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广健 《寒塘幽韵》 纸本工笔
近日,由国家大剧院、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大道同工——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正在国家大剧院西展厅展出。
展览展出了当代中国工笔画领域学术探索、创作创新上有突出成绩的七位画家陈孟昕、贾广健、刘万鸣、卢禹舜、莫晓松、唐勇力、王颖生的代表性作品近百件。这些作品涵盖人物、花鸟和山水,集中反映了他们在工笔画创作领域的文化思考和探索实践。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任总策划,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任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许向群任执行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等单位为展览提供学术支持。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陈孟昕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大多表现少数民族的劳动场景与生活风尚,在造型上对人物进行适度的夸张,辅以明快而和谐的“玫瑰”色调,形成一幅幅极具浪漫气质的图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贾广健擅长“没骨画”,他的花鸟画有着清新明朗的色彩,同时结合西画对明暗关系的表现,笔墨造型则在精谨中不失放逸。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擅长画花鸟走兽,作品以墨色为主,在朴素淡雅、朦胧氤氲的诗意中尽显物象之美。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的工笔重彩画大多表现其家乡北国山川的恢宏气势,其擅长用对称式构图呈现出理性的秩序感,用晕染和皴擦烘托出浓郁的北方地域特色和神秘色彩。北京画院原副院长莫晓松的金碧花鸟画富丽典雅,擅长用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将花鸟的生长、绽放与凋零转化为一种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艺术顾问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唐勇力的工笔人物画将线性素描融入工笔,色彩深沉而神秘;他从敦煌壁画汲取灵感,开创“脱落法”“虚染法”,营造出空灵而梦幻的神秘氛围。中国工笔画学会艺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王颖生的工笔画作品既工又写,线条敷色松动流畅,开合有致;作品借鉴中国古代壁画构图,通过对中西古典艺术形象和身边人物的并置,对话古今,问道东西。
这几位画家艺术风格鲜明、表达方式和语言拓展各异,却都有着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使命担当,有着对中国工笔画之“大道”的执着追求,这也是展览主题为“大道同工”的立意所在。
国家大剧院此次与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办展,以别开生面的个案形式展现当代工笔画传承古韵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学术样态,不仅成为工笔画当代发展的鲜活注脚,更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精神的艺术盛宴。
展览自3月25日开展以来,引发社会热烈反响,应广大观众要求,特别延期至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