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郭艺
展览统筹:陈妍
策展人说
当我们的手指试图紧握流沙时,指缝间倾泻而下的微粒总在提醒,人类对永恒与完整的执念终将遭遇裂隙的消解。黄海蓉的油画世界恰是从这道永恒的缝隙中生长出来:那些在画布上反复显现的斑驳肌理、若即若离的色块边界,以及游走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暧昧形态,共同构筑了一个关于"空隙"的精神剧场——在这里,缺失不再是终点,而是通向复调叙事的棱镜。2025年2月20日至3月30日,天圜美术馆荣幸呈现艺术家黄海蓉的全新个展,艺术家以水、火为灵感创作的系列将首度联袂展出。
黄海蓉的艺术始终带有强烈的身体性。在《身体的言说》中,水的压迫感透过油彩的粘稠质地渗入观者的视野——那些被液体淹没的面孔与肢体,既是窒息困境的隐喻,也是对“触觉记忆”的唤醒。指缝在此成为丈量存在的工具:当水流过指间,它既是被感知的实体(水的重量、温度、阻力),又是无法被真正留存的虚无。这种触觉的悖论,在她的《逝者如斯》系列中被推向极致:灰烬的颗粒感在画布上近乎可触,但每一粒尘埃都在暗示抓握的徒劳。艺术家将“指缝间的流逝”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诘问——我们究竟在留住什么?又注定失去什么?
若将黄海蓉的创作视为一首复调乐章,那么其核心旋律必定是“矛盾的共生”。《微光》中人群在黑暗中游向光源的集体动作与《听涛者》独自蜷缩的身影形成对位;火焰蹿腾的失重美感,与草木破土而出的重力对抗构成声部交织。毁灭与新生、禁锢与自由,在同样的裂隙中完成轮回。这种复调性不仅体现在画面构图中,更深植于她的创作逻辑里:写实技法与观念隐喻的碰撞、社会批判的锐利与生命诗意的柔软、学院传统的重量与当代语境的轻逸,都在她的指间被捏合成矛盾的统一体。就像复调音乐中追逐又对抗的声部,她的艺术拒绝单一答案,而是在多重叙事中保持危险的平衡。
指缝作为存在刻度的触觉诗学与个体与时代的复调困境构成了本次展览的标题,此次展览试图将艺术家跨度十余年的创作编织成一部多声部的诗歌。黄海蓉的创作,始终在这样一种微妙的“指缝美学”中展开:灰烬从指间滑落,水流在掌心凝固,微光于缝隙间闪烁。这是一场以身体为乐器的复调演奏,关于抓握与放手,关于毁灭与重生,关于我们如何在时代的裂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部。
(文/策展人 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