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核实中..2010-01-22 15:43:21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成果简介



          杭州师范学院金雅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批准号为03CZW002),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这一研究成果主要由梁启超美学思想的逻辑脉络、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四大范畴、梁启超的文艺思想与艺术美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价值与启迪等四大部分组成,研讨了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基本建构规律、主要理论内涵、重要范畴命题、整体精神特质、根本方法特征、基本理论价值与局限,在此基础上对梁启超美学思想融会中西的理论特质、承前启后的理论地位进行了论述,并从新的世纪之交民族美学学科建设与人文理想建构的现实条件与需求出发探讨了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于今天民族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此外,该成果还附录了《梁启超美学及相关论著简目》、《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主要论著简目》、《梁启超美学文化言论辑录》等三个资料附录。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民族新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梁启超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范型,是19至20世纪之交中西文化撞击和古今文化交替的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产品,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建构与发展演化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影响力和理论典型性。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这一代美学思想家(以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为主要代表)及其理论成果的研究是美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王国维身上。在梁启超思想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的视点主要集中于政治和社会思想,在学术思想上则侧重于哲学和史学。关于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不是很多,而且在研究意识、研究视角、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上都较为滞后。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研究意识的局限。二是研究范围的狭隘。从总体上看,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实际成果尚未得到完整总结,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也远未获得充分发掘。



          梁启超美学思想是中国近现代特定的社会现实与文化语境的历史产物,是特定社会与独特个体的双向互动,是梁启超整个思想文化创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梁启超坚持启蒙新民、学用相谐的学术宗旨,除心奴反依傍、自由独立的学术原则,化合结婚、为我所用的学术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转型期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构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

          梁启超美学思想发端于19世纪末,主要完成于20世纪20年代。在纵向上以欧游为界分为1896年至1917年的萌芽期(前期)和1918年至1928年的成型期(后期)。萌芽期主要以文学思想特别是文学体裁变革为中心,体现了新的文学审美意识与文体审美理想的萌芽;成型期主要以哲学美学与艺术美学为两翼,围绕趣味美理想的建构与趣味人格的建设,探讨了审美、艺术、生活相统一的美学理想及相关的具体问题。

          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核心理论范畴。梁启超提出了“趣味”即美的本体性界定。但梁启超所界定的“趣味”既非中国传统文论中的艺术情趣,也非西方近现代美学中的审美情趣。在本质上,梁启超的“趣味”是一种潜蕴审美精神的生命意趣,具有鲜明的人生实践向度与精神理想向度。梁启超强调趣味的本质就是“无所为而为”和“为而不有”的统一所达成的“有责任”的“趣味”。他认为“为”即人类个体存在的本然姿态,真正的人不仅要“为”,还要超越个体之“为”的成败之忧与得失之执,达成“不有”的境界,实现并体验个体与众生与宇宙“迸合”之“春意”,即体验人生的趣味之美。不有之为的趣味之境既是梁启超的理想人生,也是梁启超的审美至境。梁启超认为实现“趣味”的人生的关键就是“趣味”人格的建构;趣味人格的建构既要在生活实践中涵养,更有效的途径就是艺术审美教育。早期,梁启超初步提出了“力”与“移人”的命题;后期,进一步阐发了“趣味”与“情感”的范畴。四大范畴内在地贯通了梁启超审美人生、现实人生与艺术人生紧密相融的美学致思,构筑了一个以“趣味”为核心、“情感”为基石、“力”为中介、“移人”为目标的独特美学思想体系。



          从整体上看,梁启超美学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一)在理论体系上,梁启超美学思想以美学范畴为纽结,以美学命题为血肉,以哲学美学和艺术美学为两翼,构筑了一个既非显性逻辑范型又具有内在逻辑根基和逻辑脉络的人生论美学思想体系。(二)在理论取向上,梁启超美学思想始终以人生为自己关注的终级目标,将对美的理论思考与理想的人和人生的建设相统一,强调求是与致用的统一。(三)在思想特质上,梁启超美学思想既重视美的趣味理想与情感特质,又将美与真、善相联系,试图用理智与道德来调和情感,体现出启蒙意向、人文理想和伦理意蕴的某种个性化整合。(四)在学术方法上,梁启超美学思想折射着中国传统批评与西方经典学术的多重特征,体现出中西融汇的自觉努力与转向。(五)在学术风格上,梁启超美学思想充满了激情与创造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主体特色。

          梁启超前后期美学思想各有特色,并在学术意识、理论视野、理论内涵、理论深度、方法形态上有重要发展;但在学术取向上始终坚持美的启蒙意义,以审美介入人生,在整体上呈现出“变而非变”的演化特征。同时,它以“不有之为”的趣味主义理想为核心,以趣味、情感、力、移人为主要范畴,构筑了一个极富个性初具规模的人生论美学思想体系。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创构呈现出趣味理想、尚实意识、人文品格、科学意向四大基本精神特质与重化合、创新变、扬个性三大重要方法特征。它既充满了矛盾与变化,又在不断探索中发展、丰富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贡献主要在于开辟疆土与过渡转型。梁启超美学思想已经涌动着新的美学意识的萌芽,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新的美学范式的萌辟,其发展演化的轨迹典型地浓缩了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美学意识的整合在中国近现代转型期的主流走向及其演进的基本规律特征。作为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历史图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其兼济学术文化重建与社会人生重建之双重使命的学术理念、开放自信创新的学术姿态在19至20世纪之交中国美学与文化的现代性探索中具有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与重要价值。同时,梁启超美学思想具有不可否认的时代局限与个体局限,主要表现在论证方式与思维上,好作偏激之论;论证内涵上有时显得粗疏;对某些美学与艺术问题在思想认识上尚不够到位。

          梁启超美学思想既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启思。从整体上看,梁启超美学思想创构所涉及的根本性立场与方法问题是:一是中西交融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二是古今交替(转换)与当代性的关系问题。其理论观点、方法实践对新世纪之交民族美学建设、人文理想建设均具有重要启思。

          总的来说,该成果以丰富的一手资料和较翔实的理论论证对梁启超美学思想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总结和有一定理论深度的阐释评价,尤其对梁启超美学思想的趣味范畴与趣味美理想进行了理论发掘,对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纵横逻辑脉络进行了梳理,并从学理与实践两个方位对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了探讨。该成果对提升梁启超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思想及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对中国民族思想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对新世纪人文理想建构均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8(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