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承办,深圳市美协雕塑艺委会协办的“共生·互塑——2022粤港澳大湾区公共艺术文献展”及学术研讨会在深圳画院举行。
此次展览以“共生·互塑”为主题,通过文字、图片、手稿、影像、模型等资料,整理出一份粤港澳大湾区公共艺术流变脉络,将时代背景、公众需求、创作理念、实施过程等背后的故事作为展示的重点,予以呈现。展厅以亮眼的蓝绿色系几何方块作为视觉引导,按动线依次将深圳标志性雕塑、个人作品、团队成果、大型公共艺术项目四部分内容徐徐展开,展馆内外陈列着10件作品或模型,结合艺术家解说影像的播放,以多重形式和多维视角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公共艺术的特性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尤其是在大湾区范围有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出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共艺术现状如何,有何发展走势?深圳的公共艺术与城市如何共生互塑?展览开幕之后,相关学术研讨会以线下及线上直播方式展开。研讨会以“当公共艺术走向城乡”为议题,以“共生·互塑——2022粤港澳大湾区公共艺术文献展”为研讨起点,与会嘉宾通过对公共艺术概念的辨析、公共艺术在地性的解读,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艺术提供了开阔且多元的发展思路。
探索者与前瞻性
深圳的公共艺术应加强三个概念
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及展览总策划梁宇表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市文联正在规划深圳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公共文化艺术的发展。希望第一可以打通边界,打通市文联和其他文化艺术单位、大专院校之间的边界;第二整合资源,从深圳市的公园、地铁、社区出发拓展到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向中国其他城市整合公共艺术的资源。希望专家、各个艺术机构把深圳作为南方的基地,使深圳更加国际化、现代化、艺术化,通过公共艺术使我们这个城市能在新时代发展中走在最前列,勇当文艺尖兵和文艺的探索者。”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尚辉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艺术”这样一个新概念,把公共艺术作为建设城市文化艺术的主要课题,这个概念具有前瞻性。
尚辉认为就深圳的公共艺术而言,应该加强三个概念:第一是文化聚合性。深圳是移民城市,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带来四面八方的文化。在深圳体验的是一种来自天南海北文化的聚合性,和北京、上海、广州的城市文化特性都不一样,可以为深圳公共艺术下的第一个定义就是它的文化聚合性。第二个实验性。深圳作为一座新兴的城市,改革开放政策具有实验性,经济建设也具有实验性,建设了新兴的数字经济产业和创意产业,对于整个区域、国家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驱动作用。第三个重构性。传统的公共艺术形式强调崇高、永久、凝固、大型。深圳的公共艺术能不能把上述的传统理念进行艺术创作和思想观念上的重构这点非常重要。也可以结合数字产业的发展,在深圳街头出现的公共艺术是不是可以有比较多的数字艺术的公共艺术,只有晚上才能看得见或者只有在出现水幕的情况下才会展示内容,这种公共艺术不是原有的建筑和广场的概念,它表达的是艺术存在的载体。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当代艺术家隋建国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成立以来,怎样带动起整个湾区的文化艺术,就成了湾区所有艺术家头上的一个巨大的悬念。哪个城市哪些机构来牵头,可能都在酝酿之中。这次“共生·互塑—2022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艺术文献展学术研讨会”,以及这次文献展,联系了各方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及作品,并有了此次学术研讨,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开头。相信疫情高峰过后,线下交流互动,就会逐步展开。有广美、深圳市文联、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这三个单位,再加上港澳的活跃艺术家,就已经有了公共艺术方面的基本动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一方面是都市群的硬件联合升级,同时也应该是城市民众精神建设、思想觉悟的升级改版。公共景观艺术在这里就会起到巨大的标志性作用。我寄希望于这个方面。也高度赞赏几方面在今天所做的开辟性工作。
人文湾区建设
公共艺术点燃深圳的文化活力与灵感
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王颖生表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公共艺术文献展”,是自觉的文化梳理,是对区域创作资料的综合性收集整理,不仅仅包括雕塑、壁画,而且对公共环境、建筑还有其他创作进行了整体考量。这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艺术的后续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目前许多公共艺术项目存在着有钱就多做,没钱就少做;材料跟不上了,就打个补丁,临时添加这些问题,实际上对公共艺术的发展都是伤害。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希望深圳在公共艺术创作规范制度上也要走在前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认为,公共艺术对每个城市和地区都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对深圳而言,这个有着创新精神和开放历史的城市,公共艺术既点燃了这个城市的文化活力与灵感,将新科技、新观念、新材料媒介植入艺术胚体,让过往与现代在这里汇合,碰撞出当代艺术的创意火花。同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公共艺术的生发可以说正是走在了新时代人文湾区建设的道路上,而此刻这个正在进行的发生地——深圳,正担当起集聚与整合全国乃至世界公共艺术资源的重任,这无疑对城市文化的持续发展、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以及广大市民更进一步参与艺术活动、丰富艺术体验、艺术教育启蒙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深圳公共艺术从发展到壮大,不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在社会变化中又不断摸索、探求,走出一条具有自己文化属性的道路,这和各公共文化机构的重视、艺术家的倾情投入、民众的热切参与密不可分,公共艺术对深圳来说也显现出了特别的意义。
聚焦
深圳要将艺术与技术优势结合
●建构起大湾区公共艺术的互动生态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俞可表示,此次展览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共艺术串联起来,非常有意思。深圳尽管艺术活动比较频繁,但如何建构起大湾区公共艺术的互动生态,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实今天的公共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个挑战,艺术家要转换自己的职能,吸收更多的知识,解决我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认识问题。如果我们把公共艺术想成公开、开放的,它就不是物理空间的,更多是社会生活,是人们聚集讨论、解决问题的空间。我们要找到跟市民、城市生活之间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那么对艺术家过去的知识系统就有极大的挑战。
●公共艺术应当处于“最大公约数”的状态
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雕塑家、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委员黎明认为,公共艺术应当处于“最大公约数”的状态,我们作为艺术家、作为公共艺术的参与者,甚至作为公共艺术的审稿者,应该不断创新、不断结合时代精神、结合大众的审美,使公共艺术达到个人、艺术家、公众、领导、时代、时空的“最大公约数”,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共和,或者说是一种博弈。
●大胆引入高新科技,创新形式理念
国际设计联盟AGI会员、深圳知名设计师张达利认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公共艺术应该具有更自由、更多元、更具动态性和参与性。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一是应该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社会价值,提升公共艺术的审美教育引导作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体现“公共性”,保障公众的充分参与,既不能倾向“为艺术而艺术”,又要精准把握大湾区在地域、城市、社区的文化特质和文脉传承。二是针对时代问题展开思考,通过作品与公众进行沟通,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更具体的方向,如果要区别于其他国际城市,深圳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定位,将艺术与技术优势结合,大胆引入高新科技,创新形式理念,走出属自己的路。