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6:26:20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王 波
摘要
美是对于人的主观需求有功利价值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主观 上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在主观上认为某种客观事物能够满足自己 的某种主观需求,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就会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某种 美。也就是说,人在主观上认为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 ,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不能够满足自己主 观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 。人在主观上认为对自己的主观需求能够造成利益上的损害的客观事物 ,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丑。人的主观行为的产生 ,是以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为根据的。不同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是不同的 ,并且每个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总是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 ,人们过去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却认为不美的根本原因 。教育人们形成合理的观念文化形态,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合理 的主观愿望和主观需求,正是人类观念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是社会美育的基本课题。
关键词:美感 好感 缺憾感 观念形态
什么是美,美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有的客观事物能够使人感觉到美 ,有的客观事物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美的事物 ,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为什么过去人们认为美的一些事物 ,现在又认为不美了?对于这些关于美学现象的最普通的问题 ,从来都是那些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们非常关注的。从古到今 ,曾有许多人用超人的智慧和努力来试图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然而 ,到目前为止,这个看似非常普通的问题仍然没有被任何人真正解决 。本文利用观念主义的哲学思想,试图为解决这个千年难题探索一条途 径。
一、主观感觉
人的正常的社会行为的发生,是以人类文化为基础的 。人类文化是人类通过长期的认识和积累逐渐形成的。人类文化 ,从功能上分为知识文化、技术文化和观念文化这三种文化范畴 。观念文化,是人产生“自我”感觉的文化基础。
人以“自我”形态为根据,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觉行为 ,称为人的主观感觉。人的“自我”形态,取决于人的观念形态 。人在主观上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形态,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自我 ”形态,人就会以一定的“自我”形态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一定的主观愿 望(欲望),由一定的主观愿望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需求 ,由一定的主观需求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感觉 。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主要有两种形态,这就是“快乐感觉”和 “痛苦感觉”。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人就会产生快乐感 觉。当客观事物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人就会产生痛苦感觉。
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快 乐感觉,称为“好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吃卤猪肘时 ,卤猪肘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就称为好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满足人 的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时,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快 乐感觉,称为“美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看到一只刚出锅的 卤猪肘时,卤猪肘的形状、色泽和香味等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 ,就称为美感。当客观事物没有满足人的观需求时,人因此而产生出的 痛苦感觉,称为“缺憾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非常想吃卤 猪肘而没有吃到时的饥饿焦急感觉,就称为缺憾感。
