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申 作品
义乌文友傅根洪先生来杭办事,偶尔见到我收藏的一幅浙江吴越画院原院长李奇申先生的大写意花卉图,不禁为画中的高古意境和澎湃气势所震撼,大为赞赏。当得知我曾与先生做过邻居,逐萌生要去拜会他的念头。
李先生是位书画艺术家,对书法绘画艺术,有着超人的天赋异禀。于古代艺术大师,他最为推崇青藤与八大,但师古却不泥古。于近代艺术名家,他是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再传弟子,又与中国人物画大家周昌谷先生是挚友。我曾见过昌谷先生为李先生许多画写过的题跋,赞誉之情溢于言表。李奇申从小得名师亲炙,又浸淫艺术数十年,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貌,其书画另呈一派奇特气象。他的书画作品,有八大山人朱耷的冷峻孤傲,有张大千泼墨的潇洒风范,也有周昌谷五色重彩的惊艳绝伦。他早年创立的浙江吴越画院,曾得到多位美院和画院的老教授老画家支持。
我很喜欢观李先生作画,他绘画时的感染力极强,往往使旁观者心潮澎湃,不由自主地融入其境。记得1988年某个炎热的秋伏天,我到他家窜门,那时候没有空调,他在家穿着汗杉,正兴致高昂地挥汗作画。我见过许多名师大家写字绘画,大多数都是一派神闲气定,却从没见到这般激情澎湃的艺术创作。他写字作画,仿佛在舞台上表演,手中那支画笔,在宣纸上恣意挥舞,时而张狂疾速,时而蜿蜒游动,时而激昂高歌,时而细声柔语,时而力若千钧,时而举重若轻,时而豪情万丈,时而闲庭信步,完全处于一种忘我的境地。那天,他绘的菊花图,墨色淋漓、一墨百彩,画中的满天墨菊,正好印证了“此花开尽更无花”,“总领群芳是菊花”的两句咏菊诗意。
他说:在艺术品市场,高价买到的不一定是好东西,但好东西则一定是价高的。我一直铭记他的这句至理名言,避免了许多“陷阱”,少走了许多“弯路”。
李奇申终身没婚,并非是娶不到老婆,而是事出有因。其实如先生这般才华横溢的男人,仰慕他的女性不在少数。我印象最深的有位小他十来岁长相俊秀清丽的中学女教师,每周休假日都会来做家务,而先生也似乎对她十分有意。每当俩人相聚时,邻居们就会听到房中传出的愉悦琴声。悠扬悦耳的琴乐,婉如情侣间如歌如诉、似吟似唱的对话,又好似在倾吐心中万般的柔软,那是李先生最开怀的时候。正当我们都以为这段恋情会开花结果时,不料最后李奇申还是婉拒了苦恋他一年有余的女教师。我实在感到惋惜,忍不住发问,先生回答说在生活习惯上有诸多不便,不能让女方因自己而委屈一辈子。
他平时生活很俭朴,除了喜爱的古董,从不买其他奢侈品。他不是没有钱,随便绘几幅画、写几幅字,涌入的金钱足可抵我们普通人半载数月的工资收入。他说:“修行就是吃苦,吃苦方可励志。”
李奇申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捐赠书画作品,为社会作奉献,他是一位有慈悲心的艺术家。他长我八岁,我们是亦邻、亦友、亦兄、亦师。
由于听力障碍,李先生已有多年不接听电话了。癸卯三月仲春,我与傅根洪前去拜访他,敲门良久不见回应,隔壁邻居大姐闻声开门,说这屋现无人居住,老先生已经离世了。一时间,我们都愣住了,大脑一片空白,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人的生命有长短之分,也有厚薄之别。活得久,是生命的长度,活得有价值,则是生命的厚度。李奇申为这个世界留下近万件艺术作品,奉献于社会,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生命有厚度之人。
人生数十春秋,看似十分漫长,然而到了夕阳拐角处,方知生与死,仅为咫尺之距。
李奇申,字哈奇,1944年生人,坚守清贫,终身不娶,壬寅年春仙逝,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