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张小纲的艺术创作以家乡为滋养,用灵动的笔触展现自然景观的浪漫气息

        作者:潘鲁生2025-04-18 08:32:56 来源:潘鲁生民艺馆

          2025年4月16日,“捐赠与收藏研究展·南去北来为何事——张小纲艺术展”在湖南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张小纲捐赠湖南美术馆200余件代表性作品,寄寓着他对家乡的感激之情,更是其水彩艺术创新的见证。展览将持续至5月11日。

          张小纲40年来坚持着对水彩画的艺术追求。他擅用现代水彩语言表现中国传统题材,尤擅画“荷”,他笔下的荷姿态万千,在静谧与文雅的意境中,展示万物生长的力量。“荷问”包罗荷之万象,蕴含着张小纲对自然与生命的感知和热爱,对水性材料大胆实验,对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的思考,成为其水彩艺术创新发展的基础。

          张小纲对水彩画的探索,源于洞庭湖的感悟,其艺术创作始终以家乡为滋养,家乡的文化资源与心灵的亲近感,赋予其创作的灵感与前行的兴致。上世纪90年代,赴日本探寻水彩画的艺术,在他乡望故乡的经历,使张小纲的绘画融汇了西方水彩技法的精华,又独具中华文化的气韵。洞庭湖是他情感与心灵的回溯,更是其水彩艺术的创新之源,作品以调和的色彩与灵性的水痕呈现故乡的本真之美,再现洞庭的景致与文化,自然之物成为内心情感的媒介,塑造出水彩画独有的魅力。

          张小纲的作品有着诗歌般的韵味,灵动的笔触展现自然景观的浪漫气息。不拘泥于物象与景观的具象表达,以意为先,灵活运用水彩语言完成画面的合理布局,实现物象肌理与色彩关系的和谐统一。在绘画风格方面张小纲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通,实现现代构成意识与传统写意笔法的结合。尤其是在花卉类水彩作品中,花卉植物成为其情感与心境表达的载体,简练的笔触,巧妙的构图展现生命的真实之美。他在创作中借用丰富的造型语言,表现多变的物象,突出画面的整体性,以自然流畅的笔法,将意境之美与自我情感汇聚一体。在他的绘画中,将西方现代艺术的唯美与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意境巧妙相融,寄情于物又不失构图与色彩的精妙,在中西融合中形成独特的水彩画风格。

          创新画法,灵活用“水”。深厚的造型艺术功底造就了张小纲简练与理性的绘画风格,水彩表现技法的创新,使物象的形体、结构、对比关系,借助水的流淌、洇染自然生成。在深厚的造型功底之下,张小纲自如地应用多变的“水”,水与色的调和,成为创作的亮点,无形之水经由晕染与色彩交织积淀,无形与有形的变换,自如简练,浑然天成。观察自然,善于用色。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视觉美感与绘画的节奏韵律相协调,唯美而不失对自由的表达。虚与实、意与境,形与色都因“水”而生,画面的层次感带给作品流动的节律,源自艺术家对绘画意境的追寻,更是对水彩艺术不断的创新。

          文/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原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9(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