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痛 苦感觉,称为“坏感”。如,一个人被蛇咬伤后所产生出的痛苦感觉 ,就称为坏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损害人的主观利益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时 ,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丑感”。如 ,一个怕蛇的人看到蛇时,蛇的花纹、形状和动作使人所产生出的痛苦 感觉,就称为丑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损害自己主观利益的客观事物远离 自己或不存在时所产生出的快乐感,称为“安全感”。如 ,一个怕蛇的人被告知“没有蛇”时所产生出的快乐感 ,就称为安全感。
二、主观欲望
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产生于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 。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产生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欲望 。人的主观欲望,产生于人的一定形态的“自我”与一定的生活环境所 发生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主观上通常有十四种较为典型的生活欲望 ,这就是饮食欲、性欲、安全舒适欲、运动欲、情感交流欲、认知欲 、求新欲、欣赏欲、征服占有欲、表现欲、嫉妒欲、复仇欲、自由欲 、社会改良欲等。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一切主观行为 ,绝大多数都源于这十四种主观欲望 。一定的客观事物,如果满足或损害了人的以这十四种主观欲望为根据 所产生出的主观需求,人就会相应地产生出一定的主观感觉。如 ,食物能够满足人的饮食欲而使人产生快乐感觉,女人能够满足男人的 性欲而使男人产生快乐感觉,朋友能够满足人的情感交流欲而使人产生 快乐感觉,成就能够满足人的表现欲而使人产生快乐感觉 ,灾祸能够满足人的复仇欲而使仇人产生快乐感觉,社会动乱能够满足 人的社会改良欲而使社会底层的人产生快乐感觉等等。反之 ,人就会产生出痛苦感觉。
三、主观需求
人以主观欲望为根据,对具体的客观事物的需求,称为人的主观需求 。人的主观需求,有些是由人的原始需求和文化需求共同构成的 ,比如饮食欲和性欲等等。有些是由人的文化需求单独构成的 ,如表现欲、社会改良欲等等。人天生对性行为的需求 ,就是人的原始需求。而需要什么样的性对象,是同性的还是异性的 ,是胖的还是瘦的等等,就是人的文化需求。文化是人在后天的生命活 动中通过认知行为获得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文化通常有两大途径 :一是人对自己生活经验的认识和积累,二是在与他人的文化交流中获 取他人的文化创造和积累。不同的人,其文化积累的内容和数量都是不 同的。由于具有不同的文化积累,不同的人,其主观需求往往会大不相 同。同样是需要食物满足饮食欲,南方人多喜欢甜味的食物 ,而北方人多喜欢酸辣味的食物。同样是需要女人满足性欲 ,有的年代或有的地方的男人喜欢肥胖体型的女人,有的年代或有的地 方的男人则喜欢削瘦体型的女人等等。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 ,是以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为基础的。而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 ,又会以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为根据。能够给人带来快乐感觉的客 观事物,人在主观上就会表现出需求的欲望。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 和主观需求,最终体现为人的文化创造和积累,尤其是观念文化的创造 和积累。
四、主观感觉成因
人对一定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形成,源于人相应的观念文化形态的形 成。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观念文化形态的形成,通常有两种途径 。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形成,也分为两种途径 :一是通过人对自己或他人生活经验的认识所创造出的观念文化形态 ,从而形成的对一定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这种途径形成的主观感觉 ,称为经验型主观感觉。如,从没吃过卤猪肘的人,吃了卤猪肘后 ,或是看他人吃卤猪肘时很好的神态表情后,人就会认为卤猪肘很好吃 和很有必要吃,并且很想吃。此后,卤猪肘使人产生的美感和缺憾感 ,就称为人对卤猪肘的经验型主观感觉。经验型主观感觉的本质特征 ,是其的产生完全依赖于人与客观事物发生关系的“亲身经历” 。二是通过人与他人的文化交流而获得对一定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 。这种途径形成的主观感觉,称为文化型主观感觉。如 ,从没有吃过芒果的人,听他人说芒果是如何的好吃,如何的珍贵 。人就会认识到芒果很好吃和很有必要吃,并且很想吃,此后 ,芒果的出现,就会使人产生美感和缺憾感。这就称为人对芒果的文化 型主观感觉。文化型主观感觉的本质特征,是其的产生完全依赖于人与 他人的文化交流。
五、好感与美感
