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11-06 15:21:14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旧名锡兰,古称僧伽罗(狮子国)。主要民族僧伽罗人(狮子族)相传为来自印度的雅利安移民。公元前3世纪中叶,佛教传入斯里兰卡,迄今大多数居民仍信奉佛教。佛教文化2000余年来始终是斯里兰卡文化的主流,印度教文化也逐渐有所渗透。历代僧伽罗王朝的都城是斯里兰卡文化艺术的中心,阿努拉德普勒、波隆纳鲁沃和康提三大古都所形成的文化三角地带最为重要。斯里兰卡美术史的各个时期通常便以这些古都为标志来划分。
阿努拉德普勒时代美术(公元前3世纪~公元993)
这一时代又可分为前后两期:①前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432),从佛教传入到南印度泰米尔人入侵。此期的建筑以大型佛塔达高巴(僧伽罗语佛塔)为主,形制基本仿照印度桑奇大塔之类的□堵波,尤其近似南印度阿默拉沃蒂大塔“方牙四出”的类型,而规模一般大于同时代的印度佛塔。阿努拉德普勒最古的佛塔是始建于前3世纪的睹波罗摩塔,现塔基直径近17米。前2世纪修建的佛塔规模宏大,摩利遮瓦蒂塔直径约49米,鲁凡韦利塞耶大塔直径约88米,高约91.5米。前1世纪兴修的无畏山寺大塔后经扩建比鲁凡韦利塞耶大塔更大,高达100米以上(现高约75米)。公元3世纪建造的□陀林寺大塔,是斯里兰卡最大的佛塔,塔基直径112米,现存废墟高度仍达70米。此外,前2世纪阿努拉德普勒的9层僧舍铜宫也相当壮观,底层1600根石柱遗存至今。此期的雕刻多系佛塔前方代替围栏的成排石柱上的装饰浮雕,最早的浮雕约作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1世纪,装饰题材与雕刻风格类似印度桑奇、帕鲁德或阿默拉沃蒂的早期浮雕。斯里兰卡最早的佛像,如在鲁凡韦利塞耶大塔遗址发现的石灰石圆雕佛像(4世纪),是阿默拉沃蒂式的立像,衣纹以单条凸线表示。②后期(432~993),截止于南印度朱罗人侵占阿努拉德普勒。此期的建筑大型佛塔已不多见,7~8世纪开始流行以砖墙、石柱环绕小型佛塔的圆形殿堂瓦德达盖,即塔舍,代表作有阿努拉德普勒的兰卡罗摩塔舍、米欣特莱塔舍、迈蒂利吉里耶塔舍等。此外,世俗建筑的范例首推 5世纪末迦叶波一世(477~495年在位)修筑的锡吉里耶(狮子岩)山顶王宫。该王宫地形险要,设计奇特,从山麓到山顶以砖石垒砌成狭长曲折的走廊和庞大的狮子形梯室,迤逦通向距地面183米的要塞高台和花园亭阁,象征着神王的住所。此期的雕刻受到了印度笈多王朝时代古典主义美术的影响,手法比前期作品更为纯熟自由。阿努拉德普勒的伊苏鲁姆尼耶寺的石板浮雕《爱侣》(约4~5世纪)等作品,形象优美,表情宁静,显现出笈多美术的特征。阿努拉德普勒城外发现的一尊等身大的佛陀坐像(约5~6世纪),手作禅定势,衣纹全透明,造型接近笈多时代萨拉那特式的佛像。斯里兰卡雕刻特有的品种是立于塔寺石阶两侧的守护神石和铺在阶前的半圆的月形石。守护神石通常雕刻蛇神那伽。月形石则刻有多条鸟兽行列与花卉图案相间的浅浮雕饰带,动物以狮子、大象、公牛和马4种象征性的圣兽居多。阿努拉德普勒地区的6块8~10世纪的月形石浮雕最为精美。此期的锡吉里耶壁画(5世纪末)是已知的斯里兰卡最古、最佳的绘画遗品,堪与印度阿旃陀石窟壁画相媲美。壁画绘于锡吉里耶王宫西侧走廊的岩壁,属于湿壁画。原共有500余帧天女画像,现仅残存21帧。这些珠光宝气的天女均为等身大半身像,臀部以下隐没云中。肤色明亮者裸露上身,或拈花或散花;肤色晦暗者穿紧身胸衣,手托花盘。造型是细眉长目、高鼻厚唇的典型的僧伽罗女性形象,体态丰腴,手势灵活。画法先以红色线条勾勒轮廓,然后着色,肤色晕染类似阿旃陀壁画的凹凸晕染法(边缘部颜色较深,向内渐淡)。色彩主要以砖红、金黄、土绿3种矿物质颜料调配,色调明快鲜丽,如民间染织。
