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陶瓷器鉴定应着重注意哪些方面?

        作者:核实中..2010-04-30 14:24:55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鉴定陶瓷,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造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给我们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型发展的总趋势。

          春秋的原始青瓷,咋行多仿青铜器,古朴刚劲;

          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

          唐代瓷器则浑圆饱满,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

          宋代器物修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元代器物造型一反宋代风格,器物高大,显得厚重粗犷;

          明代又一反元代特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

          清代则器型繁多,制作精巧。

          了解了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进而还需要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

          以碗足为例,唐代以前为饼形足,唐代中期由饼形足演变为玉璧形足,五代时向圈足发展,此后,圈足成为我国碗、盘一类器足的主体。

          可见器物的足底部分也不能忽视,往往成为我们断代的参考依据。因此,只要我们头脑脑里与了准确的器型概念,擅于体会各时代器型不同风貌,对那些貌似的伪品,就能看出差别之处,这就好像手里拿了一把尺,有了准去饿分寸,不至出现“失之千里”的现象,把明代器物看成是唐代产品。

          二是看胎釉

          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成为我们鉴定陶瓷的重要依据之一。

          鉴别胎釉主要是观察底足,无论任何时代器物,在底足边缘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大多可以看出胎质特色。观察釉质则一般要注意釉色,光泽以及气泡疏密等几方面特征。

          例如福建建阳宋代建窑所生产的黑釉瓷器,因胎料含铁成分较多,故胎色呈紫黑,胎质坚致。而江西吉安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器,有的器型、胎色虽与建窑相似,但因制胎所用的原料不同,胎色呈米黄或黑中泛青等色,胎质粗松,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把窑口区分开来。

          即使同一时代,同一品种,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也会发现胎釉有不同之处。例如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白腻,釉面肥润,隐现桔皮状的凹凸感,仔细观察,釉中可见有大小不同等的釉泡,而明代末年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截然不同,薄而清亮,不可同日而语。

          三是看工艺

          器物成型工艺不同,装烧方法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不同的特征,成为我们佳宁陶瓷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例如,东带定窑瓷器采用覆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而宋代汝窑瓷器采用支钉支烧工艺。烧成的器物遗体满釉,器底只留下极小的芝麻状支钉痕迹,这些特征,都应着重掌握。

          四是看纹饰

          陶瓷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每一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布局繁密,层次较多,少则二三层,多则七八层,而到了明代永乐时期,则趋于疏朗。再如,中国瓷器上装饰常用的龙纹,各个时代各有变化,不尽相同,有的叱咤风云,有的细软疲沓,有的威武雄壮,有的老态龙钟,这些,都成为我们鉴定的参考因素。

          五是看彩料

          瓷器上的釉彩,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有的虽然次用同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虽然这种不同有时是机器细微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差异。

          例如,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大多采用进口青料,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往往会在青花上出现黑疵魔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成为宣德青花瓷器的特征之一。而清代雍正时期的仿宣器,因所用青料不同,不能完全准确地再现宣青风格,青花上的黒疵斑点是用笔触多次点染而成,只要仔细观察,就可发现人工留下的痕迹,与宣德青花自然形成的黑斑遁然不同。

          六是看款识

          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瓷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或使用者等等,也是鉴定陶瓷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书款的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

          例如,清末明初有不少仿清代康熙官窑的瓷器,器底书“大清康熙年制”款,但字体、笔法与康熙时不同,一看就知是后代仿品。因此,掌握款识特征来断代和辨伪也是相当重要的。

          综上所述,历代陶瓷在造型、胎釉、工艺、纹饰、彩料、款识等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成为我们鉴定陶瓷的各项依据。但是,世界上 的事物是复杂的,普遍规律中寓有特殊规律,还必须考虑到例外情况,例如,前述宣德青花大多有黑疵斑点,但也有一部分宣德青花没有黑疵斑点,我们不能因此说它们就不是宣德瓷器。因此,我们鉴定一件陶瓷器时,不能偏执一方,食古不化或教条主义,拿着条条框框去套,而要将各项依据、因素,信息综合起来考虑,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结合,把握各代陶瓷器基本特征和典型风貌,联系实物,触类旁通,辨证运用,反复推敲,慎重定论,千万不可因其中有几处类似的特征变妄断真伪,这样才是真确的方法。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7(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