好感与美感,都是客观事物给人带来的快乐感觉。但是 ,这的两种快乐感觉,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好感与美感的本质区别在于: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 ,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才是好感。客观事物给人的好感 ,通常使人在主观上以及相对应的器官上感觉到“舒服”“痛快” “过瘾”“爽”“沉醉”等等。当人感觉到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 观事物的存在时,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使人产生的快乐感觉才是美感 。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通常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迷人”“诱人” “动人”“牵魂摄魄”“令人神往”“心里痒痒”及相应器官上的 “饥渴感”等等。好感是客观事物对人的功利价值的“真实 ”的存在和表现,美感是客观事物对人的功利价值的“虚幻”的可能 。如,吃卤猪肘真实地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使人产生出好感 。而看卤猪肘则不能够真实地满足人的主观需求,只能是有可能满足人 的主观需求,就只能使人产生美感。通常情况下,人在主观上的第一需 求是吃卤猪肘,而不是只是看看卤猪肘而已。当然,在吃不到卤猪肘的 情况下,看看卤猪肘也是非常需要的。
好感与美感的内在联系在于:使人产生好感的客观事物就一定会使人产 生美感。任何客观事物,只要使人产生了好感,其形态特征就一定会使 人产生美感。客观事物给人的好感越是强烈,其形态特征给人的美感通 常也会越是强烈。客观事物的美感,通常会激励人的主观意志去努力争 取该客观事物,并且会使该客观事物带给人的好感在程度上有所增加 。当然,具有美感的客观事物并不是都能够给人带来好感的。如 ,一只涂上颜料的生猪肘在外观上也会是很诱人的,但它却会给食用者 带来痛苦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具有美感的客观事物是否能给人带来好感 ,人们都会满怀激情、义无返顾地追求具有美感的客观事物 ,以期获得相同程度的好感。客观事物的美感虽然是虚幻的 ,但它却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励人们的生活热情,明显地增强人们的生活 信心,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六、美感与缺憾感
人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美感后,通常都会立即产生追求该客观事物的 主观意志。同时,人在主观上对该客观事物就会产生缺憾感 。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与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缺憾感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越强,人对客观事物的缺憾感就会越 强。人对客观事物的缺憾感越强,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就会越强 。人在主观上认为最需要和最缺少的东西,就会使人产生最美的感觉 。使人感觉最美的东西通常又最能使人感觉到幽怨与缺憾 。要想创造出最有美感的事物,就首先要创造出人对该事物的最大缺憾 。情人美好,相隔万里的情人相会时更美好。
七、缺憾感与好感
对于经验型主观感觉,缺憾感与好感是能够相互促进的 。人对一定客观事物的缺憾感越强烈,该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也就会越 是强烈,该客观事物满足人的主观需求时给人的好感也就会越是强烈 。如,人越是在饥饿时,卤猪肘给人的美感就会越强烈 ,人吃卤猪肘时感觉到的好感就会越是强烈。充足的好感 ,会使人产生满足感 。人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了满足感,也就是暂时不再需要其好感了 ,人对客观事物相应的缺憾感就会消失,客观事物相应的美感就会减弱 或消失。
对于文化型主观感觉,缺憾感与好感之间就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 。如,受同性恋或异性恋文化的影响,有的人具有了性需求的同性恋倾 向,有的人具有了异性恋倾向。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在性行为实践中都能够获得好感。然而,受西方饮食文化宣传广告的 影响,很多人都很想吃一回色泽艳美的西餐。如果他们真要去品尝一次 ,会有许多人觉得西餐很难吃,完全不象广告上所描绘的那样。
八、美感的表现形态
美感,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 。美感,反映的是人的“自我”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需求 。人需要客观事物给自己带来某些方面的好感,人又根据某种客观事物 的外部形态特征判断出了该客观事物具有给自己带来所需要的好感的功 利价值,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就会使人产生美感。这就是说 ,客观事物对人所表现出的美感,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够 给自己带来好感所具有的功利价值,通过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在认识层 面上的判断和确认。如,女人对男人表现出的美感,是因为女人在功利 价值上能够满足男人的在性行为上的主观需求,这种功利价值通过女人 的形态特征被男人所确认。
客观事物的美感,是通过其外部的形态特征表现出来的 。根据不同的形成方式,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分为客观形态和文化形 态。客观事物的客观形态,是客观事物客观形成或具有的有形形态 。如,花的色香、瓜果的皮色、女人的容貌和腰身及嗓音 、器具的外观和质地等等。比如,一个女人的天然美丽 ,通常主要从音容笑貌和身体曲线等客观实在的形态特征中表现出来 。客观事物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文化活动中赋予客观事物的以文化为 本质内容的无形形态。如,人的门第、名誉、地位和权力 ,商品的品牌、价格和产地等等。比如,对于许多追求时尚的人 ,一件衣服是否具有美感,通常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这件衣服是否 是名牌,价格是否很高,是否产自法国或意大利,是否在名店里买的等 等。对于许多注重实际的女人,一个男人是否具有美感 ,通常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这个男人是否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是否有很大的社会权力、是否有很多的社会财富,是否是社会名人等 等。对于收藏者,一件艺术品是否具有美感,通常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 决于这件艺术品是否出自名家之手,是否是真迹,产生于多少年前等等 。
