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听琴与知音:图像背后的精神契合与审美意蕴

        作者:刘国梁2024-11-24 08:56: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伯牙鼓琴图卷 局部(国画) 元 王振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古代绘画的长河里,以听琴为主题的画作颇为特殊。驾驭此类画作的艺术家,能把聆听琴音的场景转化为视觉形象并精心重构,既展现高超的绘画技艺,又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和审美意蕴,与知音故事、唐诗宋词相互辉映,演绎着中国人的知音文化。

          在这类画作中,宋徽宗的《听琴图》、元代王振朋的《伯牙鼓琴图》、清代石涛的《对牛弹琴图》颇为夺目。

          先看宋徽宗的《听琴图》,呈现的是宫廷雅集场景。葱郁苍松下,抚琴者正襟危坐,神情专注地拨弄琴弦,仿佛与琴音融为一体。两侧身着官服的听者面带沉醉之色。此图从构图到人物神态,将宫廷绘画的精致细腻展现无遗。听者中一人抬头望天,一人低头沉吟,与画面正上方“仰窥低审含情客” 的诗文相呼应,别具韵味。

          在这里,听琴成了高雅的精神交流方式。抚琴者借琴音传达内心情感与思绪,听者凭对琴音的感悟,与弹琴者达成无声的精神契合。

          再看王振朋的《伯牙鼓琴图》,该画作聚焦于伯牙与子期的经典知音故事。画面中,伯牙坐在石上全神贯注弹琴,子期在对面低头聆听,轻抬的脚尖显示他沉浸于琴曲节奏。整个画面以墨色为主,通过墨色变化塑造出鲜活的人物与景物。伯牙与子期的形象刻画入微,观者似能看到琴音在他们之间流淌传递。

          伯牙子期的故事,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有着完整的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子期的故事在图中完美呈现。伯牙以琴音倾诉志向情感,子期总能准确领悟,这种心有灵犀的精神契合超越言语。子期逝去后,伯牙破琴绝弦,可见知音在他心中分量之重。此图的审美意蕴在清幽宁静的自然环境与真挚深刻的知音情谊的相互交融中展现,让观者深切感受到古人对知音的执着与珍视。

          最后是石涛的《对牛弹琴图》,画面别具一格。一位文人对着卧地休息的牛儿弹琴,文人神情专注,牛儿微微抬头相迎。该图用简洁明快的绘画技法与淡雅清新的色彩搭配,营造出孤独落寞的氛围。“对牛弹琴”看似荒诞,实则寓意深刻,象征着人们渴望知音却难寻觅的困境,如岳飞所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份对共鸣的渴求与现实中难觅知音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一种诗意而深刻的孤独感。

          这三幅图各有特色,都围绕听琴与知音展开,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图像背后的精神契合与审美意蕴。《听琴图》如窗户,展现宫廷环境下的精神交流;《伯牙鼓琴图》似桥梁,带我们走进千古知音的情谊与精神契合的境界;《对牛弹琴图》像镜子,反射出寻觅知音的孤独与执着。

          它们与历代知音故事、诗词共同编织成中国古代知音文化的绚丽画卷。我们欣赏这些画作时,能领略古人对知音的向往、对精神共鸣的追求以及独特审美表达。这些作品是绘画艺术瑰宝,也是传承知音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古人的情感与智慧,引发观者对人际交往中精神契合与审美体验的思考,有助今人从古人智慧中汲取养分,追寻真挚纯粹的情感交流。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