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全国多地争夺昭君墓所在地 山西朔州加入争夺战

        作者:核实中..2016-10-03 10:10:51 来源:观察者网

          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唐代诗人李白曾以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美丽的诗句。王昭君相传有“落雁”之美貌,她与匈奴和亲的故事也流传甚远。

          据澎湃新闻9月30日报道,由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全国多地展开了昭君墓所在地的争夺战,其中仅内蒙古一地就有多达十余座昭君墓。

          2016年7月8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开幕。就在持续两个月的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即将落下帷幕之际,2016年9月23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在朔州召开了首届昭君文化研讨会。

          在这次会议上,山西省朔州市贾庄乡的党委书记齐宏亮认定:昭君墓应该在青钟村,而且证据充分。

          山西朔州为何要召开“昭君文化研讨会”?齐宏亮为何认定昭君墓在青钟村?

          十几座“昭君墓”,谁真谁假?

          出生于西汉蜀郡秭归(今湖北兴山县)的王昭君本为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被其兄长郅支单于打败后南迁至长城外,与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王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友好往来达半个多世纪。

          据古代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记载,王昭君死后葬于汉朝时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昭君墓亦被称为“青冢”。

          “青冢”一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牧《青冢》的一条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昭君墓是后人追慕和纪念王昭君的遗迹。

          记者检索后发现,现存较为出名的“昭君墓”包括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呼和浩特市东郊八拜乡昭君墓、土默特左旗朱堡昭君墓、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坟、包头市昭君坟等等。

          目前,规模最大的昭君墓是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的大黑河南岸。

          呼和浩特昭君墓官网“昭君博物院”公开信息显示,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也叫呼和浩特王昭君墓、内蒙古昭君墓、呼和浩特昭君青冢,该处文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呼和浩特市王昭君墓”位列其中。

          《中国旅游报》在介绍呼和浩特昭君墓时写道,“昭君墓,蒙古语称为特木尔乌儿虎,意为‘铁垒’;文献记载亦称青冢,从唐代开始有明确记载。据考证,它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高达33米,底面积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此外,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坟位于达拉特旗昭君坟乡二沟湾北侧,濒临黄河,2007年被列为鄂尔多斯市文物保护单位。

          再如包头市昭君坟。据包头市政府官网介绍,包头市的昭君坟位于包头黄河段南面,托克托县西北,长约5米,宽约2米,高于黄河70米。

          该官网资料称,王昭君埋葬于此,原因一是汉代昭君坟是河阴县治所,是王昭君出塞必经之路;二是人们认为王昭君死后必回故土,过了黄河是中原王朝故地,埋在此如叶落归根;三是唐代诗人杜牧《青冢诗》写:“青冢前头陇水流”,正与昭君坟地缘相符。

          内蒙古新闻网报道称,截至2014年4月,在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有十几座“昭君墓”,但是由于尚未进行考古发掘,还无法确定埋葬昭君的具体地点。

          昭君墓在山西朔州青钟村?

          上文提及的“昭君墓”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然而,在距离呼和浩特600里外的山西朔州青钟村也存在着一座“昭君墓”。

          相较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呼和浩特昭君墓,山西朔州青钟村昭君墓则略显“低调”。

          朔州昭君墓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南榆林乡青钟村北,是一座大型封土堆。当地村民在接受《山西日报》采访时表示,每年清明节临近,附近村民便会去封土堆前祭祀。

          澎湃新闻注意到,关于朔州昭君墓的报道鲜见报端。从2013年到2016年,只有6篇左右相关报道,报道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古人留存下来的文字记载中的地名、方向、距离等空间特征来论证昭君墓位于朔州。

          譬如,据《山西日报》报道,2013年9月2日,晋蒙首届昭君文化研讨会在朔州市青钟村举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昭君文化研究会和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就昭君文化进行探讨交流。

          在此次研讨会上,时任内蒙古昭君文化研讨会副会长的张茂林在实地考察青钟村及听取发言意见后表示:“此墓即昭君墓的可能性极大,许多史料和考证是真实可信的。”

          另据《山西晚报》2014年4月报道,在时任朔州市南榆林乡乡长齐宏亮看来,青钟村北的这座封土堆就是昭君墓。

          齐宏亮指出,昭君墓在青钟村,重要的一点是《马邑县志》记录的青冢与唐代《明妃传》和《王昭君变文》记录的昭君墓的地理位置相吻合。

          2016年9月23日,朔州市朔城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在朔州召开了首届昭君文化研讨会。

          在这次研讨会上,现任朔州市贾庄乡党委书记的齐宏亮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再次表示:“王昭君葬在朔州市青钟村的证据充分。”

          为了证实昭君墓在青钟村,齐宏亮提出了四点论据:一、根据当地县志记载,朔州青钟村的名字就是由“青塚村”演化而来,而青钟村的昭君墓,与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青塚”情形相符;二、出土于敦煌的唐代《王昭君变文》中记载的王昭君遗言及安葬记载表明青钟村最为符合;三、据史料记载,“只今葬在黄河北,西南望见受降城”这句话也指向朔州青钟村;四、朔州青钟村昭君墓的出土文物佐证,朔州青钟村昭君墓确实是汉朝墓葬。

          不过,关于“昭君墓位于朔州青钟村”的论断,目前只限于文化研讨范围,专业文物考古机构或专家并未为其背书。在山西省文物局网站上,截至2016年9月28日,尚未出现任何有关朔州昭君墓的资料及文件。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4(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