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会员中心]
[注册]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12月15日]
重庆又一科技创新示范高地落地建成!
[12月14日]
专为建筑节能而生 | 固德威发布天玑系列光电遮阳系统
[12月12日]
美好人居、美好生活 ——2023广州设计周“惊喜”开幕
[12月11日]
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揽MIPIM Asia Awards...
[12月11日]
建筑卓越 · 成就非凡丨2023年得默品牌发布会圆满举行
[12月09日]
从深圳到北京,达实智能共创可体验的智慧空间
[12月09日]
亮相广州设计周,立邦以“MAGIC·垣也奇境”开启一场...
[12月06日]
天加跨洋参展,携建筑制冷系统重磅方案亮相中东迪拜建材展
[11月30日]
UUA建筑师事务所两项目再获世界级设计大奖
[11月30日]
荣获Autodesk Design&Make奖项,北京...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艺术趣闻
艺术趣闻
全部
环球
名人
收藏
拍卖
科技
鉴赏
文物
市场
建筑
文化
历史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艺术趣闻
常遇春墓石马脱队26年:尽早恢复文物原貌
“明代开国功臣常遇春墓的石马,是不是放错了地方?”最近,有文物爱好者发帖询问。记者查看后发现,常遇春墓的石马放置得的确与众不同。神道是古代高规格墓葬的重要部分,两侧一系列石像的排列也颇有讲究。但在紫金山上的明初功臣常遇春墓,神道上一对石马却离开“石像队列”,各向两侧偏离了20多步远。记者了解到,这可能是20多年前配合城建,迁移神道时出的小差错。但文保专家呼吁,作为明孝陵一部分,常遇春墓“贵为”全国文保单位,这对石马应尽快“归队”。 朱元璋时代的军方“二号人物”常遇春,600多年后,他的陵墓仅存坟茔、墓碑与神道石像。发帖者认为,一般来说,神道石刻都应该紧贴着神道放置,列成一排,但常遇春墓的石马却被放置在距离神道五十米的地方。“这种神道石刻的排列...
[详细+]
2014/02/23 15:44:36
来源:
中国江苏网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国企高管收受他人所赠玉石:案发后当灾石扔掉
某国有企业被骗两个多亿资产,表面上看,是找错了生意伙伴,而且该企业一领导莫某也没有被追究任何责任,换个地方继续当领导。不过,当骗子落网,一张腐败网络逐渐浮出水面。莫某作为该国企负责人,并非简单被骗,而是先后收受了骗子50万元人民币和一块玉石。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经扬州仪征市检察院提起公诉,莫某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通讯员 扬检轩 现代快报记者 陶维洲 执法人员找上门 他耍赖不肯走 去年6月20日上午10点,仪征市检察院反贪局的3名工作人员,来到该国企位于天津新区南疆港内的一座两层办公楼前,随后进入二楼莫某办公室,“我想你应该清楚我们为什么找你吧?事情总得有个了结。” ...
[详细+]
2014/02/23 15:43:33
来源:
现代快报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贾平凹书法作品的防伪奇招
和古今许多文人雅士一样,著名作家贾平凹也有在自己书画作品上钤盖名章和闲章的雅好。不同的是,贾平凹的名章虽然有很多枚,闲章却只有一枚,还是他设计好请朋友镌刻的。虽然他很喜欢这枚闲章,也只是偶尔拿来一用,更多的时候则用名章。 贾平凹之所以不大使用闲章,原因有两个:一是他自己不会刻,如果总请朋友刻,会给对方添麻烦;二是在作品中已抒发了胸臆,如果再钤盖闲章,倒有画蛇添足之嫌。 对于使用名章,贾平凹这样解释:名章就是信物,在作品钤盖上作者本人姓名的印章,既有对作者自己作品的认可,也有郑重其事和尊重他人的含意。贾平凹自作书作画以来,已用过一二十枚名章,这些都是朋友及喜爱他作品的金石爱好者们相赠。因他喜欢...
[详细+]
2014/02/23 15:40:19
来源:
西部在线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透过字母看风景:艺术家描绘的英文字母风景画
在大英博物馆中有这样一组藏品,乍看上去,它们不过是普普通通的英文字母,但走近观瞧,字母中却别有玄机——每一个字母都是一幅精美又独具特色的风景画。 这组画的作者是英国艺术家Charles Joseph Hullmandel。1789年,他降生在了伦敦,也是在这里,他从事着版画创作,直至去世。 在19世纪英国的版画发展史上,Hullmandel是不可或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名字出现在了许许多多的版画印刷品上面。他还发明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启迪了浪漫主义风景画家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 这组风景字母画创作于1818-1860年,每一个不同的字母都...
[详细+]
2014/02/23 14:07:14
来源:
新浪收藏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30年文物命运:文物收购形成过两次巨大规模
这30年间,文物收购形成过两次巨大规模。前一次是公私合营以后,出口公司一个收购站,一天就能收上来两卡车,之所以要收这么多,是为出口换取外汇。第二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后,全国各地来北京送货的农民排成队,有时一天能收三卡车。收购员每天从财务科取200元,下班时交账,多退少补,一般情况下200元可支付一天的收购。 收藏权取消 1950年,刚成立不到一年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颁布了文物保护的法令和办法——《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各地都逐渐颁布了地方法规,并成立了文物管理部门。法令针对的现实是,40年代末连年内乱,古董文物的价格一落千丈。那时候,在长春街头文物以麻袋论价,国宝级珍品混杂...
