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艺考人数减六成,新艺考路在何方

        作者:黄俊娴2025-02-22 11:00:01 来源:美术报

          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本科招生(复试)现场 摄影 李萧羽(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

          2月19日,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本科招生复试在杭州如期举行,记者来到美院象山校区,与万余名怀揣艺术梦想的考生,共赴这场才华与汗水的较量。然而,与往年相比,各大美术院校校考热度已明显“降温”。曾经,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美院10万余名艺考大军集结的壮观场面,已然成为历史陈迹。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美术艺考生人数下降显著,据了解,广州美院校考初试学生仅2.5万人,比去年减少了1万人,甚至在更早之前还发起了补报名程序。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艺考政策的调整,更折射出艺术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

          艺考“降温”

          联考主导升学新趋势

          步入新艺考改革的第二年,省级美术联考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多数艺考生升学路径上的重要一环。今年广西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也取消了校考。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已有29个省份将设计学类纳入统考范畴,考生凭借统考成绩即可叩开600余所高等学府的大门。这一变革极大地拓宽了考生的选择空间,同时也显著减轻了对单一校考的依赖,使得艺考之路更为多元与灵活。艺考热“降温”的背后,是教育部对艺考政策的持续收紧。提高文化课成绩要求、减少校考规模等措施,有效抑制了盲目报考的现象。

          然而,在这一趋势背后,也隐藏着艺术教育与经济现实之间的张力。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寿斌杰老师,兼具带考教师与艺考生家长双重身份,他直言,美术艺考的学习成本高昂,尤其是校考培训费用,更是令人咋舌。在浙江省,即便是基础的联考集训,五个月的学费也已突破十万元大关,而若要冲刺校考,还需在此基础上额外投入三到十万元不等。面对这样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多的考生及其家庭开始倾向于采取“统考保底,综合院校冲刺”的策略,以求在保障升学机会的同时,合理控制教育成本。

          艺考“撞车”

          考生理性择校

          另外,多所艺术院校的校考时间“撞车”现象,也直接影响了考生的应考策略与院校选择,导致部分热门院校的考生人数较往年有所减少。来自河北省一中的车同学,为了备战各大艺术院校校考,考前在北京进行了长时间的集训。然而,面对紧凑的考试时间表,他不得不在中国美术学院2月19日的校考结束后,立即赶飞机前往重庆参加四川美术学院的考试,随后还需北上沈阳参加鲁迅美术学院的校考。在此过程中,由于四川美术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考时间重叠,车同学遗憾地放弃了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机会。

          实际上,面对考试时间冲突这一难题,众多考生开始采取更为理性的应试策略,不再单纯追求报考院校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报考院校的教育特色与个人艺术专业方向的契合程度。他们倾向于将精力集中于少数几所真正心仪且符合个人艺术发展愿景的院校。例如,来自宁波知恩中学的考生吴同学,今年仅报考了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考试结束后即返回学校,专注于文化课程的复习,以备战即将到来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

          多所院校“破格”抢人才

          在此背景下,2024年度艺术院校录取呈现出了一幅前所未有的景象:面对艺考人数显著下滑与文化课要求提升的双重挑战,不少院校不得不采取“破格”录取策略,以确保招生计划的顺利完成。如中国传媒大学,该校表演、漫画及表演(中韩联合培养)三大专业,因文化成绩达线考生数量不足,导致原定录取名额空缺,最终决定破例录取,其中最低校考成绩排名分别延伸至第17名、第2名和第59名。四川美术学院同样面临相似困境,“造型类”与“设计类”专业破格录取人数合计超过百人。不仅如此,鲁迅美术学院的情况也颇具代表性,其公示的15个专业中,仅有4个专业未启用破格机制,其余均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录取标准。据统计,2024年度组织校考的高校中,近九成艺术类专业采取了这一非常措施,不仅反映出艺考生态的深刻变化,也再度引发了公众对于艺术类考生文化成绩要求的热烈讨论。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是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平衡探索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有助于选拔更全面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忧此举是否会削弱艺术专业选拔的专业性,以及对未来艺术教育发展方向的影响。

          新艺考路在何方

          面对艺考人数的锐减和艺术教育的新挑战,我们不禁要问:新艺考路在何方?

          面对浙江省美术统考内容的调整,衢州高级中学艺术处主任袁良波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迅速响应,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增加了速写课程的教学时长,还将高中美术必修课《美术鉴赏》融入专业课程,通过定期举办美育活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这一系列变化为他们在艺考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基础。教师们也紧跟统考改革的步伐,频繁开展专业教学研讨,并通过校内外专项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录取规则调整、校考规模压缩及文化课成绩门槛提高的大背景下,学校更是精准施策,为美术生量身打造了生涯规划指导。在报考院校时,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学校,采取“不恋战”的策略,以确保报考的梯度化和合理性。

          艺考之路虽难,但梦想之门永开。在新艺考改革的浪潮中,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艺术教育新时代。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