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美学和敦煌文化跨界融合,让千年壁画在金属胎体上
“永生”
。10月27日,“永远盛开的敦煌之花——常沙娜珐琅艺术珍藏展”在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艺术画廊开幕,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以95岁“敦煌少女”常沙娜历时数十年创作的敦煌壁画手稿为原型,呈现20余幅珐琅、金丝彩琅、珐琅铜雕作品。
此次展出的作品既涵盖《思维菩萨》《观音菩萨》《燃灯菩萨》《准提佛母》《九色鹿》《金马送福》等敦煌经典,也包含《百合花》《向日葵》《蝴蝶兰》《马蹄莲》《智慧树》等自然写生。作品以壁画或花卉手稿为原型,经掐丝、点蓝、烧蓝、磨金等十余道复杂工序,将敦煌神韵与花卉灵韵永恒定格于金属胎体,使观众得以在珐琅光泽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感受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展览还呈现了常沙娜设计的“国礼”景泰蓝《和平鸽大圆盘》等珍品,全面回顾其“敦煌艺术现代化、自然题材图案化”的创作轨迹。
天马脚踏祥云,矫健奔腾……常沙娜与铜雕大师朱炳仁联合创作的珐琅铜雕作品《霓裳天马》是此次展览的明星展品。这尊铜雕以莫高窟第257窟
“挽车天马”
为灵感,融合传统珐琅工艺与现代铜雕技术,造型庄重流畅,珐琅流光溢彩,既显飞天神韵,又寓意青云直上、前程万里。这件作品汇集手工珐琅、金属铸造、花丝烧蓝、宝石镶嵌等多项非遗技艺,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与丝路文明的独特风采。
该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