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韦俊平:爱家乡就要画家乡

        作者:韦俊平2024-07-25 15:41:34 来源:广西日报

          故园  中国画  50×50cm  2019年

          1988年的一天,我在南宁教育路一家小书店里看到天津杨柳青出版的《黄格胜山水画集》,画册很薄,封面因为过塑的原因微微卷起。画册里的作品多表现烟雨漓江,用笔洒脱,水墨淋漓,富有诗意,我被深深吸引,便把画册买了下来。现在想起来,那本画册应该是我和漓江画派结缘的媒介。

          我考入广西艺术学院1987级美术师范专业专科,最后一个学年我选择了国画班。《黄格胜山水画集》是我手头不多的临本之一,由于频繁翻阅,封面卷得更厉害了。当时黄格胜先生只给本科班上课,我们专科班只有羡慕的份。机缘巧合,1994年我调回母校工作,黄格胜先生是院长助理,我是学院办公室秘书;1998年他当上院长,我是办公室副主任。2007年至2009年我报读了黄格胜先生的在职研究生班,遂了成为他学生的心愿。

          2004年,自治区党委实施打造漓江画派的文化战略,成立了漓江画派促进会,2023年黄格胜先生把会长的担子交给了我。

          黄格胜先生于1985年创作的《漓江百里图》是当代表现漓江的精品力作,漓江题材占了他作品的大部分。广西艺术学院院长的身份,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对漓江山水的深厚感情,众望所归,他成为漓江画派会长的不二人选。促进会成立后,他积极与各方联系沟通,组织漓江画派画家开展采风写生活动,宣传广西各地经济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一时间,漓江画派在美术界风生水起。

          漓江画派促进会有一批不计报酬的热心人,大家都有本职工作,找经费、写文章、搞策划、编杂志、办展览,用的是业余时间,没有报酬但干得热火朝天。漓江画派其实就是一群喜欢画画的人聚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一个平等和谐的团队,前辈提携晚辈,年轻人尊重老画家,相互之间真心探讨,彼此欣赏,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个温暖、勤奋、敬业、向上的团队。

          2004年6月,漓江画派促进会在桂林举行成立大会,会后大家拍了合影。20年过去,再看当时的照片,大家脸上透出开心的微笑,为促进广西美术发展感到欣慰。许多当时已经成名的画家也表露出信心十足,他们相信,广西美术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我当时三十来岁,和我一样年纪的年轻一代画家表情似乎有些严肃,我们感觉到自己肩上的重担。20年过去,漓江画派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国内外知名度不断扩大,被更多人认可,这是因为我们坚守、坚持、坚定,抱着不畏艰难、一路往前的决心。

          记得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漓江画派作品展览,那是2007年大雪纷飞的冬天,首都各界给予了这支来自南疆的美术队伍极大的热情,开幕式规格之高,参加人数之多,让漓江画派画家们感到非常温暖。之后漓江画派又在中国美术馆和民族文化宫举办了几次展览,同样受到极大关注。今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壮美广西——漓江画派二十年作品展”,我们依然向观众展示了广西的温润、平和、神秘、美丽,不同的是我们的队伍出现了不少年轻的面孔,他们的观念、视角、语言、技法带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漓江画派的责任之一就是培养新人,让文脉不断传承,进入新时代,漓江画派薪火相传,人才辈出,这也应验了黄格胜先生“只要漓江水不断,漓江画派就会一直向前发展”的愿望和期许。

          我有一个理念,爱家乡就要画家乡。漓江画派的画家是幸福的,因为广西有着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漓江画派的画家是爱家乡的,他们的目光从没离开这片土地。连绵的蔗田,起伏的红土地,蔚蓝的海洋,栉比鳞次的吊脚楼;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鲜明独特的边疆风貌,东盟国家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了漓江画派现代南方新田园诗画风的形成。我们画家乡,没有外力的施压,没有刻意的矫情,没有名利的左右。因为我们生长在这里,所以我们觉得这里最美;因为这里最美,所以她在我们梦里;因为她在我们梦里,所以她在我们画里。

          漓江孕育了一个画派,这是一种幸运,一种机遇;与漓江画派的邂逅,这是一种缘分,一种美好。岁月悠远,愿漓江画派和漓江一样,源远流长,永不枯竭。

          (文/韦俊平)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0(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