波隆纳鲁沃时代美术(993~1236)
这一时代亦可分为两个时期:①朱罗人统治时期(993~1070),朱罗人带来了印度教文化,在新建的都城波隆纳鲁沃兴修了一些印度教神庙,其中石造的湿婆神庙2号(11世纪)显然是南印度神庙的翻版。当地出土的舞王湿婆、帕尔瓦蒂等铜像,多属南印度朱罗王朝的舶来品。②僧伽罗人恢复统治时期(1070~1236),特别是波罗迦罗摩巴忽一世(1153~1186在位)及其后继者统治期间,大力复兴佛教文化,恢复了阿努拉德普勒时期的佛塔建筑传统。12世纪波隆纳鲁沃的吉里寺大塔便沿袭了鲁凡韦利塞耶大塔的形制。同时,此期的佛教文化中已渗入印度教文化的某些因素。波隆纳鲁沃12世纪兴修的砖砌厚壁佛教祠堂睹波罗摩寺、兰卡蒂拉克寺和蒂凡卡寺,长方形的平面设计与印度教神庙相近。7层方尖角锥顶的砖塔萨德·玛哈尔·普拉萨德(12世纪)也接近印度教神庙的高塔。此期的雕刻亦受到印度中世纪巴洛克美术风格的感染,塔寺的墙壁和石柱上的装饰浮雕渐趋繁复华丽,守护神石的神像身上的珠宝饰物增多,月形石浮雕的装饰性增强而象征性减弱。此期的佛像追求巨大的尺寸和个性化的表现,衣纹多以间隔相等的平行凹线刻画。波隆纳鲁沃的伽尔寺的 4尊天然花岗石雕刻的佛像(12世纪)是巨型佛像的代表作,其中涅□的佛陀卧像长达14.12米,最北端的1尊佛陀(一说阿南陀)立像高6.93米,双手交叉在胸前,面容哀苦,表现了悲悯众生的情怀。世俗人物雕像的个性表现更加显著。例如波隆纳鲁沃南部波德古尔寺的1尊花岗石国王立像(约11~12世纪),据说可能是波罗迦罗摩巴忽一世的肖像,高3.5米,手持王权之轭,雕刻风格写实,既表现了僧伽罗人犷烈的性格,又表现了佛教徒的虔诚和王者的尊严。此期还出现了斯里兰卡本土崇拜的巴蒂尼女神铜像(约12世纪),那纤细优美的造型似乎是从南印度帕尔瓦蒂铜像脱胎而来。此期的绘画遗品有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蒂凡卡寺的壁画残片等,题材多为本生经和佛传故事,画法与色彩同锡吉里耶壁画相仿,更注重细节描绘。
都城屡迁时代美术(1236~1505)
从波隆纳鲁沃王朝覆灭到葡萄牙人占领康提。这一时代僧伽罗王朝更迭频繁,都城迁徙不定,文化日益衰微。僧伽罗人为抵抗羯陵伽的威胁转而求助于朱罗人和潘迪亚人,再次引进印度教文化。此期的都城多已倾圮,从13世纪的耶波胡瓦宫遗迹可看出南印度潘迪亚建筑的明显影响。康提地区1266年始建的砖石建筑伽达罗德尼耶寺亦属于南印度神庙式的佛寺。康提地区的另 1座砖石建筑兰卡蒂拉克寺(1344)则受有缅甸佛寺的影响。15世纪兴修的康提佛牙寺供奉4世纪初移来的佛牙舍利──斯里兰卡的国宝。此期的雕刻趋向纤巧细密的装饰风格,月形石浮雕的半圆形状已不规则,花卉图案复杂繁琐。佛像艺术水平比波隆纳鲁瓦时期大为衰退,石雕佛像极少,南印度铜像式的小型青铜佛像较多,顶上肉髻呈火焰状,衣饰与背景纤丽浮华。
1877年建立的科伦坡博物馆藏有斯里兰卡历代艺术珍品。
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自古与中国友好往来。中国晋朝义熙初年,僧伽罗国曾遣使来中国献玉佛像。
来源 :网络
|
-
-
-
-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