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漫步在中华大地的千年皮影

        作者:张帅2024-06-03 08:17:58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皮影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民间艺术史上一颗夺目的珍珠,它从历史长河上一路走来,距今早已有了千年的历史。遥想那当年的汉武帝,日夜思念已故的李夫人,爱而远去,幕布便成了他们的白云山。及至现代,皮影戏又昂首走出国门,早在1982年8月,中国皮影表演在巴黎的国际艺术节上一展雄风,折服了许多西方文化艺术的佼佼者,他们都为从中国古代漫步而来的中国皮影戏而惊叹,从而成为了皮影戏的爱好者和传播者。而中国的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也收藏了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皮影一万七千余件,并在2007年6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到来之际举办了“影戏华彩——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展”。那时的观者如云,在北京乃至全国引起了艺术轰动。

            皮影戏有着自己的艺术源流,其表演唱腔、剧本、戏出、造型、雕制、艺人、民俗、文论等共有十大分类,它从汉唐时期一路走来,又经宋、金、元、明、清直至近现代和当代的共2000余年传承,在发生、发展、繁荣、鼎盛、衰落、濒危和保护的行进中独有自己的脉络。它跌宕起伏,独具匠心,具有农耕文化特有的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原生态的影视艺术之祖。然而,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正在经历着人类向工业文明现代化的巨变,电影、电视、网络视频、手机微信的兴起,方便了人类的视觉欣赏,却迫使农耕文化走向衰落濒危。想一想当年活跃在中华大地上的皮影班子,想一想北至黑龙江的望奎皮影戏南至台湾的东华皮影戏团,从甘肃环县、陕西华县皮影艺人高亢的曲调到浙江海宁、云南易门的虔诚神戏,祈祷神明护佑,中华大地上奔走着的皮影艺人,到处都有他们演出的身影。皮影戏班虽多,但是各有地方特色,地方皮影戏会各有组织结构,所以说皮影戏的演出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而且行业内的人必须遵守。比如说在湖南湘潭地区有四个皮影戏会的组织,以四象为四个皮影戏班分别命名为“青影会”“白影会”“朱影会”“玄影会”。

            皮影戏班所到之处带给了当地大人孩子们无尽的欢乐,也成为了民俗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大事,这其中包含着娱乐和祈愿。比如在湖北云梦地区的农村,从年初的正月开始唱“灯戏”,三月唱“清明戏”,五月唱“端阳戏”,七月唱“歇伏戏”,九月唱“重阳戏”,十月唱“平安戏”,十月以后唱“神戏”“谢土戏”,这样一年下来都接上了。尽管当地有七十多个皮影戏班子,但演出活动仍然是供不应求。再比如四川绵阳地区,春天要唱“春台戏”,夏天要演“青苗戏”,求雨需唱“雨水戏”,冬天就演“拖傩戏”。村镇上人家的婚丧嫁娶,祝寿添丁,求神还愿,都要请上一天戏,有时会连唱三天,以示身份显赫,真心诚意。在浙江海宁地区,皮影戏更是成了蚕农们祈盼蚕茧丰收的重头戏。每年的“二月八”黄岗轧太平的日子里,海宁一带的蚕农们在养蚕前期都要请皮影戏班通宵达旦演出,祈请蚕神的保佑。他们为了吉利,总是要把皮影戏幕布上的桃花纸揭下来,然后贴在蚕匾上,以示吉祥顺意。所以过去老海宁人都把皮影戏班称之为“蚕花班”。

            相比海宁的“蚕花班”,广东陆丰的皮影戏班演出,更为隆重,更加讲究。农村有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家家户户敬菩萨,敬财神,唱愿戏。你家请罢我家来,这样就省得自己单独去请戏班子的麻烦。每逢佛菩萨的节日庆典,各家各户组织起来请皮影戏班进村唱戏,谁家点戏谁家出钱,并负责戏班吃住的一切开销。为了表示对佛菩萨的虔诚,大家争相请戏,由此就出现了一唱一个多月,不出庙门的现象,形成了赶庙会的习俗。农村唱皮影戏都是雇主的个人行为,因此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不会售票,纯粹是老百姓之间的娱乐、公益行为。在曲沃、平阳、蒲州、解山等地,皮影戏成为了地方上极具特色的文艺活动,村民们凡遇婚丧嫁娶,得子续后,都要出钱请唱一台皮影小戏,一些富裕人家饲养的大牲畜下了驹,也要请皮影戏唱上两天,以示庆贺。由于大家的习以成俗,好像不这样做就不喜庆,不这样做家境就不殷实,请台皮影戏,附近的村民,乡亲们都来了,这样自己才算有面子,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了。

            皮影戏班的演出多数在农村、乡镇,它接地气,但它的戏词却是文雅之极,朗朗上口的,因为皮影戏是由皇家一脉相传。唐明皇对中国的诗歌、音乐、戏曲、舞蹈的发展有独到的见解。海宁的皮影戏班对他尤为敬重,每年春节后的第一场演出前要集体认真参拜。皮影戏班子在演出之前,要将唐明皇的特型影人挂在影幕架子的右角上方,即上手所在的右手上角,之后在前面挂两个太监。皮影戏开演之前,他们将香烛插在钻好孔的醒木板上,置于台桌右边。先由领班的上手先生双手合十揖拜,之后戏班子人依次拜过。拜完后,开始敲锣鼓闹台,此时所有的观众便都会瞪大眼睛,张着嘴,等着人物出场了。当第一个正角儿出场,“纸人头”也要向唐明皇作揖礼拜,三拜之后,方侧身上影幕,开始了演出。不单单是海宁皮影班子,在河南罗山一带,皮影戏艺人更是虔诚的供奉唐明皇李隆基为“乐王教主”“郎郎菩萨”,并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七日为李隆基庆祝生日。而戏班的箱主家会立有牌位:“供奉乐王教主之神位”。戏班所有人员及徒子徒孙齐聚于箱主家,在牌位前焚香祷告,送纸钱,磕头行礼,一派虔诚。同样,这些礼仪也兴盛于东北、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甘肃、浙江、广东等地。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8(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