九、文化型美感
人对客观事物的文化型美感,属于人的文化型主观感觉的范畴 。人们的观念文化活动,不但赋予了客观事物无形形态 ,还能够改变客观事物的有形形态,并且还能够相对统一地确认客观事 物的客观形态所具有的功利价值。如,女人缠足、在嘴唇或鼻子上穿上 金属环、用金属环把脖子撑得很长、用人工材料把乳房撑得很大 、在光滑的脸上烙出许多麻子,还有纹身等等。这些都是不同时期的人 们为了追求形体的美感而着意改变自己形体的文化实践 ,并且女人们的这些形体特征所表现出的美感被人们一致确认 。由于文化的交流活动,赋予了客观事物无形的形态或有形的形态 ,及确认了客观事物的客观形态所具有的功利价值,使客观事物产生出 的美感,统称为客观事物的文化型美感。
文化型美感的成因,是人们的观念文化创造及其交流 。不同内容的观念文化的创造及交流,会形成不同的观念文化积累 ,从而会使人们对客观事物形成不同的审美标准。同一客观事物相对于 不同的审美标准,就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美感。如,是胖女人美还是瘦 女人美,是肤色白的女人美还是肤色黑的女人美,是大乳房的女人美还 是小乳房的女人美,是缠足的女人美还是不缠足的女人美 ,是高个子女人美还是小个子女人美,是满脸麻子的女人美还是脸面光 滑的女人美等等。拥有不同观念文化及审美标准的人们 ,必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判断结果和追求行为。
对于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在客观事物的美感中,文化型美感通常占有 非常大的份额。如建筑艺术、歌唱艺术、绘画艺术、戏剧艺术 、诗歌艺术等艺术门类所表现出的美感,应该说完全都属于文化型美感 。最典型的文化型美感,要数中国书画艺术所表现出的文化型美感 :一个没有经过中国书画艺术的欣赏熏陶和技艺培训的人 ,怎么也不可能看得出,一幅色彩灰暗的中国画,或是一幅只有黑白两 色的中国书法,会比一幅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农家年画更具美感。
十、审美
对于产生出美感和好感的客观事物,人们通常都会给予着意地关注和细 致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美感和好感给予着意关注和细致体验的行为 ,就称为审美。审美,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美感和好感所进行的细致感受 和深入认识行为。在文化层次上,审美分为欣赏和鉴赏。
人对客观事物的美感和好感进行认真细致地感受和品尝的行为 ,就称为欣赏。比如吃卤猪肘。一个饥饿的人,如果在黑暗中象饿狼似 地很快吃完几只卤猪肘,他就不可能较多地感受到卤猪肘的形态美感 ,卤猪肘带给他的好感也会很快就结束。如果这个人用一套精美的餐具 ,装上几只刚出锅的卤猪肘,坐在明亮的餐厅里,闻着卤猪肘散发出的 香味,看着卤猪肘美丽的色泽,用小刀把卤猪肘的皮、肥肉、瘦肉 、筋等精心地切成大小不等的片,然后看着和挑着不同颜色和质地的肉 片,分别放进嘴里,时而大口吞咽,时而慢慢咀嚼品味 ,再蘸上几种调料,再加上几种小菜,再喝上几杯小酒。如此 ,人所感受到的卤猪肘的美感与好感,要远胜过狼吞虎咽的感觉 。这种吃卤猪肘的方法,就包含对卤猪肘的美 的欣赏。欣赏,能够使人更加充分地感受客观事物的美感与好感 ,明显地增强客观事物的美感与好感带给人的快乐感觉。
人对客观事物的美感和好感的功利价值进行专门的认识和区别的行为 ,就称为鉴赏。比如,让一个想吃卤猪肘的人只能在两只卤猪肘中任意 取一只,这个人必然就会对两只卤猪肘进行挑选。挑选的方法当然是比 较,比较哪只更大些,或是哪只色泽更好看些,或是哪只更肥些 ,或是哪只筋更多些,或是哪只闻起来更香些等等。这就是对卤猪肘进 行的鉴赏。在鉴赏的方法上,通常有比较鉴赏法和标准鉴赏法 。比较鉴赏法,就是对同种客观事物的不同个体进行外部形态和真实的 功利价值的直接比较,以区别出其外部形态和功种价值孰优孰劣 。在几个卤猪肘中挑选一个的方法,通常就属于比较鉴赏法 。标准鉴赏法,就是首先制定出判别挑选的标准--这个标准可以是个 人的经验积累,也可以是人们共同的文化约定--用这个标准来对客观 事物的外部形态和功利价值进行评价。比如,许多人在吃卤猪肘的过程 中,总要在心里或用言语对卤猪肘进行一下评价:是前腿还是后腿 ,是肥了还是瘦了,卤料重了还是轻了,火候过了还是不到 ,糖色深了还是浅了等等。这就是对卤猪肘进行的标准鉴赏。
欣赏和鉴赏的区别在于:欣赏是对客观事物的美感与好感进行细致深入 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以最大限度地感受美感和获得好感为目的 ,感受过程并不一定要依赖于一定的文化积累,欣赏者并不一定能够对 所获得的感受进行清楚的描述。鉴赏是对客观事物的美感与好感的价值 进行判别和标定,其目的是为了区别或判定不同个体客观事物所具有的 美感与好感的优劣,以利于获得具有最优价值的美感与好感的客观事物 。鉴赏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经验积累,通常都会有较为明确的 鉴赏结果: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以及谁优谁劣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善于审美,对于日常生活非常讲究 。有些人不善于审美,对日常生活很不经意。
十一、主观感觉的相对性
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取决于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 。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取决于人的观念文化形态 。人的观念文化形态的虚幻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 感觉的相对性和不稳定性。随着人的观念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新 ,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会发生变化,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就会发生变 化,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还有 ,人的主观需求被满足的程度不同,人对相应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也会 不同。
