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古老的简牍再次引发大众关注。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和修复工作的推进、博物馆和展览的推广、媒体及相关节目的推动,简牍的吸引力和热度不断上升,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也得到更多的认识和重视。
简牍,指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实际上是竹简、木简、竹牍、木牍的总称。将竹、木劈成狭长的小条,称作“简”;剖为较宽的片状,就是“牍”;削成多面体,则叫“觚”。在纸普及以前,简牍为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是文字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现如今,随着释读和研究工作的深入,简牍中蕴藏的文化密码不断被破译,那些沉淀在字里行间的古代智慧和人间烟火,穿过岁月的长河历久弥新……
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的云梦县,是湖北面积最小的县,却是文物大县。20世纪70年代以来,云梦先后有多次简牍考古发现,出土了3500多枚战国秦汉简牍,作为重要历史进程的原始记录和直接遗存,填补了传世文献的诸多空白,也让这里拥有“秦简圣地”“简牍之乡”的美誉。
云梦出土的秦汉简牍中,以睡虎地秦简最为知名。1975年12月,考古学家在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12座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墓葬。其中,睡虎地11号秦墓发掘的竹简上字迹清晰可见,这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1155枚竹简,约4万字,是墓主人“喜”——一位秦国基层官吏在生前摘抄、记录的“工作笔记”,内容包括《编年记》《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为吏之道》等,涉及秦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除了秦律之外,云梦睡虎地4号秦墓中还出土了两封2200多年前的木牍家书,这是截至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家书实物。
2006年,在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31年后,考古工作者在此又发掘出2000多枚竹简。经考证,这些均为汉代竹简。睡虎地汉简中,数量较多的是质日简牍。质日是秦汉时期流传的一种文书形式,它以历表为依托,记载一些简要的事况,相当于2000多年前的日记。睡虎地汉简中还有保存完好的《算术》、关于黄河漕运的司法文书等,为研究西汉早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2020年9月以来,为配合云梦县市政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云梦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云梦郑家湖墓地进行了发掘,出土的一枚木觚被誉为“中华第一长文觚”。这枚34厘米长的觚,由一截圆木竖着剖开而成,上书约700字,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篇幅最长的长文觚。觚上所写,是战国后期一位名叫“筡”的纵横家游说秦王停战止戈的故事,文风和体例与传世文献《战国策》相似。
云梦简牍堪称蔚为壮观的秦汉百科全书。睡虎地秦简中的《秦律十八种》,从农业生产到仓库事务,从货币管理到驿传供给饭食,甚至于环境保护,都作了明确规定,比如早春二月不许到山林中砍伐树木、商品须明码标价、要见义勇为等。《秦律十八种》表明,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体系。
秦律通过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细致入微的规定,使得即使德与教化失灵,社会中人的生命仍然能得到尊重、财产能得到保护。和印象里秦的严刑峻法不太一样,云梦睡虎地秦简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法二家思想对人的关切。特别是《法律答问》中,蕴含着“人本”“恤刑明允”等理念,展现了中国2000多年前的法律文化与思想。
《法律答问》对秦律中的条文、术语作出解释。关于丈夫偷了钱,要不要问妻子的罪,其这样论述:“夫盗千钱,妻所匿三百,可
(何) 以论妻?妻智(知)
夫盗而匿之,当以三百论为盗;不智(知),为收。”也就是说,这要看妻子知不知情,如果妻子知道这是盗窃的钱并保留,就应该算作偷;如果她不知情,刑罚就相对较轻。
数罪并罚、自首、立功等现代法律体系中的内容,在《法律答问》中也有记载。比如,普通盗窃超过百钱的,当以“刑为城旦”(一般指先施加肉刑然后服城旦役)论处;如果自首,处罚会轻一些。《法律答问》还有这样一个“答问”:“以乞鞫及为人乞鞫者,狱已断乃听,且未断乃听也?狱断乃听之。”其讲的是上诉制度,说明当时判决之后还可以受理上诉请求。
睡虎地汉简里的《算术》,更是古人科学智慧的精彩呈现。三枚关于计算圆形田地面积方法的西汉简牍保存完好。“有睘将来直十六与五侍之”,这道算术题显示,圆的周长和直径之比为16∶5,即圆周率为3.2,证明秦汉之际已有人认识到比3更精确的圆周率。
方寸千年,映照文明辉光。云梦简牍里,除了法律法规、科学知识,也有社会百态、温情故事。
“惊敢大心问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内同……以衷,母力毋恙也?与从军,与黑夫居,皆毋恙也……”在云梦睡虎地4号秦墓中出土的2200多年前的木牍家书,记载了“黑夫”和“惊”两兄弟问候家人、向家人报告自己在军队里缺衣少食的情况等内容。家书里面有一个高频词,那就是出现七次之多的“无恙也”,意为“是否平安”。字里行间,反映了秦统一背景下战争的残酷和艰难,也可以感受到群众对安宁幸福生活的期许。
传世文献多为帝王将相、上层精英的记载,而这份家书以平民的视角展示了2000多年前的秦国,让人们感受到具体的、活生生的历史现实。
睡虎地77号西汉墓的汉代“日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在竹简中,一位基层吏员“越人”一笔一画地写下自己和家人、同事的故事,连续14年对公私事务的记录里,有着满满的信息量。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联合对“喜”的骨骼开展综合研究。今年3月,湖北省博物馆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以高科技手段复原了“喜”的头像,并通过3D打印技术,让这位2000多年前的“基层公务员”形象重见天日。人们发现,“喜”生前存在高低肩,有颈椎病,经常跪坐也对下肢造成了损伤,这是他长期伏案从事记录工作形成的“职业病”。简牍之外,一位秦代基层官吏勤勉的鲜活形象得以还原。
文脉传承,生生不息;跨越千年,跃然眼前。简牍记录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为人们提供了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料,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从而知所来、明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