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秦学研·写意虎 | 笔无妄下,时见匠心之妙

        作者:梅墨生2025-10-15 08:44:30 来源:当代书画微拍联盟

          秦学研/作 136x68cm

          虎,在中华民族的信仰中是神圣而威武的,它是勇敢和正义的象征,具有镇邪除妖的能量,因此,作为门神之一,其形象早为国人所熟悉。不仅如此,在民间艺术中,虎形象的普及性几乎是无与伦比的。早在殷周时代就有“虎方”、“虎族”等大的群落邦族聚居,可见,原始先民很早便有了“虎”信仰。出现在先秦铜器上的大量虎造型,便可为证。


          至于汉代,作为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神之一的白虎形象更是大量地出现在博大恢弘的汉代艺术之中。在不少地区,逢年节张挂年画便多悬挂虎画,或猛虎下山,或猛虎出林,或猛虎啸风等等,皆取于其凛凛雄风、威加四方之义。年画、布老虎、版画、剪纸、雕塑、建筑、工艺品等器物与艺术品上的形形色色虎形象,无疑表明深植于华夏古老文化中的虎文化影响。在文人雅士的居所,也多悬挂虎画中堂,旁衬书法对联,于堂皇威严之中亦显风雅之气。

          自古以来,爱虎敬虎画虎者不乏其人。据史料记载,五代画家历归真善虎画,“当作棚于山中大木之上,下观虎,欲见真态。又或自衣虎皮,跳踯于庭,以思仿其势。”(《德隅斋画品》)可谓古代“虎痴”。近现代画家张善子亦号“虎痴”,其迷虎程度几不让于历氏。这一传统,在绘画领域也得到了继承。秦学研先生既是其中之一。

          访各大动物园,进行观察写生、搜集素材,废寝忘食,朝斯夕斯,成了真正的当代“虎痴”。耕耘必有收获,近年其头角崭露,不仅屡屡入选大展、获奖,并多次举办个展,深获好评。

          我以为秦学研先生画虎特长有二:其一研究物理——科学地把握老虎的生理结构与生活习性,对其行动坐卧、食眠啸斗均了如指掌,笔无妄下;其二是重视画面意境,营造气势或气氛,画面处理极具整体感,苦心经营,时见匠心之妙。有此两点,则秦先生之画虎有根有据,不落虚妄;因之,秦先生之虎画则虎虎生风,磅礴乎画外了。当然,他的技艺手段也堪称干净利落、精熟不俗。

          文/梅墨生,著名美术评论家)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