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马国强看“王颖生现象”:人物形象鲜活各异,色彩线条融汇中西

        作者:马国强2024-07-01 08:26:47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列宾》  140cm x 200cm  中国画  王颖生 

          王颖生多年来以自己极高的天分、超人的勤奋和过人的精力,游走于工笔重彩、小写意淡彩、泼墨写意、壁画、油画、雕塑等不同的艺术样式、艺术品类之间,游走于教书育人、潜心创作、苦练手艺、读书研典、教学管理、活动组织等不同社会行当之间。画种多有涉猎,行当多无关联,但颖生却游刃有余,均有建树,且全都熠熠生辉,令几乎所有认识他的朋友同行都感到不可思议!但游走归游走、游刃归游刃,九九归一,颖生说到底还是个画家,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中国人物画家,而画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要用中国人物画的特质语言说话的。这么多年,颖生用自己的大量作品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实力和潜力。其中有体量巨大的壁画,有接受国家重要机构邀约而创作的堪称宏幅巨制的主题性作品,有大量意趣盎然的小品手卷,有现场写生的风景人物……这些作品不断通过展览、出版物及各种媒体的传播,一次次地在业界、在社会造成冲击,令人刮目!令人瞩目!

          我不是美术理论家,对于颖生的作品我无法从理论的高度予以归纳和整理,但我是一个中国人物画的实践者。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我以为王颖生之所以可以称得上是现象级画家,主要还是他作品本身所呈现的以下几个艺术特色。

          第一,人物造型的“王家样”图式化和个性化。颖生在人物造型尤其是面部造型上已经形成他自己的王家图式,可贵的是他在图式化的刻画中又使每个形象鲜活各异,范式化而不雷同化。这种特色在他的巨幅新作《恢复高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百余个年纪相仿的青年考生,这种大题材大场面多人物,即使对于长于写实的油画家,也是极大的考验 ,但颖生完成得十分精彩:一百二十多个年龄相仿的青年考生,统统长了一幅“王家样式”的脸,却又性格鲜明有别、刻画手法各异、人物众多绝不重复雷同!这种写实功力和统一范式的能力,真的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特点在颖生其他人物众多的大场面作品中也多有展示。

          第二,人物形象蕴涵的有度的幽默与诙谐感,与题材人物的庄重庄严产生的对比与和谐,是颖生塑造的人物的一个特色。在他的《香港回归》和《午门誓师》以及成吉思汗陵《一代天骄》壁画、洛阳紫微城天堂《万国来朝》壁画中,他把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适度夸张变形,使这些冰冷的人物变得可萌可御、可亲可爱,比如他壁画中的武则天,威严之中还透出些许萌态与可爱,这体现出颖生轻松的创作心态和达观的人生态度。

          第三,色彩运用的中西结合,技巧运用的壁画重彩与民间绘画的融合。前面说过,颖生原本在传统中国重彩方面下过苦功,去俄罗斯访学期间认真画过大量油画,后又对中国传统壁画的色彩、制作深有研究,这种跨学科的交叉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既有西方绘画的整体色调和冷暖对比,又有中国传统绘画的静穆、单纯、强烈;既有西方绘画的视觉冲击,又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刻画入微。

          第四,线条的中西结合。颖生的用线远取老莲、伯年,近追子武、中一,中锋为主,收放有致,又吸收西方绘画线描大师丢勒、安格尔线的风格糅入自己的线中,形成一家之言。从他的不少中国戏曲人物作品、国外风俗人物作品、白描风景写生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在处理繁复斑斓的戏装纹样、少数民族服饰、人物背景、林木枝叶及静物时,面对这些传统线描难以刻画的对象,王颖生或勾勒,或点厾,或侧逆,或染擦,游走自如。其中相当多地吸收使用糅入的是西画用线的方法,这既中又西的线描,是颖生独有的、鲜明的艺术个性语言,这应是颖生对中国人物画线描发展的贡献。

          (文/马国强,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