[详细+]
2014/02/23 14:04:11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农民建起世界纽扣博物馆
文/片 本报记者 李军 纽扣,人人皆知,但你见过纽扣博物馆吗?在阳谷县大布乡大布村,普通农民布建芳历时二十余年,奔波几万里,收藏了近20万枚纽扣,是世界纽扣收藏吉尼斯纪录保持者,在农家院建起了“世界纽扣博物馆”。 吉尼斯纪录保持者 20日,记者来到阳谷县大布乡大布村,一打听“纽扣博物馆”,村民便热情地给记者指路。在一个普通的院落大门上,还贴着“纽扣博览”的大红春联,走进这个看似普通的院落,里面却别有洞天! 馆主布建芳得知记者要来,早早地等在大门外,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他的“世界纽扣博物馆”。...
[详细+]
2014/02/23 14:03:07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澳大利亚男子散步捡到巨型蓝宝石:重753克拉
2月21日,据环球时报网消息,据澳大利亚《新快报》2月20日报道,澳大利亚昆州Emerald一个名叫“宝石地”(Gemfields)的地方有一名男子无意中捡到一块石头,后来发现这是一块重达753克拉的蓝宝石。 报道称,这块石头比一个高尔夫球还大,已经被命名为“蓝宝石公主”(Sapphire Princess)。来自宝石公司Pat's Gems的帕特•怀恩(Pat Vine)是其中一位最早目睹这块宝石的人。 怀恩说在她从事珠宝交易的40年中,只看见过四五块那么大的宝石。“那真是一块非常漂亮的石头。你可以看到它浑身透着蓝色,就像一个大大圆圆的高尔夫球,我们都非常兴奋。” ...
[详细+]
2014/02/23 14:00:57
来源:
时报快讯-证券时报网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浙江农民河中捡来百余文物:最早溯至新石器时代
中新网湖州2月21日电(见习记者 肖娜 通讯员 吴静)历经千年洗礼的石斧,满布青锈的锋利箭镞,跨越明清民国的成串铜钱,当这么一堆宝贝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多数人会忍不住惊叹。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么多宝贝竟然是湖州市安吉县一位普通农民在河中捡来,并无偿捐献给博物馆的。经专业人士初步鉴定,这批器物属于文物范畴的共100余件,多数来自春秋战国和明清时期,其中一件石斧则被判定为新石器时代器物,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 据了解,捐献者名叫吴德林,今年65岁,是一位热衷“古董”收藏保护的普通农民。 2011年吴德林在浙江西苕溪支流——江渚溪的河床偶然捡到一枚铜钱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
[详细+]
2014/02/23 13:58:1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于右任:民国吃家
◎二毛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1月出版 自古以来,美食很大一部分是名人、文人墨客、民间推动的,这一点在民国时代表现得更为突出。《民国吃家》是一部关于美食的故国风情录,它从美食写到食事,从食事写到人生,名人的饮食情趣,食物的典故内涵,人与食的缱绻深情,久远的历史风貌,亘古未变的生活气息。作者二毛是《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在他看来,吃吃喝喝绝不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于右任一生为无数餐馆饭店题写过牌匾,也结交了无数名厨朋友 这里提一下...
[详细+]
2014/02/23 13:55:4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新旧大酒碗见证中美交往历史
人民网华盛顿2月20日电(记者李博雅) 1784年2月22日。这一天,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迎来了他52岁生日。历史的巧合送给了他一份礼物——美国前往中国的第一艘商船“中国皇后号”在华盛顿生日这一天,从纽约港泊出,载着银器、皮草和西洋参,历时九个月到达了中国珠江沿岸。几个月后,满载而归的“皇后号”的船舱里是精美的瓷器、茶叶和丝绸。在众多瓷器中,有两只大酒碗,碗壁上描绘了美英等国商人在珠江沿岸商行区内的繁忙景象——珠江、商行、货栈、星条旗、米字旗——在那个还没有相机的时代,景德镇的陶瓷工匠们将广州通商口岸的独特风貌在大酒碗壁上再现了出来。大酒碗随“中国皇后号”回到美国后,进入了美国国务院,成为了一只为美国外交官服务的酒碗。 2008年8月8日...
[详细+]
2014/02/23 13:54:31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上一页
1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王玉华个展
开始:
2025/04/12
结束:
2025/07/12
省市:
湖南
场馆:
T画廊TGallery
黄永玉新作展
开始:
2025/04/16
结束:
2025/06/08
省市:
上海
场馆:
世博会博物馆
恆绽
开始:
2025/04/12
结束:
2025/06/14
省市:
台湾
场馆:
绝版影像馆 UP Gallery
新闻热点
+
more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花鸟画名家邀请展”将开展
前 言 海,是永恒的凝视者,亦是流动的边界。当花鸟画遇上海洋,传统笔墨中含蓄的“小...
刘万鸣|AI永远取代不了艺术家
当敦煌遇见乌兰巴托主题交流活动在蒙古国开幕
让中国艺术史可视可感——在馆藏经典中品味古今艺术之美
全国简帛书法艺术展在湖南长沙开幕
“风月同天——赵朴初书法艺术展”在安庆开幕
骆恒光书画作品展在浙江出版书画院展出
以“造图叙语”连接传统与未来 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系列活动启幕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
Processed in 0.268(s) 3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