大众开放,并持续至8月15日。展览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篆刻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中德艺术家在不同领域的创新与突破,有效促进了中德两国在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让艺术成为人们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