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重于泰山》与艺术使命

        作者:代大权2025-08-30 09:00:48 来源:美术报

          代大权 贺秦岭 重于泰山 450×310cm 黑白木刻 2012年

          在当下主题性创作、宏大叙事不断成熟的过程中,《重于泰山》却是不在主题性创作计划之内、却在内涵上体现了主题性创作主旨的创作。

          画作最上端有一行贯通画面的小字,言明此画是献给红一、红二方面军。我的祖父、伯父、父亲、姐姐,他(她)既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老党员,也是我至亲至爱的人,我常常在想,是什么让他(她)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甘冒生命之险去参与这一宏伟的事业。不想明白这一问题,我和长辈之间就会有隔阂与距离。随着社会生活的历练,自己的认知也不断提升,终于明白了他(她)尽其一生所为就两个字:信念!是一种为更多人的幸福奉献自己的信念,是一种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信念,是一种以个人的渺小去促成国家与民族的伟大的信念,让他(她)们成为洪流中的滴水,革命军中的一员。

          当明白了还有更多人也是秉持这一信念,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泰山竖然屹立的形象马上就浮现出来。是的,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汇聚成泰山的画面也随之有了表现的意义,借助为张浩送葬的动人场面,借助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这重于泰山的精神,于是有了《重于泰山》这件作品。

          这种作品虽然未纳入主题性创作的工程与计划,但我是认同这一创作理念的。关于艺术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国家与个人往往因立场差异而有不同判断。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这样一种命题性的艺术表达方式,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皆构成一种挑战。我们无法回避,必须直面,并须在其中找到超越与成就的可能。

          主题性创作在当代绘画的历史节点上,其实想说的是“大船·远海”的理念。

          所谓“大船”,是指有国家与民族器量之绘画作品,无论何时拿出,无论什么环境展示,它都意义非凡,铄古耀今。所谓“远海”,是指好的作品穿越时空,不仅给当代人享受品鉴,更给后来人以哲理启迪,让他们知道这个时代也有深刻的思考和出色的表现,是能够在时空的大海中纵楫远行的。

          作为具有独特发展路径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始终是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义;文化自信所呈现的形象特征,也正是国家美术整体意识的存在体现。一个立足于当代世界的国家,必然需要有其独特的气质、风貌与形象。在汇聚全国美术精华之力作的基础上,才能凝聚出一个清晰而崇高的国家形象。我的这件作品,正是试图从个人创作的角度出发,去诠释这一理念,实践这一行为。

          在当代国家美术的创作中,主题的选择往往是由“无选择性”所决定的。正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历史。中国美术必须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责任,努力构建相应的艺术形态。对我而言,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正因如此,才有了《重于秦山》这件作品的诞生。


          代大权(清华大学长聘教授)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7(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