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君线描写生
在正式阅读本书之前,我想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之前出版的一本《从写生到创作—未君白描花卉》已全部售罄,许多读者还在希望再版。为了使本书更具有可读性、实用性、学术性、丰富性,于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我重新编撰文字,调整学习章节顺序,尤其在技法上重点做了编排,加入了许多配套图片和文字。我不敢说本书在市面上是一本有多么好的著作,但它对于初学者或者一些爱好线描写生的画家,都是一本可以值得依赖和靠谱的集技法与偏理论方面的专业图书。
在编撰本书之前,我已从事艺术创作30年了,曾在大学里教授中国画、以及讲授中国美术史课程,后来又在其他几个高校辅导来京进修的高研班学生。从我创立第一个工作室辅导学生算起,陆陆续续加起来教授绘画也有近20年了。在我的学生中,有年龄小的,也有年龄较大者。在教学时,我发现有学得慢的学生,也有学得快的学生,无论他们是科班出身还是非科班出身。我们通常讲,谁谁悟性高学起来很快,谁谁没有什么悟性学得很慢,果真是要凭天赋才能画画吗?
如果绘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那么教学多年艺术生涯中,我总该遇到过或者在别处看到过至少一位绘画天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我也并非天才,而是日复一日不断学习,保持向上精进的精神。绘画是一门需要经过学习和练习才能入门的艺术,即便有的人天赋异禀,他也无法撼动这个事实。那么,我们学习绘画,要不要有悟性,学习过程中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点?
我们讲一个人的悟性,就是讲一个人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这种感知能力有的人可能天生就强一些,有的人天生就弱一些。比如有的人天生就适合经商,有的人天生就适合当科学家,有的人天生就适合当作家。但要具备这种超乎寻常的感知能力前,其实是需要后天不断努力学习的。如果就算有天才,后天不加以学习和深入研究,最后也是“一块废铁”,这个形容不一定恰当,但事实如此。许多高学历的人,后来不加以继续学习,同样要遭遇被社会抛弃的危险。学习绘画,你要让自己具备较高的悟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练习:
1.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的练习
就是拿已知的一件事理去推理相类似的其他事物,比喻擅长由此知彼,触类旁通。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细心观察,勤于探索,体会别人不易体会的事物。比如我们通过画一只孔雀的脚的处理方法,然后联想到画所有鸟的脚、还有鸡、鹤的脚,其他禽鸟类的脚,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画法。比如,通过一次闲聊,一次旅行,通过亲身感受与所见所闻,都能与自己的工作、人生境遇联想起来等等,只要有了这种联想,才会使自己不断精进,有时还会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目标,及时纠正自己的认知。
就我而言,为了把我创办并主编的杂志做得更好,我每次乘坐飞机和高铁,我都会进入书店去翻阅最新的杂志。无论哪种杂志我都翻阅,在飞机上所看到的每一本杂志,凡有我认为较好的版面设计,我都会把杂志带走。但我只看杂志的版面设计与栏目设计,我把看到的元素全部巧妙的引用于我的自己的杂志设计中。也使得我主编的杂志后来成为一本设计精美、影响力较大的一份艺术类刊物,甚至许多画家一时争先恐后的要求投稿上刊。
2.心有灵犀的练习
通常讲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你并非知晓对方在想什么,或者准备做什么,但你似乎已经猜透了对方的心思,最后做的却是相同的同一事件,说的是同一相同的言语。这需要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知识量,不经意间就明白了许多事物的本质。比如,当你看到一朵花,你的脑海里就能闪现出很多种有姿态的造型,就有与之呼应的画面感。
3.拓展视野的练习
需要具备较高的悟性,还需要不断拓展自身的视野,比如博览群书,哪怕看一场电影,参加一个文艺活动,凡事多留一份心思用心感受,并将自己的人生观念与事业目标联动起来。拿我本人做个案例:我曾在高校任教时,期间看了一部由侯勇主演的电视剧《大染坊》后,便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一个学期快结束时我毅然向学校递交了辞职书,在给本科生上最后一堂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我因为这部电视剧获得的一句座右铭:“大丈夫就应该纵横天下”,为此我北上京城,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艺术家。
从来没有仅靠天赋异禀,不去努力学习的人就能成功的。本书会为大家介绍一些线描基础知识,并带领你从头开始学习线描写生:从如何握笔到如何画出有力量的线条,再到如何画出一幅完整的线描作品。包括一些花卉的表现方式、物像之间的疏密关系、空间关系等。在通读本书后,你将学习到线描写生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巧。
每个人学习绘画艺术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人希望在艺术领域中掌握一技之长成为一种职业,有的人则单纯地希望体验绘画带来一种快乐。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学习绘画,你都需要从基本的线描学起。线描几乎是所有视觉艺术(如中国画艺术、服装艺术、雕塑艺术等)的基础。
无论你是初学绘画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画家,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相应的方法来精进你的线描写生技能,从而奠定更坚实的绘画创作基础。此后,你就可以深入地学习更多绘画技能,进而满足创作欲望。
绘画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任何人都能学会绘画。历代艺术大家,其实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并非神仙或者具有天生具有超能力的人,没有谁生来就拥有非同一般的绘画天赋。请你相信,只要你找对方法,找对老师,再加上勤奋学习,每个人都能学会绘画,去实践中获得灵感,多多感悟生活,万丈高楼,从第一“线”开始。
(文/未君,本条图文选自《匠心与践行——未君花鸟画线描写生艺术》一书,202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