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生而有节,主干挺拔,宁折不屈,深受人们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往今来,“清姿瘦节”“虚心凌云”的竹子,也吸引着历代画家在纸上挥毫泼墨、“开枝散叶”,并以之自喻自勉、寄托情怀。
唐代花鸟画独立成科,此时的竹,就像一位遗世独立、低调谦逊的雅士,常常隐匿于画卷边缘,甘为衬景。它以修长之躯、婆娑之影,默默映衬着那些灼灼盛放的娇花、灵动俏皮的飞鸟,无声诉说着自然的清幽与和谐。唐代画家边鸾长于花鸟,创制折枝法,营构出“点画荡漾空际”的境界。
五代乱世纷争,画坛却异彩纷呈,“黄筌富贵、徐熙野逸”,开启影响后世千年的两大花鸟画审美风格类型。这两种风格,一雅一野,一繁一简,如两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滋养后世无数画者的创作灵泉,也让竹在画中衍生出多元意趣,或为高阁华堂的祥瑞点缀,或作隐者茅舍的知心陪伴,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作者对竹的万般情愫,于岁月长河里摇曳生姿、绵延不绝。
宋代文风浩荡,画家感佩于竹子刚直、坚韧的风姿,进行单独描绘,使水墨竹成为独立画科。北宋文同、苏轼开文人写意花鸟画之先河,尤以墨竹为上品。其写竹不止于状貌,还在于以笔墨表达对竹之高洁品格的赞美与向往。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同《墨竹图》,竹竿以圆浑中锋行笔,竹节用钩笔留白,叶之墨色浓淡相宜,笔笔飘逸自如,画面生机盎然,呈现出画家的精神追求。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据说出自苏轼之手,画中一片缓坡,两块卧石错落其间,几丛疏竹迎风而立,四周烟水浩渺、云树朦胧。咫尺画幅,仿若藏纳千里江山,尽显悠远意境,让人叹为观止。竹子坚韧,曲而不折,有君子之风;岩石坚贞不移,历久长存。苏轼把立意、题材与笔墨高度融合,将活泼的生命精神与高洁的人生追求体现在对潇湘竹石的描绘上,彰显了浓郁的诗情、悠然的画意,以及竹“坚韧、高直、中空、有节”的精神品质。
明代画坛,夏昶的《墨竹图》在竹画中堪称独树一帜的存在。这幅画描绘了一竿倒垂竹,生动刻画了竹子在风中摇曳、柔韧倔强的情形,有“枝活叶叶动”的效果,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蓬勃景象。
清代画家郑板桥自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他喜竹爱竹,在《题画竹》中言:“盖竹之体,瘦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其吟竹诗卓尔不群,留下“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等妙句。郑板桥的竹不属于萧疏淡泊的圭老一体,也不属于狂放霸悍的怪诞一格,而有着对自然之竹千锤百炼后塑造的坦荡与落拓面貌。写竹画竹,也是在表达心志。比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诗,字里行间既有明智自勉之心,也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官员两袖清风、心系百姓的情操自然相照。在辞去潍县知县时,郑板桥画《墨竹》并题诗“不过数片叶,满纸俱是节。万物要见根,非徒观半截”,剖明自己的心迹与情怀。
至19世纪,中国画中的竹在中西方文化艺术的碰撞与对话中萌发新质,孕育出匹配于时代的表现形式。海派画家蒲华尤擅画竹,有“蒲竹”之誉。其笔下之竹淳厚多姿、燥润兼施、苍劲妩媚、风韵清健,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意。张大千和傅抱石笔下的《竹林七贤图》,弱化对山水的描绘,只取墨竹为背景,幽篁挺秀可人,七贤悠游其间,充分展示了受中国文化滋养的艺术家的想象力与才华。
青竹直耐清风破,自有高洁不染尘。竹有着挺拔清逸的外形、中空有节的枝干、刚健不屈的品性,历代画家倾心绘竹,绝非仅为笔墨之趣,更在于借竹喻人、传情达意。这也让画纸上的芊芊翠竹,以其多样的笔墨特征、深厚的人文情感,成为传统文化符号和精神意象,涵养着一代代中国人虚心劲节、谦恭自持、自强不息、挺拔向上。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