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岸只是起点,艺术还是要继续

        作者:黄羽婷2024-06-29 10:37:25 来源:美术报

          “十年——香格纳在西岸2015-2024”中42档展览海报、出版物以及艺术家同期展览
          图片来源:施勇

          对一个比较大体量的画廊来说,如果需要一直去换地方,当然是很消耗、也很伤神的。但是,十年也许恰好是个合适的时间节点,可以回过头去看看,去做空间上、规划上的调整,开启新的方向。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待惯了,会麻木掉。对艺术家也一样,同一个空间对他来说没有挑战性了。比如最近香格纳北京的新空间弄好之后,很多艺术家看见就来劲、想做东西,这会同时给艺术家和画廊以刺激和压力,也是新的动力。

          香格纳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西岸可以说几乎是一片荒地。我们的主体建筑像是堆叠起来的几个集装箱,很临时,也在回应着这里原本作为货运码头的历史。

          我们在西岸做的第一个展是耿建翌的个展。其实不止在上海,在北京和新加坡,香格纳似乎每开启一个新空间都选择了耿建翌。他的作品有毫无疑问的状态和能量,能和新的空间发生有力的关系。在这个空间,我们通常的节奏是一年做五到六个展览。

          这十年在西岸,大型美术馆和画廊、基金会以及其他艺术空间逐渐自然地扭合到一起,形成某种特别的空间群聚的状态,这是件很好玩的事情。尤其是每年的11月,那是上海最热闹的艺术时间,两大博览会和各种大小展览轮番在这个城市中上演。

          人——不仅是艺术业内的人士,在其间走动、看展和讨论,这会自然地滋养出各种各样的关系,西岸公共空间的能量也会被释放出来。现在的徐汇滨江这么有人气和活力,我想也就是这十年中发生的事情。

          上海的当代艺术情况也在这些年里发生了变化,在慢慢地形成自己的城市风格。曾经香格纳可能一度处在大家目光和空间上的中心。现在大家分散开来,各自有不同的受众、客户和定位,有更关注年轻人的,也有做海外艺术家的。艺术空间也在城市的各个区域中错落地聚拢着,没有扎堆,这可能也是一种市场规律。我认为,只要不是统一被规划的,就很有意思。

          和北京798集中地、高效地看艺术不太一样的是,在上海,你在各个艺术空间之间好像需要citywalk:在城市中走走看看,画廊旁边挨着的是饭店或者便利店,它渗透在整座城市的肌理里,和日常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

          等大家都搬走之后,这边就只剩下零星几家美术馆,事情可能会变得无聊了。听说这里似乎会建造很多干净整齐的高楼大厦,变成人工智能这些高新产业的集聚地。这些建筑离自己的身体太远了,和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也没多大关系。我们应该去新的地方。

          和其他空间相比,香格纳在空间上会没那么紧张,还有一些退路可选。未来我们会先回到M50办公,也缓一缓自己的节奏。最好的情况还是能和其他的艺术机构自发地形成新的业态,看机缘。如果选在一个特别孤立的地方,我觉得意义也不大,因为艺术这东西本来就很脆弱。

          西岸的事件当然不是个案,从2018年往后,再经历过长期的疫情,能感觉到之前那种活跃和高亢的状态一去不复返了。

          在某种意义上,西岸的结局好像是针对中国艺术整体的一种隐喻。当然,我们面对不确定性,不能只是唠唠叨叨地嘴上发牢骚。艺术还是要继续做的,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过法,需要准备,不管这种准备是否真正能对未来起作用,但是还是得准备。因为变化永远不会停止。

          (作为香格纳代理艺术家和画廊的艺术总监,施勇是这十年西岸艺术区起落的见证者和亲历人,本文为打边炉和施勇的对谈整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7(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