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让阴山岩画实现数字重生——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传承路径探索

        作者:何佳2024-12-16 08:29:17 来源:中国艺术报

          阴山岩画

            如今,文化遗产已然不只是代表过去,还能昭示未来。珍惜文化遗产也不再被狭隘地解释为传承过去、守望传统,而是奉献与珍惜同行,物质与精神并重。

            阴山岩画在艺术和历史研究领域均具有重要价值。其艺术表现的风格非常多样,既有粗犷线条的原始力量,又有细致刻画的审美韵致。当前阴山岩画的保存状况各异,一些图像依然清晰可见,而另一些则因长期的风化作用或人为破坏而变得模糊。尽管如此,这些岩画依旧是我们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作为研究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资源,阴山岩画在揭示古代社会生活、信仰体系以及艺术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学术价值。然而,长期的风化、雨水侵蚀以及温差变化导致岩画不可避免地遭受了自然损害,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过度的接触、刻划和涂鸦行为也对岩画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保护技术的不足也是一个问题,传统的保护方法主要依赖于表面覆盖和物理隔离,缺乏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比较难以实现全面保护。同时,数字化进程缓慢以及现有的数字化工作多停留在数据采集阶段,缺乏系统化的规划和长期有效的机制。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通过建立防护设施和监控系统来减少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加强岩画的现场保护、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等方面都至关重要。但是,除此之外,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应再进一步——在开发和应用新的保护技术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方法来加固岩画,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岩画的三维扫描和虚拟修复。加速数字化进程中,建立全面的数字化档案,才能为岩画的长期保存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阴山岩画这一宝贵文化遗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保护的技术路径可以实现运用高精度扫描技术、激光扫描或光学摄影测量,对岩画进行详尽的数字建模,精确捕捉其形态和纹理细节,从而实现“数字化存档”。借助多光谱成像技术,我们能够获取岩画表层的颜色和纹理信息,揭示肉眼难以察觉的图像内容,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借助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技术,岩画的数字模型得以在虚拟空间中生动地呈现,进而增强公众参与感和体验感。数字化保护的技术路径也涵盖了利用云计算平台存储的数字模型和相关信息,通过开发专业的移动应用程序,并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访问这些数字化的岩画资源。所以,数字化技术还能将阴山岩画通过虚拟展览、数字教育等多种方式打破时空界限,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显著提升文化传播影响力。

            数字化保护不仅有助于阴山岩画的长期保存,也能为未来的研究开辟新的途径。数字化保护拥有诸多显著优势能提升保护工作的效率,能有效减少对岩画造成的物理损害,延长其保存寿命,而且通过数字化记录,岩画的图像与信息得以永久保存。当然,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综合数字化保护规划,根据阴山岩画的分布和现状,建立分阶段的数字化保护体系,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构建多层次的保护机制,将物理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打造一个科学且系统化的保护管理体系;建立一个数字档案库,创建阴山岩画的数字化档案系统,实现信息的集中存储和共享,从而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

            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对人文学科的研究、记录、分析与传播进行创新。相较于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数字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全面地记录和保存文化遗产的多维信息,包括文物本体信息与周边环境信息等,为相关数据库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以阴山岩画为例,这一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的重要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字化技术可以为其保护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传统保护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科学规划与高效实施数字化保护策略,我们不仅能提升岩画知识普及性,同时,以岩画数据信息资料库为基础,结合数字人文相关技术手段,综合运用考古学、图像学、人类学、类型学等学科方法,对岩画进行分类解读,扩大岩画研究广度;运用现有岩画断代方法对阴山岩画文化遗产的产生年代、分期进行综合判断,解决岩画断代这一难题;对不同地区岩画文化遗产的相似性进行探究,构建岩画文化谱系,进而为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早期交流融合提供证据等。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政策支持与公众参与,使阴山岩画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典范,数字化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紧密结合是其重要的研究路径。

            作者系内蒙古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2024年度常规项目历史文化专项“内蒙古阴山岩画在艺术创作中的启示与传承”(2024CY09 )研究成果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5(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