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法专业,路在何方?
近十多年来,高校书法专业发展可谓一片红火,形势大好。但是,从去年开始,连续一些消息又给书法专业的发展泼了冷水。2024年,山东大学宣布取消书法硕士专业招生;2025年,安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连续宣布暂停书法本科专业招生,社会对书法专业唱衰的声音又多了起来。此外,这一两年全国各高校书法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在就业方面也遇到了瓶颈(应该说这两年绝大部分文科和艺术专业都遇到了就业难题,但书法界人士主要盯着书法学专业)。据笔者所知,近两年书法学本科毕业生只有极少部分能够进入中小学任教,或者说书法专业毕业生只有少数能进入教育、文博等相关单位就业,大量的书法本科生和硕士生都只有到社会培训机构兼职,或者自己开办一个小培训班,还有很多毕业生从事了与书法完全没有关系的工作。书法专业就业率很低,也让很多人认为,书法专业是否还有办下去的理由?书法专业将来是否会在高校消亡?另外,书法专业毕业生的创作水平和社会书法爱好者的创作能力相比,“专业”优势并不突出。十年寒窗苦读,其“专业性”又体现在何处?这些问题,都为近年来兴办不久的书法学专业蒙上了阴影。高校书法专业接下来会不会大量削减甚至消亡?书法专业办学意义在何处?书法专业应该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围绕这些问题,《书法报·书画天地》策划了专题,希望大家来谈谈书法专业的出路(办学方向)和发展(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笔者于2019年在四川师范大学开设了书法学本科专业和硕士点,目前已有三届毕业生。此前本人在其他学校也带过多届书法研究生,对当下书法专业办学、就业以及全国高校书法专业情况还比较了解。我认为,针对当前书法专业的困惑和难题要正视,在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方向定位和内涵建设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但当前社会唱衰书法专业的调子不可取。个人观点认为:
其一,书法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性专业,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全国纷纷兴办书法学本科专业,已经体现出它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所在。近百年来,在西方文化观念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书法作为传统文化和艺术不断衰落。当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能写好汉字、都不了解自己国粹的情况下,书法作为传承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专业就更是必不可少。这也是复兴中华文化、坚守文化自信的一个代表性专业和着力点。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手段、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老祖宗所留下的传统都会受到冲击,也会显得更加稀缺。书法艺术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切需要保护,需要传承,所以它在当代中国社会必不可少。
其二,目前全国书法专业招生的学校和人数已基本饱和,在就业形势不好、学科内涵建设还不十分成熟的情况下不宜再扩大。目前,全国有160多所高校设有书法学本科专业,各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大多各自为政,和社会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往往埋头办学(生产)而不问“产品销路”,导致“产品积压”,所以,为了可持续发展,各高校还需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质量。
其三,要加大中小学书法教师编制岗位的设置,让高校书法专业毕业生有“去处”。当前高校书法专业的兴办,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小学全面开设书法课和大力普及传承传统文化的大背景所致。要推广普及传承书法艺术,就需要有大量的师资,这也是基本规律。但是目前中小学书法教师的编制还没有落到实处,各地区中小学每年招收书法教师的岗位极少。一方面,要全面开设书法课,中小学师资极为欠缺;另一方面,中小学又很少有书法教师岗位和编制,供需矛盾极为突出,供太多,“需”太少(但这并不是实际情况)。所以,如果要让书法学专业健康发展,其出口问题就需要得到解决。书法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应该是做书法教师,因此,中小学书法教师编制迫切需要落到实处。
其四,要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当前高校书法专业主要应当培养书法教师而不是书法家。书法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书法技法仅仅是基础。目前,书法学专业因为是艺术类招生,教学中大多“重技轻道”,导致学生文化素养偏低,“考试能力”较低,考教师资格证书难,考公、考编更难,面试竞聘能力亦较低。同时,在各种专业展赛中,仅经几年训练的书法专业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社会上一些长期爱好、苦练书法者相比,也不一定有优势。所以,书法专业的学生面临诸多竞争“劣势”,应当全面提升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不能只练技法而不问学养。如果学生读大学几年,一门心思都只在技法练习上,就势必沦为工匠,而偏离读大学的本质和目标所在。
针对上述问题,我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书法专业的协调发展与布局。合理调配资源,合理设置各区域高校书法专业数量,对书法专业的办学定位应有指导性意见,而不能放任各校书法专业自由发展。第二,建议各高校要加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加强与社会的对接,围绕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第三,建议书法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一定要加强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大学里应珍惜机会,如饥似渴吸纳多学科知识,提升多种能力,而不能仅仅着眼于书法技法,更不能虚度光阴。书法专业学生要围绕相关学科,如文学、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等方面进行学习或选修课程,努力提升综合能力与修养,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需要和接受挑选,毕业后可以适应书法教育、艺术管理、文化创意、社会艺术普及乃至其他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工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更强的适应性,才能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