比如,对于喜欢吃卤猪肘的人,一只刚出锅的卤猪肘就会非常好看 ,非常好闻,也非常好吃。如果被告知这是一只瘟猪的肘子 ,或这只肘子是从泔水桶里捡出来的。对于一个非常讲究饮食卫生的人 ,这只卤猪肘给人的好看、好闻和好吃的感觉通常就会立刻消失 ,甚至让会人感觉恶心。
对于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饥饿的时候,卤猪肘给他的美感和好感 会非常强烈。但是,当他看到旁边的人有比卤猪肘更好吃的食物时 ,卤猪肘给他的美感和好感就会减弱。然而,当他看到旁边的人的食物 比卤猪肘差得远时,卤猪肘给他的美感和好感就会大大增加 。当他把卤猪肘吃得很饱以后,如果再逼他吃一只卤猪肘 ,此时卤猪肘给他的美感和好感程度就会大大下降,甚至会变成丑感和 坏感。对于一些忌禁猪肉的宗教人员,由于观念形态的不同 ,一只非常好的卤猪肘对于他们就只能产生丑感和坏感 ,而不会产生美感和好感。
十二、美学的基本任务
什么是美?美是对于人的主观需求有功利价值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 征使人主观上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美是怎样产生的 ?人在主观上认为某种客观事物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主观需求 ,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就会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某种美。也就是说 ,美,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出的主观感觉。客观事物在客观上并没有美 、丑之分。一定的客观事物能够使人产生美感,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观 念。人具有了一定形态的观念,就会针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 观愿望。当人在主观上需要某种客观事物时,该种客观事物就会以其特 有的客观形态使人产生美感。当人在主观上不需要某种客观事物时 ,该种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就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当人对于某种客观 事物的主观需求不能够及时满足时,人在主观上就会针对该客观事物产 生缺憾感。人对某一客观事物的缺憾感越是强烈,该客观事物的形态特 征使人产生的美感就会越是强烈。不同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是不同的 ,并且每个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总是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的 。人的观念改变了,主观愿望就会随之改变,一定的客观事物给人的美 感就会改变。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 ,人们过去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却认为不美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人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美感现象的基本原理。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追求社会生活的幸福美满 。追求生活的幸福美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主观需求 。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主观需求,一方面要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财 富,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要引导人们产生合理的主观需求 。这样,人们的社会生活才能够拥有安定祥和的社会秩序 ,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富足安康的社会生活,健康丰富的文化活动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们社会生活的幸福美满。
教育人们产生合理的观念文化,引导人们产生合理的主观愿望和主观需 求,再创造出与之对应的社会财富来充分满足人们的主观需求 ,是人类文化发展创新的基本任务。 美学,不应该属于哲学的范畴。美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根据人们已经 确定的处于主流地位或“先进地位”的社会观念文化 ,创造出相应的造美技术,为人们确立的社会生活形态创造出更多的符 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强烈美感的文化事物,在促进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的过程中为人们创造出更多的生活欢乐。
从社会学角度讲,美学的基本任务,也就是社会美育的基本任务 ,从理论上讲包含了观念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建立什么样的观念文化 体系,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什么样的主观愿望和需求 ,这正是观念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
-
-
-
-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