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一八”到日本投降,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不可摧的勇气,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945年战胜凶残的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那段烽火连天、民族危亡的岁月里,一批满怀激情的版画家以刀为笔,将版画这一兼具传播性与战斗性的艺术形式,转化为唤醒民众、抗击外侮的精神号角。
李桦先生于1935年创作的《怒吼吧!中国》,正是这一时期民族精神的深刻象征。该作品正在中国美术馆“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上展出。李桦先生的一生,是艺术与家国紧密交织的一生。他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刻下民族的苦难与怒吼,用黑白分明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脊梁与气节。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丰碑,更是历史的见证,时刻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民族精神不可遗忘。
此外,不得不提的艺术战士,是亲历战火抗争的彦涵先生。1939到1943年间,他两次经历日军的大“扫荡”。这些惊心动魄的事件激荡着他的内心,他以鲜血与烈火凝聚而成的木刻作品,铿锵有声地记录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振兴民族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其作品《奋勇突击》正在江苏省美术馆特别策划的“抗战铸伟魂·信念耀千秋——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主题美术作品展”上呈现。
八秩春秋,山河无恙;木刻载道,薪火永传。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依然能从那铿锵有力的刀痕中感受到澎湃的热血与不屈的信念。那一幅幅黑白分明、刀锋犹存的画面,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更是照亮未来的精神火炬,它们所彰显的文化自信与创造精神,仍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