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发源于湖南的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文化纵贯古今,在独特的地理历史条件、文化源流与时势中,造就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态。湖湘文化也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展示主题,博物馆通过向参观者传递优秀的湖湘精神,使湖湘文化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时代价值、做好现代诠释。博物馆通过一系列珍贵文物与生动故事,向参观者展示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推进其传承与发展,通过展览赋予参观者强大的精神力量。
博物馆凝聚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展现着人类文明与智慧,透过优秀文物的展示,可以激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作为面向大众,致力于文化传播和终身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博物馆需充分用好自身隐性教育功能与具身化教育优势,引导参观者在文物及其文化背景的浸润中认识历史、提升素质、弘扬道德、陶冶情操,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所谓隐性教育,旨在通过自身对周围的人、事、物、景的感知、熏陶、认同、欣赏,进而被感染。隐性教育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效果。具身化教育基于具身认知理论,重视认知生成过程中身体与环境紧密结合的效用,它涉及人在特定真实情境中的身体感受、体验、经历等经验层面的嵌入。由此可见,隐性教育与具身化教育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在博物馆场景中,隐性教育能够在具身体验中发挥其功效,同时具身化教育优势为隐性知识的传递提供实践载体,可以有效提升博物馆的教育效果。
从“古道圣士”“屈贾之乡”“潇湘洙泗”“道南正脉”到“革命摇篮”“伟人故乡”,这些标识深刻展现出湖湘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据《湖南省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截至2024年,湖南省备案博物馆达到200家。这些博物馆是湖湘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也是传播湖湘文化的基础、天然的教育阵地。近年来,湖南全省的博物馆在展览中进行了多项创新,向参观者提供了多种沉浸式教育活动。比如,在参观馆藏文物时,参观者可以品尝博物馆根据马王堆出土的食物和菜谱遗册创新而来的“辛追套餐”、与虚拟数字人“朱熹”在对话中了解湖湘历史、在展厅内了解渔阳墓的同时观赏汉廷贵族日常真人情境秀等,充分体现隐性与具身化结合的教育价值,参观者通过亲眼目睹、亲身体验那些曾在书上出现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可以加强对湖湘文化相关知识的了解,自发地参与到湖湘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之中。
持续推进新时代湖湘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需要用好博物馆的具身化教育优势与隐性教育功能。
一是基于具身体验视角从参观者的空间认知特征出发进行策展,着重构建博物馆叙事展览。通过对展示对象的选择与组合,建立不同展物之间的关联,赋予它们整体意义和价值阐释,即以故事驱动展览。如湖南博物院常设“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分“惊世发掘、生活与艺术、简帛典藏、永生之梦”四个板块反映汉初历史文明,帮助参观者从多个角度充分理解展览主题。在具有内在连续性、逻辑性的情境中以更贴近生活实际的故事讲述方式表现展览对象,同时采用湘式建筑等富有湖湘特色的视觉符号融入场馆的空间设计,这有利于激发参观者对湖湘文化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让参观者从故事的讲述中获取对显性的文物及湖湘文化的认知,唤起参观者的情感体验,在故事的余韵中接受其隐性的价值观念,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教育。
二是从交互层面增强现代技术在博物馆中的有效利用。为了使参观者持续加强对湖湘文化的了解并掌握相关展览知识,策展中需要增加展物与参观者的交互,即引发问题驱动的探索性体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利用音频、视频等生成有关展物的背景、故事、工艺等虚拟化内容,通过打造具身体验的沉浸式展演空间,参观者即可在文物穿梭间了解其感兴趣的知识点,在多感官的共同作用下增强参观者与博物馆、文物之间的交互体验,得到更多收获。比如,湖南博物院2019年开设的VR行走体验馆,使参观者在具身化的历史场景中“偶遇辛追夫人、赶赴夜宴会场、找寻失落皿方罍……”此间,参观者也成为文物的阐释主体之一。
三是构建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的新型关系。需要认清的是,参观者并不是简单的看客,博物馆需要通过自身既存资源满足参观者的现实需要,同时还应对参观者产生积极影响。即在交互基础上,加深参观者对湖湘文化的思考与认识,让参观者建立与自我之间的意义关联。这就要求展览需要关注到湖湘文化对参观者情感态度的影响与精神价值的塑造,使参观者能够沉浸式体验湖湘文化的魅力,产生情感共鸣与心灵触动。比如,2024年,由湖南博物院与湘潭市文旅广体局联合主办的《天下事·少年心——湖湘文化暨刘锦棠诞辰180周年纪念主题展》,参观者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近代以来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以及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更在这场展览的具身体验中“亲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于潜移默化中有效激发了参观者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悠久绵延的湖湘文化是湖南文化发展的深厚根基,现代博物馆需立足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时代任务,将隐性教育功能与具身化教育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讲好湖湘文化故事,完成其公共传播使命。
(作者系湘潭市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宣传与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